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國產手機厚度還能不能找回原來的輕薄感?

城牆上的守望者260


應該說,只要說後面的攝像頭有突起的,都是為了將手機的厚度降低,但是因為鏡問的問題,沒有把辦法把攝像頭的厚度降下來,所以說,手機商家當然知道手機的厚度對於的手機時尚性和把握性的影響了。

不過對於現在人們來說,手機的厚度並不是人們特別的關注,這倒是因為第一因素是手機的電池必須要夠大,讓手機可以重度使用達到一天是所有手機商家對於旗艦手機的要求了,所以現在手機的電池也基本上都要在4000毫安以上就是這個原因了。

對於出在的智能手機來說,如果不能在電池方面有所技術的突破,想手機的厚度降到8MM以及是有一點兒難度的。但是相信手機商家會向這個方面努力的,2020年的手機厚度就不會太理想了。


黑米桃


5G時代,國產手機厚度目前真的不容易變薄了,如果變薄也不難,那就砍配置唄!電池容量減少,無線充電不要,攝像頭數量減少,這樣整機重量和厚度都會降下來,只是為此帶來的減配你能不能接受罷了,現在OPPO Reno3系列就是這麼幹的,厚度和手感確實很棒,但是續航一般,也沒有無線充電,有得必有失。

所以就目前來看,那些高端5G手機還是很難降到一個讓人滿意的厚度的,僅僅是4500mah的電池和無線充電模組就要佔據很大的手機空間,加上動輒4顆以上的攝像頭和6.5寸屏幕,整機厚度能降下來才怪了。高通新款驍龍865還必須外掛5G基帶,需要額外的天線和射頻,散熱配套也要做好,這些都需要更多的空間,所以手機厚度不降反升就不奇怪了。

想要找回國產手機當年的輕薄,目前來說只能買一些中低配的機型,或者有所妥協的中高端機,如果想等大範圍的輕薄手機,那麼只能希望未來5G芯片的集成度提高,功耗發熱降下來,然後電池密度和充電技術的進步了,總的來說,未來5G手機肯定會變薄,回到4G手機時代。

一、 手機厚度變遷史

手機厚度一開始是很厚的,早期的大哥大那種磚頭不必說。在2007年第一代iPhone的時代,主流直板手機的厚度是15mm,智能手機通常要20mm,翻蓋手機厚度是25mm,摩托羅拉V3把翻蓋手機做到13.9mm,已經是開創性創新,讓摩托羅拉大賣。

而蘋果在2007年的產品做到12mm,已經很了不起了,為此,蘋果還內置了電池,減少了電池倉的一層塑料,降低厚度。

之後,雖然智能手機越來越大,厚重的手機已經很難使用了。

以前手機寬度也就是50mm到頭,而智能手機的寬度很快就突破了60mm,70mm。

70mm寬,20mm厚的手機使用起來太困難了。而技術進步讓手機厚度迅速變薄。

2012年,OPPO做出來Finder,開創了超薄手機的先河,之後一段時間,中國廠商不斷突破,把10mm左右的智能手機厚度做到7mm、6mm甚至是5mm

當然,手機太薄,電池太少,手機續航會變得很差,於是手機厚度迴歸到了7mm左右,並且維持了很長時間

而最近兩年,手機重新開始變厚,蘋果也厚到了8mm以上,其他廠商做出9mm、10mm甚至更厚的手機也就不奇怪了。

手機變得越來越厚重了。

二、 手機為什麼變厚?

對於一部手機來說,空間是有限的,但是人們喜歡往手機裡面塞越來越多的東西。

最近兩年,攝像頭從單攝發展成多攝,這讓手機的負擔增加很多。過去1200萬的單攝佔用的面積很小,但是高品質的大CMOS單攝需要幾倍的面積。1億像素的攝像頭要比以前1200萬像素的攝像頭大幾倍。

而更糟糕的是,現在動輒就是三攝、四攝,三四個攝像頭佔用的面積遠比以前大,如果再用一個潛望鏡結構的攝像頭,或者升降結構的前置攝像頭。巨大的機械結構佔用的面積,比以前整個手機電路板都大。

面積被佔用,手機電池的空間就小了,而為了續航手機電池的厚度就只能增加。攝像頭可以凸出解決厚度問題,電池不行,只能整機厚重,於是手機就愈來愈厚。

同時,各種APP不斷升級,增加大量無用功能,結果就是APP臃腫,需要更高的性能,更多的功耗,這也意味著的更大的電池。

此外,隨著5G的出現,金屬機身已經很難安排天線,玻璃機身本來就比金屬機身要厚一點,都用玻璃機身,手機就更厚了。

所以,即使OPPO Reno3 Pro努力減肥,也只是回到了7mm多的水平。

三、 輕薄手機迴歸需要控制APP

從技術上看,輕薄手機制造不是問題,難在滿足需求。如果APP廠商能夠控制APP的無效功能,把APP精簡,那麼廠商就可以用功耗小一點的SOC,用比較少的內存,進而使用比較小的電池保證續航,手機厚度也就下來了。

另外,手機廠商也可以換個思路,用戶真的需要那麼多攝像頭嗎?真的需要非常大的屏幕嗎?是不是可以細分一個輕薄小屏單攝像頭的手機類型呢?

