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春季展葉後出現黃化葉,過段時間症狀消失,什麼病?怎麼治?

新大風歌


桃樹春季展葉後出現出現黃化,過段時間就消失,這不是什麼病害,主要是在桃樹春季展葉時,出現黃化原因是,桃園土壤板結,桃樹根系周圍環境透氣性差,溫度低,造成根無法從土壤中吸收養分,結果出現葉片發黃現象。過一階段黃化葉片消失,主要原因是土壤地溫溫度提升,根系周圍微環境發生改變,溫度提升,根系活力增加,吸收養分能力強,所以葉片黃化現象消失。所以,這不是病害,出現葉片發黃現象,是溫度低所致,溫度提升,問題自然解決。


胡老師講農業


一、回縮過重引起的黃化生長期對桃樹重回縮,使樹體突然失去了大量製造養分的葉片,導致樹體本身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蒸騰作用均嚴重減弱,根系吸收養分的能力也隨之急劇下降,養分供應嚴重不足,而此時樹體萌芽、長葉、抽枝又需要大量營養,便出現了葉片黃化、營養不良等症

二、缺鐵引起的黃化狀。葉片的綠色主要呈現的是葉綠素的顏色,葉綠素的合成必須有鐵元素的參與,如果鐵元素缺乏,則葉綠素合成受阻,葉片黃化。又因為鐵元素在桃樹體內不易流動,一旦被樹體吸收利用,就固定在某一器官上,如枝葉上,其它生殖器官如新長出的枝葉需要鐵元素則必須從根系或外界吸收才能滿足需要。有些果園內的土壤是PH值大於或等於7.5的鹽鹼土,鐵元素極易被土壤固定,成為不能被根系吸收利用的鐵離子,葉片黃化現象更為嚴重。而只有在適宜的條件下,被固定的鐵離子轉化為能被根系吸收的遊離態的鐵離子時才能被根系重新利用,否則即使土壤中鐵元素充足,也無法滿足樹體對鐵元素的需要,仍然表現出缺鐵黃葉症狀。另外,土壤黏重,透氣性差,土壤中鎂、錳元素過多,根系呼吸作用弱,樹體內氮元素不足等均能降低樹體對鐵元素的吸收能力,導致桃樹缺鐵。

三、根比的病蟲引起的黃化 1、有毒物質對根系產生了影響。例如因修剪過重導致根系大量死亡後的死根,在土壤中腐爛分解會產生有毒物質,毒害幼根和新根,從而降低了根系吸收養分的能力,導致樹上營養失調而黃葉。 2、根部病蟲害。個別桃樹有根癌病、根結線蟲等根部病蟲害,削弱了樹勢,降低了根系對營養物質的吸收能力,從而導致養分供應不足而黃葉。

四、枝幹病蟲害引起的黃化。黃化病輕則影響當年產量、重則影響果樹正常生長,造成下年成花困難,影響數年無果,故必須認真予以防治。 1、先養樹後回縮。採完果後馬上施肥澆水,株施200克“華隆”高機能氨基酸複合肥加200克尿素,10天后再進行重回縮。一般5月中下旬採完果的桃樹均應養樹,讓養分先回流到樹體之後再進行重回縮。先回縮樹體中下部枝條,回縮量為全樹枝量的2/3,待下部新芽大部分長到3-5釐米時再回縮樹體上部枝條,讓樹體下部新梢先發育,防止上強下弱。在回縮枝條時,對短於30釐米的枝梢不動。最後待上部新梢長到5-10釐米時,再疏除短於30釐米的老枝。這樣就避免了樹體創傷過重、死根嚴重的現象,使樹上樹下營養平衡供應。對於採果晚的,如6月份採完果的,可邊採果邊回縮枝條,採完果後,同樣施肥澆水促新梢生長。 2、增施有機肥。增施腐熟農家肥如圈肥、廄糞、漚肥、綠肥等,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質。農家肥大多呈微酸性,可使鹼性土壤得到改善,降低土壤對鐵元素的固定。施用時間一般在9-10月,畝用量5000公斤。有機肥源不足時,可改施“華隆”高機能氨基酸複合肥,畝用量150-200公斤。3、土施、葉噴硫酸亞鐵。全園葉片黃化,主要是缺鐵引起的。在施農家肥的同時,畝施硫酸亞鐵20-30公斤,與農家肥混勻施入效果更好。生長季節也可進行葉面噴施,5天一次。 4、葉面噴金副牛718。發生葉片黃化時,用400倍金副牛718進行葉面噴施,即可使葉由黃變綠,而且能增強葉片光合作用,增大果個,促進果實著色。 5、液肥灌根。用蒙力28衝施肥300-500倍、美豐或中農樂氨基酸300-500倍灌根,在根系四周挖淺坑(溝),見到根系後,每株灌約15公斤左右,效果非常明顯。

