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之行考察至隆中 探訪智多星 孔明“躬耕”之境秀美風水

湖北之行考察至隆中 探訪孔明“躬耕”之境秀美風水

曾祥裕 曾海亮

古隆中隨著歷史名著《三國演義》和諸葛亮的故事而名聞天下。曾祥裕風水團隊遊至湖北襄陽,承蒙湖北女商人曾珠的熱情接待,她放下公司業務陪我們至古隆中考察風水。

古隆中位於湖北省襄陽市襄陽城以西,屬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輿地志》記載:“隆中者,空中也。行其上空,空然有聲。”隆中因此而名之。中國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青年時代躬耕居住於此,使之富有盛名於後世。

諸葛亮,這個名字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集忠誠、正義、仁愛、智慧等多種中華傳統美德於一身的人物,千百年來,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儒者布衣,都對他尊崇之極。

湖北之行考察至隆中  探訪智多星 孔明“躬耕”之境秀美風水


湖北之行考察至隆中  探訪智多星 孔明“躬耕”之境秀美風水

在歷史先賢榜上,諸葛亮中的《誡子書》所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是最勵志的一句名言,無論你走到哪兒都可看到引用這名言的書法作品。我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恭請贛州市書法家袁清夷先生為我寫一幅書法作品。他想想對我說,就寫諸葛亮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贈送給你。這幅書法作品,陪伴我度過三十多個春秋。

湖北之行考察至隆中  探訪智多星 孔明“躬耕”之境秀美風水


歷代先賢都重視內心修煉,清朝三代帝師翁同龢自題一幅對聯:“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他倡導遇事沉靜、坦然處之,繼往開來、後來居上的主張,為人所歎服。

湖北之行考察至隆中  探訪智多星 孔明“躬耕”之境秀美風水


湖北之行考察至隆中  探訪智多星 孔明“躬耕”之境秀美風水


湖北之行考察至隆中  探訪智多星 孔明“躬耕”之境秀美風水


靜氣之培養,也要仰仗寧靜的環境。我們步入古隆中,環顧群山環抱,秀美幽靜,羅貫中曾雲:“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

靜心需要靜境。

諸葛亮這位遠道而來的十七歲琅琊少年,在這寧靜之處棲身,“躬耕”“苦讀”,在此韜光養晦,在此深思熟慮,在此日積月安邦興國的智慧,磨礪了十年,為其日後的叱吒風雲奠定堅實的基礎。

我想,今人所缺少的正是先賢“心存高遠,意守平常,終成千裡”的淡定和從容。

勾起我寫古隆中游記的興致,也是春節後一位商友對我說 ,擔憂年後生意不好 ,為之吃不香睡不著。我說現在你光急也沒有用, 贈送他幾個字:“養精蓄銳 ,靜觀時變。

現代人為生計而奔波,弄得身心疲憊,為之焦慮而上火,成為一種常態。真正做到“每臨大事有靜氣“真是不容易。

湖北之行考察至隆中  探訪智多星 孔明“躬耕”之境秀美風水


湖北之行考察至隆中  探訪智多星 孔明“躬耕”之境秀美風水

言歸正傳,且聽我們考察見聞和風水數據。古隆 中歷史悠久,它始建於東漢至晉,明代已經形成了“隆中十景”:草廬亭、躬耕田、三顧堂、小虹橋、六角井、武侯祠、半月溪、老龍洞、梁父巖、抱膝石。

那天我們涉過崗前半月溪,走過山門,迎面一座高大石牌坊。“古隆中”三個遒勁大字激發遊人陽剛之氣。 牌坊兩廂,分別橫豎鐫刻兩副楹聯。橫聯取諸葛亮的“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豎聯則摘自杜工部《蜀相》兩句:“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穿過牌坊,沿著山道緩步,有諸葛亮的躬耕之所,沿坡而上,便見“武侯祠”、“三顧堂”等建築,位於山腰上。