2020年,蘋果會發布iPhone9,復刻iPhone7的外形,使用A13處理器,如果這款產品熱銷,也許國內廠商會推出小屏幕輕薄手機。




飛鴿信息網


芯科訊為您解答

5g時代,國產手機厚度還能不能找回原來的輕薄感?

三星能穩坐銷量第一的寶座, 總是要拿的出一些東西的。 三星的工藝技術絕對是手機屆最牛逼的。由於在note7上的失利,三星現在都把電池換成了凝膠電池,雖然它也是鋰離子聚合物電池的一種,但實際上要比我們平常使用的電池更輕。

凝膠電池有著一些優勢,第一就是安全性特別高,就算在暴力的情況下也不會出現電池燃燒,第二是,持續性特別強,上千次充電放電也能保持90%以上的電池容量。 但是也有一個硬傷,凝膠電池,最大的問題就是用不了快充,主要的原因就在能量密度比較低。所以說三星即使再貴的手機,它的充電功率都不是特別高 。

接下來講國產手機, 國產手機想要在回到輕薄的體驗很難。 除非投機取巧用的一些塑料材質, 比如說reno 3pro這款機型,171g 7.7mm的厚度,但是人家使用了塑料邊框 ,而且不支持無線充電什麼的 。

現在的旗艦手機一般都會支持5G, 這樣就多了很大一部分元器件了;支持無線充電,就得在內部增加充電模塊等等。 在國內各大廠商, 只有魅族的機型不忘初心,兼具手感。所以說建議等一等魅族最新的17系列


芯科訊


短期來看,5G時代的國產手機已經進入“重量級”組別了。

導致5G手機厚度增加的原因有兩個。

一、5G技術缺陷

之所以現在5G手機普遍厚度增大,是因為5G芯片本身對功耗的要求就是比較高的。想要保證續航和散熱,手機本身必須做兩項升級處理:一是大電池、二是散熱片面積。現在的5G手機電池容量普遍在4500mAh以上,這麼大容量的電池本身厚度就是比較驚人的,再加上撒面積的散熱片,5G手機想要做輕、做薄是很困難的。

二、鏡頭模組

與5G時代伴生的是億萬像素時代,為了追求更好的拍照體驗,6400萬、1億像素傳感器接連出現。這種大像素傳感器的尺寸要比以往的1200萬像素傳感器大的多,想要放進如此大的傳感器,機身厚度也必須增加。所以我們能看到,現在的手機鏡頭基本都是凸出來的。

想要在5G時代將手機做輕、做薄,電池技術就必須有革命性的突破。目前來看,智能手機電池基本以鋰電池為主,只有三星在用凝膠電池,所以近兩年市面上每一代手機中,最輕、最薄的往往都是當年的三星旗艦。然而,凝膠電池由於技術限制和成本因素,目前還沒有被大規模推廣,5G時代,國產手機的厚度應該指揮不斷被增加。

電池技術是整個手機行業都難以突破的瓶頸。如果不出意外,十年之內電池材質還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芯機黨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5G時代,國產手機厚度還能不能找回原來的輕薄感呢?

我的觀點是手機在未來回歸輕薄無疑是最終趨勢,畢竟手機作為一款使用頻率極高的商品來說,必須要滿足大眾使用的便利性與操作簡潔性,在可攜帶方面更是十分重要。因此手機在未來必將越來越輕薄,方便用戶體驗。



我們看一下最近發佈的多款旗艦5G手機的厚度與質量情況,如下圖示:

根據上圖,我們可以看到目前旗艦手機普遍接近9mm,質量也在200g左右。相比於以往的手機的確顯得格外厚重。

5G手機為什麼會越來越厚重呢?

這裡面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大抵上都是不得已而為之,受限於手機相關技術的制約與手機功能需求日益強大之間的矛盾,最後不得不做出相關妥協!