五、核桃黃葉病為生理病害,是缺鐵所致,多從新稍頂端的幼嫩葉片上表現症狀,初期葉肉先失綠,再逐漸變為黃色,隨病勢發展,黃化程度加重,病株生長衰弱發病規律 土壤中鐵的含量很豐富,但是在鹼性或鹽鹼重的土壤裡,大量可溶性的二價鐵被轉化成不溶性的三價鐵鹽而沉澱,不能被植物所吸收利用,因此易發病。

乾旱時,如果逢果樹生長旺盛,發病加重。地下水位高和低窪地,土壤粘重,排水較差,而又經常灌水的果園發病也重。鐵在樹體內含量多以不大活動的高分子化合物存在,其中80%的鐵存在於葉綠體內,它在樹體內不易轉移,老組織中的鐵不能轉移到幼嫩組織中再度利用,所以缺鐵症狀首先表現在幼嫩部分。

防治方法

1、春季乾旱時注意灌水壓鹼,低窪地要及時排除鹽水,增施有機肥,樹下壓綠肥以增強土壤有機肥,改善土壤結構及理化性狀。

2、發病重時用千分之一的硫酸亞鐵溶液加尿素3%噴霧,或用千分之一硫酸亞鐵溶液在根系密集區灌根。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謝謝





劉雙看三農


大家好,我是蜜桃,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答:1、土壤缺乏營養

在種植的時候,土壤裡的營養會直接影響根部的發育,土壤的酸鹼程度不一樣,也會造成桃樹葉子出現發黃的現象。所以一定要調節好土壤裡的酸性程度,這樣才可以有效預防桃樹葉子出現發黃的現象。

2、修剪枝幹不當

在種植的時候,我們想要果實長得更加的豐富就喜歡在果樹開花的時候給果樹進行枝幹的修剪。再給果樹補充一些有機營養,這樣可以保證開花的枝幹對與養分的吸收。但是如果在修剪的時候修剪的不當,或者說修剪得過多,也會讓桃樹受到危害。很多的時候把枝幹修剪的太多了,根部的養分吸收不了,就等於施肥過多,就會容易造成桃樹的葉子出現發黃的現象。

桃樹在生長的時候,需要大量的鐵元素,在幼苗期的時候需要的元素非常少,在它結果以後就需要進行大量的補充,不然的話桃樹在後期的產量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如果桃樹的根部,沒有得到足夠的營養,整個桃樹就會失去生長的能力,很容易出現果實掉落的現象。

3、根部生病

桃樹種植的時候,它的根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如果它的根部受到影響的話,整個桃樹都會生長的不好。根部要是出現病害的話,非常容易導致桃樹出現葉子發黃的現象。在種植桃樹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注意對根部的營養吸收,如果給它澆水過多的話,會容易讓根部出現腐爛的現象,也會導致桃樹受到危害。在種植的時候需要定期的觀察桃樹的根部,如果根部發現有異常,及時對根部進行藥劑的治療,這樣可以有效的防止桃樹因為根部的情況出現了葉子發黃的現象。

4、缺鐵的原因

很多人在種植桃樹的時候,會選擇在一些荒地或者是山地進行種植。這樣桃樹的生長環境比較差,它就會造成桃樹的根部相互的纏在一起。土壤裡的鐵元素就供應不上,導致了桃樹吸收不到所需要的營養,謝謝回答完畢




家有蜜桃


你好!桃樹種植容易、但抗病蟲害能力弱,最易受蚜蟲、紅蜘蛛、天牛等危害,還易發生褐斑病、縮葉病、樹幹流膠病等。你說的春季展葉後出現黃化葉也可稱為“黃化病”,過段時間症狀消失,說明黃化不嚴重,可逆轉。但仍需找到原因,加以防治,才能管理好桃樹,做到高產增收。

桃樹葉發黃,以下幾個原因需重視:

①土壤中氧氣不足。桃樹根需充分呼吸氧氣,栽植土壤如是較黏重或板結的,土壤不疏鬆、透氣性差,就會造成氧氣不足,呼吸不暢,導致葉片變黃。

②桃樹在生長前期水分過多,也是造成根系呼吸困難的原因。

③土壤含鹽量過高。重鹽鹼地種植的桃樹經常出現葉片發黃。

④氮肥或磷肥使用過多,影響桃樹對鐵的吸收,導致葉片發黃。

⑤過重修剪。冬季過重疏剪大枝,根冠比不平衡,造成桃樹葉片發黃。

⑥根系有病蟲危害或施入未腐熟的有機肥。有機肥要經過熟化和無害化處理才能使用,未腐熟的有機肥直接施在根系上容易把根系燒爛,致使桃樹葉發黃。

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查找原因,進行防治:

1、檢驗土壤中鐵元素含量。找出樹體缺鐵的原因。缺鐵可施入適量硫酸亞鐵、螯合鐵和檸檬酸鐵等以補充;也可施用一些治療黃化的葉面肥。

2、增施有機肥或酸性肥料等,降低土壤PH值,增加鐵的有效性,促進桃樹對鐵元素的吸收利用。

3、在發病桃樹周圍挖8~10個小穴,穴深20~30釐米,穴內可施用含鐵元素的液體肥,每株施用量因樹體大小和黃化程度有關;也可圍繞桃樹冠周圍,挖一環狀溝,施用量可根據說明書中要求施用。

4、加強水分管理,合理負載。灌水要適時適量,土肥管理要科學;減少傷根;合理剪枝;花果留量合適,結果不要太多。

5、桃樹葉片黃化非常嚴重,不易逆轉,就要考慮重新栽樹。

6、如果新葉片小,葉柄及葉背的葉脈呈紫紅色,以後呈青銅色或褐色,那就是桃樹缺磷症狀。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用。作為同行順祝豐收!


