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蓄熱供暖技術參與“十四五”電力需求側管理大有可為

3月2日,工信部公示《全國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第三批參考產品(技術)目錄》,擬將28項產品(技術)列入全國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第三批參考產品(技術)目錄,

其中移峰填穀類別中電蓄熱分佈式能源利用相關技術入選。


電蓄熱供暖技術參與“十四五”電力需求側管理大有可為

(點擊查看大圖)

▲分佈式多能互補儲能型三端一體多反饋智慧型(冷)熱聯供系統入選


根據全國電力需求側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定義,所謂電力需求側管理,指加強全社會用電管理,綜合採取合理、可行的技術和管理措施,優化配置電力資源,在用電環節制止浪費、降低電耗、移峰填谷、促進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減少汙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實現節約用電、環保用電、綠色用電、智能用電、有序用電。


而電蓄熱及電供暖技術優勢恰好符合電力需求側管理內核。


早在2018年12月,《河南省電力需求側管理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實施細則》)印發,其中即充分強調了蓄熱技術與電供暖技術在智慧用電和環保用電中的意義。


《實施細則》指出,推動需求響應資源、儲能資源、分佈式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微電網的綜合開發利用,開展大容量機電儲能、熔鹽蓄熱儲能、高效化學電池儲能等多種儲能示範應用,以“互聯網+智慧能源”新模式促進用電管理服務更加友好、高效。加緊實施“煤改電”配套輸變電工程建設工作,積極推廣淺層地熱能、地源熱泵、水源熱泵、空氣源熱泵、電蓄熱、發熱電纜、電熱膜等採暖技術,為進一步推進冬季清潔供暖和大氣汙染治理工作創造條件。


事實上,在工信部於2017年公佈的第一批全國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參考產品(技術)目錄中,移峰填穀類入選的兩項技術均為電池儲能,並無儲熱技術,而在2018年公示的第二批目錄中,入選的四項產品技術涉及的主要為相變蓄熱技術和固體蓄熱技術。這也從側面反映出,近年來,蓄熱技術市場化應用的逐漸成熟。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編制奠基之年。在1月6日於北京召開的國家能源局“十四五”電力規劃工作啟動會議上,相關要求指出電力發展“十四五”規劃要注重提升電力安全保障能力,推進電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充分調動需求側響應資源作為重點之一。


“十四五”期間能源互聯建設將加快,具有削峰填谷作用的電蓄熱技術將在綜合能源系統中將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根據日前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印發的《2020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電力儲能、能源互聯網、電力需求側管理等重要標準研製也將加快推動。未來,技術和標準更加成熟的電蓄熱供暖技術參與“十四五”電力需求側管理將大有可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