湖北之行考察至隆中  探訪智多星 孔明“躬耕”之境秀美風水

遊人如織,我們尾隨人流走進武侯祠,這是紀念諸葛亮的主體建築。祠外古樹參天,祠內庭院錯落。武侯祠共有四進三院,中院有左右廊房,大殿內木匾上雕刻董必武“三顧頻煩天下計,一番晤對古今情”的題詞。四個殿堂中掛滿了歷代名人題寫的匾額、詩詞和對聯等。“諸葛大名垂宇宙,萬古靈霄一羽毛”,“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武侯祠裡盛滿著無數炎黃子孫對諸葛亮的敬佩和對他事業未竟的惋惜之情。

經測,武候寺坐向為辛山乙向286度。

湖北之行考察至隆中  探訪智多星 孔明“躬耕”之境秀美風水


走出武候寺,往南便到三顧堂。三顧堂則是發生三顧茅廬、隆中對的傳奇之地。這是專為紀念劉備“三顧茅廬”和諸葛亮“隆中對”而修建起來的。廳堂中懸掛的《三顧圖》重現劉備愛才納賢心切,恭敬求教於諸葛亮;諸葛亮指點江山的歷史情景。

我想,縱使諸葛亮有蓋世之才,但也要有劉備這樣慧眼識英才、誠意招攬人才的的胸襟。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這是一條流傳頗廣的一條古訓,反映了一種“提攜玉龍為君死”的知恩圖報精神。尤其是中國的知識分子,一方面潔身自好,“鳳非梧桐不棲”;一方面又甘願獻身於提攜者。諸葛亮作為忠臣,為報答劉備的“三顧”之恩,不惜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經測,三顧堂坐向為乾山巽向兼戍辰。

三顧堂背後是“草廬亭”,亭上“草廬”二字系郭沫若所書。這可是一方好風水,三顧堂倚山視谷,藏風聚氣,環境幽靜。據說,當年諸葛亮就住在此處。我停留“草廬”微閉雙目,似乎出現求賢若渴的劉備正恭候著諸葛亮午睡醒來的情景。

經測,草廬亭坐向為乾山巽向316度。

湖北之行考察至隆中  探訪智多星 孔明“躬耕”之境秀美風水


湖北之行考察至隆中  探訪智多星 孔明“躬耕”之境秀美風水

隆中因山水環境培育了諸葛亮這樣的俊傑,而備受世人關注。但也引起貪婪之人侵佔風水的荒謬事情。霸道的襄簡王朱見淑“慕隆中佳秀,擇為墓地……遷諸葛亮廟于山之左臂”。 但與先賢爭風水寶地的作法無異盜賊行為。惡有惡報。這方風水寶地並未護佑朱見淑的王陵。明末便被盜掘一空,至今除了一堆荒土別無他物,只是亂草中有一塊文物單位立的墓碑以提示遊人。

湖北之行考察至隆中  探訪智多星 孔明“躬耕”之境秀美風水


湖北之行考察至隆中  探訪智多星 孔明“躬耕”之境秀美風水


從風水角度來看原“草廬”,這個點正好在龍脈下行後的吐唇處,也山體中脈處,不偏不倚,與明堂和護砂構成藏風聚氣格局。

風水學上認為,穴位為陰陽交匯融合之所,陰陽調和,生氣凝結。“生氣”是一種天地能量表現。在英文中,風水一詞翻譯為“The earth energy”,意為地球的能量。大自然就是陰陽的物質世界。山系的能量在地下傳輸,可以統稱為陰性能量;水系的能量在地面傳輸,統稱為陽性能量。山水會聚就是龍水相交,水口就是陰陽能量交媾之所。


湖北之行考察至隆中  探訪智多星 孔明“躬耕”之境秀美風水

古隆中之行滿足了我們實地考察了諸葛亮靜修環境風水,穿越時空與諸葛亮隔空對話的願望。

追尋這位民族偉人足跡,深感現代中國知識分子需要大力發揚“隆中精神”,報效祖國應成為一種自覺行動,奉獻成為時代的主弦律,並腳踏實地朝著理想目標奮進,義不容辭擔當起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