關注三農的追夢人


桃樹黃葉病是一種多發於春末夏出的多發病。管理不當會影響桃樹的樹體的增長,從進一步影響坐果率,會使桃樹減產,減少桃樹盛果期,加速桃樹的老化。因此,對出現黃葉病的植株要及時的進行救治,科學管理。

  • 桃樹黃葉病一般表現為以下幾個症狀:
  1. 黃葉病發病初期,樹葉呈現各種類型的斑駁,延葉脈擴張退綠變黃。葉片局部有淡黃色或者黃白色,零星的壞斑,並不枯死。
  2. 黃葉病發病嚴重以後,葉片有黃色的網狀,全葉出現黃綠相間的花斑,斑塊壞死,環葉片出現焦枯,引起落葉。
  • 桃樹黃葉病又是怎樣發生的呢?它的發病機制是怎麼回事?

桃樹黃葉病是一種病毒病。病毒存在於植株的根莖,枝條,花,葉,果實當中,破壞了桃樹內部正常的新陳代謝,使桃樹的能量多用於合成病毒的蛋白質和核酸,從而使桃樹出現病變。

另一種原因則是土壤中缺鐵,使桃樹的光合作用形成較慢,從而使葉面失綠,表現為黃葉。

  • 桃樹黃葉病根據其發病原因不同,也要從這兩個方面防治。
  1. 病毒性的黃葉病,目前沒有絕對有效的防治藥劑,常規的殺毒也對其無效。只有在選擇幼株和嫁接的過程中儘量避免選擇使用和栽培帶病毒的幼株,發現病株時及時挖除,加強水土的管理,增強桃樹的長勢,抵抗病毒的侵擾。
  2. 由於缺鐵引起的桃樹黃葉病,防治起來就相對簡單一些。只要注意改良土壤,增加有機肥的用量,使土壤含鐵量增加,並注意土壤的鹽鹼問題,及時排澇。
  3. 對於已經發病的病株,每株施硫酸亞鐵100-150克,嫩葉期噴灑0.3%-0.5%的硫酸亞鐵或者用300倍的氨基酸鐵,在發芽前十天左右噴灑一次,防治效果基本就可以達到。

而題主所所求的應該使用由於土壤缺鐵而形成的桃樹黃葉病,只要針對相應的措施,改進土壤的含鐵量,就能防治得當。或者正如題主說述,發芽以後桃樹所需的各種有機,微量元素增加,自己本身所需要的鐵元素也增加,桃樹黃葉病自己就消失了。


小農旺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桃樹發葉先出現黃葉後又變正常,這不能叫是病,是缺少營養,施肥,或者農家肥比較好。





2020痴人說夢


桃樹容易出現缺鐵性黃化。桃樹應及時補充EDDHA熬合鐵,及時補充鐵元素。使用時應避光施肥或及時覆土。熬合鐵見光易分解,施肥時應注意



農資小葡萄


你好,我是湘農小覃

桃樹新葉發黃,是土壤鐵元素供應不足造成的。鐵元素是構成葉綠素的主要成分,鐵元素供應不足,葉綠素合成受阻,所以葉片發黃失綠。地勢低窪、土壤內澇、透氣性差、土壤過於貧瘠、土壤鹼性過強,是缺鐵的主要原因。

對策和建議:1、增施羊欄糞、兔子糞、沼渣等有機肥(每畝用量4-5方),配合施用硫酸亞鐵(每畝用量15-30斤);2、雨季注意排水,防止積水內澇,經常中耕鬆土,提高土壤的透氣性;3、葉面噴施黃腐酸鐵、黃葉三天綠等含鐵的葉面肥,每隔10天左右噴一次,連噴3-4次。


湘農小覃


按你這麼說我認為是一種花葉病毒比你,叫桃潛隱性花葉病,病毒是通過農具特別是刀具類如剪枝剪,嫁接刀我們要對刀具進行消毒對該病防治十分重要。希望能對你有點幫助。


海龍為夢想啟航


桃樹新葉發黃,是土壤鐵元素供應不足造成的。鐵元素是構成葉綠素的主要成分,鐵元素供應不足,葉綠素合成受阻,所以葉片發黃失綠。地勢低窪、土壤內澇、透氣性差、土壤過於貧瘠、土壤鹼性過強,是缺鐵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