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5G手機相比於4G手機會多出一個5G基帶,同時需要更多的電源管理芯片來供電,導致手機的系統功耗普遍增高。另外,對於大內存高分辨率高刷新率屏幕帶來的功耗方面的增加也不容忽視,對於手機相機硬件由於像素與幀率越來越高導致的功耗變大也是至關重要的。由於這一系列由於手機功能增強導致的系統功耗增加問題,最終不得不通過增大電池容量來進行彌補。

電池容量擴大,伴隨而來的就是電池體積的增大,因此導致手機沒辦法做到輕薄。

除了電池以外,目前手機都是標配NFC功能,以及如今流行的無線充電方案,這些由於需要增加NFC天線與無線充電線圈,導致手機天然就需要比普通不帶NFC與無線充電方案的手機要厚重。

另外,為了降低系統功耗增大帶來的手機發熱問題,手機廠商不得不採取各種結構輔料來進行散熱,比如石墨片、銅箔、導熱硅脂、石墨烯、VC均熱板、銅管等等,這些都無形之中需要額外佔用手機的空間,導致手機變厚超變重。

我們拿即將發佈的紅米k30 Pro與榮耀v30 Pro兩款手機對於散熱的處理以及遊戲溫度實測情況來看,紅米k30 Pro採用的3450mm的超大VC均熱板比採用普通銅管的榮耀v30 Pro的遊戲溫度低3.2°,可謂差距頗大。

最後,為了追求顏值外觀與手感體驗,手機廠商也會熱衷追求不同材質的手機中框以及相關配件,這些都會讓手機變得十分厚重。

當然,隨著攝像頭的像素升級,導致手機相機模組的體積越來越大,這就造成了手機的後攝凸出,但是為了凸出的不太明顯,最終迫不得已讓手機變得更加厚。

雖然由於諸多原因導致手機越來越厚重,但厚重的手機無疑影響用戶體驗。

因此隨著後續手機相關領域的技術發展與突破,手機厚重的問題將會逐漸解決,並讓手機迴歸輕薄設計。例如,未來石墨烯電池如果商用,將會大大縮小相同容量的鋰電池體積,再比如隨著攝像頭技術的發展,攝像頭的體積也會得到控制與縮小,最終回到最初的不突出情況。

總之,手機變得輕薄是未來趨勢,只是受限於目前手機相關領域技術的制約,不得已退而求其次,導致目前的手機顯得厚重。但不管怎樣,未來終將會得到解決。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關注交流!


硬件十萬個為什麼解說


答案是:5G時代,手機已經很難做成超薄的了。

目前手機厚度增加和大家所想的其實都一樣,就是一把雙刃劍。

還記得前兩年智能手機旗艦的賣點還是超薄嗎,但是為了應對如今人們越來越嚴苛的要求,現在的旗艦手機已經不得不為此作出犧牲了。

手機變厚的原因有哪些?

  • 純注重外觀體驗的人變少了,兼顧手機性能和外形的變多了,極致追求性能的廠商不得不為外形讓步。
  • 同樣追求外觀體驗的廠商也不得不兼顧性能的追求最終變成的結果是 一個傑出廠商的產品,必須外形好看,而且性能必須是旗艦級別的水準,否則將會引來鋪天蓋地的詬病。

手機變重的原因是什麼呢?無非是為了性能提升而作出的妥協,邊框不用金屬或者陶瓷就沒得挑了,後蓋不做得精緻有內涵就沒人買了,手機不帶雙攝就是弱雞,以及為了標新立異而做的許多許多裝飾等,無一不在增加機身的厚度和重量。

我們想想,電池技術還沒有革新的今天,電池在內部空間的佔比可是怎麼樣也無法縮小的,同理主板和傳感器也是,那麼手機還能怎麼薄下去,前幾年功耗低功能少,2000的電池能中度用一天,2600就宣傳大電池。因為功耗低大家都願意輕便些。

現在芯片,攝像頭都是費電的,處理器屏幕越來越費電,手機最重要還是有得用,電量很重要,所以電池要越做越大,現在4000都是很平常,那麼大的電池往哪堆啊。NFC,無線充電,紅外,等等等等占上了,只能加厚了。


綜上所述,現在發展的趨勢就是手機功能配置越來越高,重量一直維持在中等偏高,元器件功能變多變強的同時,元器件本身的大小並沒有大的改變,總之在保證電池不縮水的情況下,手機體驗要好,必須犧牲一些東西,手機機身就那麼大,變厚是必然的,除非電池效率變高。

目前而言。就像電池一樣,電池的厚度大小一定是隨著容量的增加而增加。只能等待下一輪技術革新了。或者只能在視覺上“做薄”了。請廠商們不要再做磚塊了好不好,產品應當迴歸產品本身,手感是我們每天感知的體驗,遠遠比把參數做上去更能打動我們這些人。


