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樓市的春天正在悄然歸來

逆境中求生存,順境中求突破。對於每個行業來說都是一樣。


王石先生的一句:活下去。已然成為2020年全國房地產的基調。


但正是在這樣的逆境中,我們都在探究生存的法則以及突破的辦法。


更何況,現在的情況並沒我們想的那麼糟。


上週本著自媒體人最基本的素養,寫了兩篇關於經濟大環境的稿子,顯然引起了一波“誤解”的浪潮。


本想著還原最真實的地產市場給大家作為參考,但多數人因為過度解讀或者缺少主觀的風險意識,完全曲解了我的意思。


我一直都在強調,長期看好無錫的地產市場並且信心十足。只是因為疫情的原因,目前的地產並不像往常的火熱。


地產和疫情一樣,帶來的影響也大同小異。但顯然,最艱難的時期已經過去,復工潮來臨、餐館恢復堂食都是復甦的跡象。


同樣,無錫的房地產,也在迎來春天。


無錫樓市的春天正在悄然歸來


首先我想先對還在期待無錫房價會降的同學們說一句:你可能真的要失望了。


原因其實很簡單:無錫還是窪地,哪怕經開。


放眼看整個的長三角,對比於上海、南京、蘇州甚至是常州,無錫目前的價格都還是很親民的。


先看南京。


自3月以來,共有41家項目將有新動作,其中包括華新城,葛洲壩中國府(長江尊邸)、河西金茂府(平良上府),仁恆江灣世紀花園等熱門項目。


隨便舉兩個例子:

葛洲壩中國府單價63000元/m²左右,雖然價格偏高,但每次開盤都面臨搖號,往往都是5.6個號搖一套房子。

仁恆江灣世紀花園單價45000元/m²左右,在南京都不能算的上豪宅。


再看蘇州。


姑蘇區整體均價基本保持在30000元/m²以上

相城區整體均價基本保持在23000-41000元/m²左右。

園區最高的更是達到了60000元/m²左右


最後看上海。

算了不說了,說了更傷心。


反觀無錫,最高的經開區也不過30000元/m²左右,更何況其中還有綠城、融創、萬科這樣的品牌房企。


溢價空間可想而知,即使沒有2016年“人為”漲價的情況出現,無錫的房價也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只是時間問題。


無錫樓市的春天正在悄然歸來


而單獨看無錫的整體房地產架構,到目前為止也是不完整的。


雖然都說“可以經開,何必其他”,但顯然在承認經開區所存在的固定價值之外,我們對於該板塊的預判是非常保守的。


說到地產架構,就不得不提像我們周邊的南京、上海,畢竟經過幾輪的地產輪動,這兩個城市的地產環境是非常成熟的。


類似於南京的河西,四個字總結:五萬起步。就南京而言,這是絕對的高度。


蘇州同樣如此。蘇州園區因為限價原因新房價格在40000元/m²,二手房在50000元/m²出頭,即使對蘇州本地人來說,這也是可望不可即的。


而對於無錫,雖然經開的價格普遍高於其他板塊。但很明顯的是,作為這樣一個備受關注的經濟開發區,它目前的價格只能說:低。


佔據了無錫絕大多數的優秀資源,坐擁交通、金融機構、環境、商圈等多重利好,卻只要30000元/m²的均價。要知道,在梁溪、錫山、惠山甚至新吳區,兩萬以上的樓盤都是一抓一大把。


所以,何談差價,何談經開的地位。


無錫樓市的春天正在悄然歸來


經常有朋友說經開最近好久都沒有什麼上升的跡象,其實早在疫情期間的線上小課堂我就有對此問題作出解釋。


像融創壹號院、萬科翡翠東方、萬科翡翠之光、綠城鳳起和鳴、中銳星公元的均價都在30000元/m²以上,也確實有一段時間價格並沒有大的漲幅。


原因很簡單,作為競品樓盤的雅居樂中央府,售價僅在27000-28000元/m²左右。


這就是其他樓盤很難在價格上做動作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同一板塊內的各個樓盤,價格戰是必須要打的。


簡單舉個例子:一個蘋果比一個梨貴20元,那還會有人買蘋果嗎,這是絕對的價格優勢。如果沒有梨,市場上只有蘋果,那價格誰來定,極端的賣方市場。


同樣放在經開區來說,雅居樂中央府以它的品質以及性價比佔據一席之地,但如果清盤之後呢。梨沒了,市場誰說了算。


還是時間問題,地產架構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顯著呈現,經開遲早會成為我們可望不可即的存在。


而無錫,也將會撕去“窪地”的標籤。


最後本該再和大家分享一下政策方面的支持,不過相信大家看的已經夠多了,無疑就是金融政策的放鬆、購房政策的放鬆,買房時機的到來。


往往最誘惑你的選擇,不是上帝給你的機會,而是惡魔給你的考題,房地產市場亦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