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手記:春茶如約而至,小城春光可期

“封城”手記:春茶如約而至,小城春光可期

新華網 薛筆犁

今天是小城恩施逐步恢復正常的第4天,一切彷彿回到了最初的模樣。3月15日,閉關50天的恩施人,終於可以走出家門,張開雙臂,感受春天的到來。此時,小城的人們愈發深切地感受到,原來最平凡的日常,也是這世間最動人的時光。

“封城”手记:春茶如约而至,小城春光可期

湖北恩施:廣場公園等場所有序開放。新華社發(宋文 攝)

“原來堵車也是一種幸福!”

在家隔離50多天後,傍晚時分,帶著我的綠色健康碼,在家隔離50多天後,我終於可以自由走出小區。

街燈漸起的城市,路上的車輛不停穿梭;步履不停的行人,大多戴著口罩沉默不語。最使我驚訝的還是沿街開張的店鋪,燈火通明,原本清冷、安靜的城市,一下有了煙火氣。眼前的一切,彷彿按下“重啟鍵”後,逐步恢復了往昔的模樣。

“封城”手记:春茶如约而至,小城春光可期

按下“重啟鍵”後,街上的車多了起來。作者供圖

一位朋友說,今天專門開車出去逛了一圈,不為別的,就是為了體驗一下堵車的感覺,“現在才知道,堵車也是一種幸福!”他感覺很高興,感慨這才是人世繁華,以後再也不抱怨堵車了。

這或許是大多數恩施人過得最長的一次春節,在我居家隔離的這些日子裡,由最初的擔憂焦慮,到如今鬆了口氣,心情五味雜陳。樓下的早櫻開過又謝,窗外的山茶靜開靜落,但時間和我們堅信,浮躁與焦慮終會過去,這場戰爭我們一定會贏,我們每個人都是歷史的見證者!

“封城”手记:春茶如约而至,小城春光可期

小區旁的救災防護設施還未撤去。作者供圖

疫情還未徹底結束,但人們相信不久後,就能徹底摘下口罩,去想去的地方,看想看的風景,見想見的人。

春意漸濃,一切步入正軌

春意漸濃,疫情防控形勢也不斷向好。

截至3月17日24時,整個恩施州,連續18天無新增確診病例,全部劃為低風險地區。緣於此,人們出門和復工的慾望更為強烈。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政府也採取了靈活政策,加快了復工復產的腳步。

為解決務工人員的就業問題,許多縣市精心組織策劃,通過開展就業專項行動,開通“就業直通車”,開展“點對點”輸送,把服務送到家門口,派大巴車送人外出工作,破解了廣大急需就業人員的返崗難題。

“封城”手记:春茶如约而至,小城春光可期

3月14日,恩施州來鳳縣首批“點對點”輸送的152名省外務工人員在縣城喳西泰文化廣場統一乘坐大巴分赴浙江義烏、金華等地。(圖片來源:恩施電視臺)

這些都是好消息!對普通老百姓來說,能上班,意味著工作無虞,意味著疫情最艱難的部分已經過去;能復工,生活就充滿著安全感,表明一切正逐步走向正軌。古人說:身上無病,心裡無事,春鳥便是笙歌。

經過此疫,在生死麵前,世間並無大事,能平安健康地工作生活就是福氣。

一年的希望始於一杯春茶

“春風化雨明前茶,都是我輩山上摘。”驚蟄春分時節,令人垂涎的新鮮春茶便隨著春的腳步,沁入當地人的生活。恩施人好茶,更愛一口新鮮的“春茶”。冬去春來,一年的希望都從採摘第一批春茶開始。

“封城”手记:春茶如约而至,小城春光可期

茶農在湖北省恩施州宣恩縣曉關侗族鄉採摘春茶。(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往年,這個時候是恩施茶葉的高光時刻,也是當地老百姓笑容最燦爛的季節。採茶、出售鮮葉、茶廠務工,這是恩施當地茶農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收入來源。而受此次疫情影響,前段時間,無論市區還是山間田野,空無一人。人們在為抗擊疫情作出貢獻時,也在憂慮今年的收成。

湖北是我國重要的產茶省份,茶葉作為湖北貧困山區脫貧攻堅的重要產業,一直備受關注。而恩施更是湖北的產茶重地,盛產國內僅存不多的蒸青綠茶“恩施玉露”。為了保障春茶供給,當地茶農抓緊時間復工採摘春茶。湖北也開啟了茶葉相關物資的“綠色通道”,為春茶生產創造有利條件,讓各地的人們都能品嚐上春茶的滋味。

“封城”手记:春茶如约而至,小城春光可期

湖北省恩施州宣恩縣曉關侗族鄉的大片茶園。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路過超市,我還特意買了些剛上市的“恩施玉露”,自己嚐嚐鮮,也捎給遠方的朋友品嚐恩施春天的味道。春天是品茗的最好季節,茶葉色澤嫩綠,滋味鮮爽甘醇。特殊時期能靜坐下來品一杯春茶,背後凝結的更是恩施茶農的辛苦和初心。

“封城”手记:春茶如约而至,小城春光可期

恩施玉露是產於湖北恩施的一種蒸青綠茶,其製作過程分為蒸汽殺青、攤晾、炒頭毛火、揉捻等十幾道工藝。2014年,恩施玉露製作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新華社發(楊順丕 攝)

在與疫情抗爭的日子裡,在被浮躁衝亂的世事中,一杯春茶,猶如這漫長等待中的一束微光,氤氳出熱騰騰的人間煙火氣,撫慰了五味雜陳的凡夫俗子心。

人們相信,熬過低迷,春茶如約而至,小城春光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