一格說科技


謝謝您的問題。除非技術和材料革新,否則手機厚度很難降下去。

電池與芯片的技術。手機厚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就是放置更大的電池。隨著手機性能提升,對功耗要求越大,手機電池已經躍升至5000mAh,僅是4500mAh電池和無線充電模組體積已經不小。高通驍龍865外掛5G基帶也加大了功耗,所以手機厚度不降反升。今後要研發新型的電池材料,並且進一步提升5G芯片的集成度,降低功耗發熱,有利於使5G手機變薄。

鏡頭的技術。手機厚度增加了另一個原因是放置更大的攝像頭模組。過去多是單攝,現在四攝五攝都很平常,有的還使用潛望鏡結構、升降結構的攝像頭,有的還集成補光燈、激光收發器,這樣的機械結構必然會佔用更大的面積。而且,主攝像頭尺寸也由以前的1/3寸提高到1/2寸,比如榮耀20 PRO、vivo X27 Pro等手機使用1/2寸超大CMOS 傳感器IMX586,厚度基本在8毫米以上。據悉,國外已經研發出平面鏡片,利用光線折射聚焦來得到高質量畫面,今後可能會改變攝像頭的形態。



應用APP控制技術。APP升級勢必會帶來一些無用的功能,有的APP已經上百兆。運行越來越大的APP,需要更大功耗、更大電池,助推了增加手機厚度增加。今後,要合理控制APP的無效功能,甚至精簡。
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追科技的風箏


想要輕薄的手機其實並不難做,只是現在國產手機都在拼配置,配置越堆越多,即便不用,放在那也會耗電,耗電又增加了電池容量,然後手機厚度、尺寸都增加了。

電池方面確實是一個大問題

手機處理器以及GPU速度翻翻的漲,但電池容量基本是線性增長,其中還有手機電池變大的因素。這不僅存在於手機行業,在汽車等領域也頗為棘手,目前還沒有特別好的能夠大規模應用的技術和方法。

無線充電的加入也增加了電池厚度

現在國產旗艦手機很多都支持無線充電與有線充電,還有不少支持無線反衝,手機中就有兩套充電系統,佔用了空間增加了重量,當然無線充電是趨勢,等都支持無線充電時,就沒必要這麼麻煩了。

5G、高刷新率屏幕功耗增加

今年除華為外,國產旗艦都上驍龍865芯片了,865並沒有集成5G而是外掛基帶。在5G網絡時,耗電量大幅增加,天線數量也大幅增加,導致廠商不得不增加電池容量。另外一個因素就是高刷新率的屏幕,從去年下半年開始,90Hz刷新率的手機就開始流行,今年有不少甚至上到120Hz,高刷新率自然帶來高功耗。

其實國產旗艦中還是有比較輕薄的,OPPO的Reno3 Pro厚度7.7mm,重量也只有171g,各方面配置也不錯,如果不看價格,也算是一款不錯的手機,只不過其3999的價格搭載765處理器可能不太受人喜愛。


黑蝴蝶168059524


為何厚度越來越大

首先糾正樓主一點是,並不是國產手機越做越厚,而是全世界的手機都是這樣,比如三星 、蘋果、LG等。因為目前人們的需求就是大屏,高性能待機長!而要滿足這些功能就需要有強大的續航,這樣電池容量就不得不增加從以前的一千毫安到現在動不動就是四千,五千毫安的電池!把這樣的電池裝入機身怎麼可能不變厚!

再就是目前智能手機中已經對各個技術都進行了突破比如屏幕有全面屏,摺疊屏!處理器7nm工藝,攝像頭達到了一個億像素!但唯獨電池技術沒有突破,現在用來解決續航問題還只是增加電池容量和提高充電速度的這種被動式充電方法!屬於治標不治本的!

未來展望

電池技術的突破理想化是衝一次電往往能用一個月時間,或更長!所以就不用為了提高續航而加大電池容量,機身就不會變厚!希望科技進步,人們生活越來越好!謝謝🙏


SCI科技新資訊


5G最為當今世界最優化的通訊網絡以其低延時,高速為新經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手機作為最先收益的終端也提升了用戶體驗,高清視頻,VR遊戲在線辦公等應用場景產生了巨大的流量,也或多或少的提高了用戶在線時間,因此對手機的待機時間有了更高的要求。電池在手機的物理結構上是比較大的,提高電池的性能是手機輕薄的根本,所以,一旦電池技術有重大突破的話,待機時間長且輕薄的手機將指日可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