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明:“上門我先來”30年老防保堅守戰“疫”一線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刻,每天都湧現出戰“疫”一線醫務工作者默默奉獻的故事,這裡就有江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綜管科負責人黃小明的身影。在局勢最嚴峻的春節期間,每天值守在中心,連續作戰一個多月,全面統籌協調中心的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為鞏固整個防疫城牆添磚加瓦。

“春節回家的火車票我退了,可以天天上班”

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剛打響時,中心火速成立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作為核心成員的他,因為母親患病手術,其實他早就已經買好返回老家的火車票。

黄小明:“上门我先来”30年老防保坚守战“疫”一线

在疫情面前,在“大家”和“小家”的抉擇中,他,毅然決然地將車票退了。主動跨前,一線值班。防控初期,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篩查指標、防護要求等等,都還不是那麼明確,風險相當高。他勇挑重擔,憑藉多年社區防保工作的經驗,連夜加班加點制定各類預案和工作流程。

“我沒有困難,我可以參加。”“我家小朋友有人照顧,我也可以。”“我是黨員,我來!”……在黃小明的帶動下,防保科全體人員主動參與、團結一致,大家擰成一股繩,積極參與到社區防控工作中,認真負責地做好每一項工作。整個春節期間,他沒有好好地休息過一天。

“我是老防保,上門我先來”

1月24日,大年三十,接到江浦街道的排查信息,有一位來自武漢工作的回滬居民,需要上門排摸和流行病學調查。作為科長,他迅速啟動湖北來滬人員上門排摸的預案。 “我經歷過2003年非典的防控,我先上吧。”他,沒有豪言壯語,帶好《告知書》、《承諾書》、體溫表等,規範做好防護措施,上門開展醫學排摸,讓科室的同事們感到踏實許多。

黄小明:“上门我先来”30年老防保坚守战“疫”一线

“黃科,那個人測體溫37.8°C,需要去發熱門診嗎?”“黃科,我管的那個人現在有些情緒怎麼辦?”……待命的工作手機,隨時都在響起。“我來和你一起處理吧”,黃小明總是說得理所當然,儘管當天的排班表上並不是他的名字。居家醫學觀察的工作,其實相當繁瑣,牽涉到街道居委會、區疾控、區衛健委等多部門的共同協作,也包括與被觀察對象開展臨床症狀、情緒疏導、消毒指導等事項,他始終秉持上通下達、有效落實。有時一件事情的落地,甚至需要打十幾個電話,他都不厭其煩地進行協調,聚焦問題的解決。

“血壓還好,吃了藥就沒事兒了”

疫情發生以來,他的手機鈴聲一直一陣接一陣地響著,各個關口的排查信息接踵而來,平時幽默平和的黃小明,因為連日不停地工作疲累,也變得不苟言笑。長時間的精神緊繃,使他的高血壓病犯了。單位領導知情後,叫他回去休息再來,但是他確一口拒絕了,“我血壓還好,吃了藥就沒有問題了。我在單位,我自己放心一點”。

黄小明:“上门我先来”30年老防保坚守战“疫”一线

感動與被感動的小故事,依舊每天在上演,體現著一個社區工作者的樸實、堅毅和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