文化永州丨週中心:洗盡鉛華也從容

比地球大數倍的彗星,經過遙遠的距離最終變成了隕石,證明距離可以消磨一切;隨著黑洞的無限擴大,宇宙可以變得無限大,證明時間可以創造一切。在距離與時間面前,作為造物主的人類,雖顯渺小,卻有創造一切的可能,更有洗盡鉛華、歸於平淡的坦然。

在黨委宣傳部門“努力奮鬥”的第三個年頭,回味起從新手到老兵、從默默無聞到小有名氣,曾經心緒不寧。將一切歸於平淡,在《時間簡史》中不再浮華,猶如隕石在黑洞面前是多麼的渺小,只有真正落地,經歷風雨,才能洗盡鉛華,還原本色。

時間可以改變一切,距離可以改變一切,人心可以改變一切,夢想卻獨獨不能。有夢,固然很好,但要圓夢,卻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曾幾何時,在理論的海洋中讓自己“知識淵博”,在宣講的舞臺上讓自己“學富五車”,但在整個系統的長河中,這畢竟只是滄海一粟。繁華落盡,平淡歸真。如同豪邁中的一瓶清酒,初開其蓋,還能時常聞得其香,陶醉其中,可時間久了、距離遠了,酒香漸漸淡去,還不如密封其酒,或許多年以後,酒還在,香猶存;又如同洗盡浮華的隕石,千百年過後,看過它,欣賞過它的人們可能換了無數代了,但石頭還是那麼珍貴。有人曾對我說:人是會隨著時間和經歷而改變的,正因如此,我們的生命中便註定有了“過客”的身份。我們已經留戀太多了,適時的放手,或許是珍藏的妙招,過多的期許,也許是毀滅的原罪。人走,茶涼,已成定律,即使月下彷徨,人已不復當年模樣;奈何三生石上,誰染指悲涼!

“人生不在初相逢,洗盡鉛華也從容,年少都有凌雲志,平凡一生也英雄”。張愛玲說,“我們回不去了”,指的是愛情裡的期待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感傷;毛澤東說,“我們回不去了”,指的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過去的只能留給歷史評說。不管是掌聲還是倒彩,不論是鮮花還是批評,道一聲“謝謝”。歷經滄海後,不再好高騖遠,不再奢求繁華;洗盡鉛華後,不如浮生一笑,彈指一揮間……

多了一種經歷,有過一回歷練,有限的生命中平添了許多故事。看著桌子上那幾本自己的“文字精華”,不捨的臉上掛滿笑意。不經意的三年時光,沒有後悔過,賦予人生的正能量以後也定會“只增不減”。未來的路還很長,過去的不是“吶喊”,即將到來的更不應“彷徨”,雖然“逝者如斯”,亦然“鬥志昂揚”。

洗盡鉛華也從容,那是一種人生的灑脫,也是一種浩渺的意境,更是一幅色彩斑斕的“江山如畫”!

(作者週中心 系永州市金洞管理區宣傳部部長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