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隨手而過的日子,益博社工誌‖益見

一起隨手而過的日子,益博社工誌‖益見

南陽益博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王玉

2020年3月18日,晴,週三

鬧鈴沒響,自然醒是六點半,太陽已經照在地板上。迷糊一眨眼就七點,喊孩子早讀,英語龐老師已經在講課。天氣比昨天明朗的多,鳥鳴啾啾,灑水車響著一閃而過,火車轟鳴聲走來。做完早飯,辦公室還有不少事。似乎恢復到以前,院子裡的爬牆虎和柿子樹葉子伸展出來了,月季葉子長滿了,樓上的花斑鳩跳躍著 。夾道里門店都開了,像文磊老師說的一樣,一行行一家家都在恢復中。就想起來,收廢品也快可以了吧,不管算不算一個行業,也是城市生活的組成部分了。屋裡堆著七八箱書,木材公司收廢品還沒有開業。

醫專一附院門口的檢查還排著隊。三里河彎彎曲曲的河道里長滿草。永安路早市上,還有兩個三輪在賣蔥。灑水柏油路映射著太陽的光輝,法桐樹正在發芽,樹間隙的黃楊和紅葉石楠,顏色鮮嫩。中州東路的紫葉李花灑落一地宛若剛落地的雪花片。太陽從兩邊的香樟樹葉的間隙裡投射到兩邊路上,斑駁中帶著溫暖,紅香樟樹飄落在地面上與花和在一起。

萬興東古建築生命力的頑強,在於瓦上那一棵棵小草和瓦棕,青磚灰瓦間冒出一綹青草來,一隻喜鵲在屋脊上跳躍,這個曾經的深宅大院,面朝中州路,裡面沉澱下多少故事啊。奎章閣門前幾個回民老人拍著話,琉璃橋上幾個羊肉架子,不時有顧客來買。溫涼河與護城河匯水處楊柳依依。擺記餃子館和週記水煎包還沒有開門,河街裡滿是宰羊的氣息,幾個老表在談論著疫情,河街清真寺新修的大門看起來有幾分精神。原來老雞爪街位置,羊肉湯冒著煙,兩邊的門店都在宰著羊,路邊賣滷鵝、燒雞、滷羊肉的三四個攤位。

1

醫聖祠街大門緊閉,一對情侶正在照相,仁濟橋頭步道上人來人往,算命先生已經有一個坐在橋頭等待顧客。酒精廠的煙囪,漢城河溫涼河匯水處倒影在水面上,春和景明。仲景石像邊,一個穿著藍夾克的中年男人靠在基座邊打著電話。曾經的藥材市場,似乎有點落寞,更多的是幾家診所,幾家賣藥材店和艾灸館。總要生存,南陽算是中醫藥大市,但是真真正正的規模,效應還是比較弱化。獨山大道天冠小區的幾個老人在楊樹底下聊天,我給修鞋匠的師傅說,要求刪除的視頻已經刪除。修鞋攤前擺著幾個小板凳,再往東面包車的位置是他的弟弟,也在修,攤位前坐著幾個人。我在想中國社會生存的營養更多的是基於血緣和家族,一個人出來,帶動一家人工作,聚在一起,似乎生活更有滋味。

文明路上的商戶都是開業比較早,光武路上的菜市場大門已經打開,也有賣菜苗的。賣菜苗是春天裡街頭風景。農村集市上更是這樣。還有好些樹苗。春天裡就是生長的季節。只要栽種,就會有收穫。早已迴歸到去年這個樣子。典克給我打電話說,一個本家在福建大學學習社工,秋期畢業。父母身體以後想在南陽找一個社工機構。我說可以,秋季回來來益博就可以 ,也可以參加公務員輔導。只要有個一技之長,就有飯吃。新哥給我電話要一個資料,放到時間長,文件大,打不開了。

辦公室還在開會,西峽開殯葬推進會,南召的簡報也要出。看著領導批示,文字要求很高,週報告,簡報,目標辦文明辦彙報,一堆事要處理。行政事務向來龐雜,各種關係要捋順才能平和應對。清明節來臨,取消集體祭祀,公墓籌劃開展公益代祭服務,組建生命代祭祀志願服務,公佈志願服務矩陣,安排時間節點,提供貼心服務。

西峽大學同學阿封打過來電話,想諮詢現在心理諮詢師證該如何去取得,是不是由心理協會之類認證的,培訓時間達到就行,證的認證機構不同,是不是含金量也不一樣。我說其實都是一種培訓技能證書,真正現存政府統一組織考試且有交叉的只剩下社工師證,可以網上看看有關條件。當然,還聊起來大學畢業二十年活動的事,大家都很忙,但是還需要在一起坐下來回憶那些逝去的青春。

2

十一點半,一樓餐廳就已經是浩浩蕩蕩的湧過來就餐的人群,這是集體辦公的現象。陽光明媚,把一樓的玉蘭花影照在牆壁上,看起來有一種水墨畫的風采。南都路上的梅花開了,一高的夾道可以通行,凡是兩邊依靠學生支撐的小餐飲店都大門緊閉,孔明路上紫葉李花隨風飄蕩在草坪和柏油路上,一切顯得。建業凱旋廣場還沒有營業,復產復工還需要一段時間。

進入老城,流動商販的叫賣聲多了起來,一個人就鏈接著一個家庭,獼猴桃統一的都是十塊錢四斤,永安路的白條雞還是二十塊錢一隻。車站路夾道口賣熟食的大哥又開始為農民工兄弟提供十元套餐,米飯饅頭大鍋菜管吃飽,這些打工的兄弟,多是在買點葷菜,一個人面前放一瓶啤酒。

中午蒸的蘿蔔花肉米飯,又做了個辣椒炒雞蛋。打電話博去劉振河去了,吃完飯,看到張欣老師發的醫專護理系畢業生上意大利報紙封面的訓洗碗。照片中在空空蕩蕩的方艙醫院裡 兩名醫護人員身著藍色防護服 ,其中一人將頭輕輕地 靠在另一人的肩上 。照片中左側的醫務人員名叫劉海婷 是南陽醫專護理系13級英護2班的畢業生。劉海婷是青海省海東市第一人民醫院內科護士,是名“90後”,參加工作三年,是第二批援助湖北的青海醫療隊隊員。當然,這是一個自豪的事情,南陽醫專的護理系成為亞洲最大的護理系,畢業生一年七八百人。

疫情好轉,建設還是要繼續。訪古尋蹤群裡熱鬧起來,大家在找找南陽城城脈,據說住建局和市政公司考古所反映,考古所在在護城河東馬道疑似位置開挖三道探溝,進行考古鑽探,但下挖三米多並下鑽後,仍沒有找到南陽城的牆基痕跡。考古所認為由於戰事及城市建設,破牆拆磚及推挖牆土填河蓋房已經讓城牆蕩然無存。民國期間已經扒了,雖然找不到。但只要位置準確,即使找不到磚,也應該有夯土。

跟鋆哥商量一起去社旗,結果說他的老父親在桐柏得住腦血管病,一直在家裡悶了四十多天,一出門就得了腦血管堵塞,好在看的及時,我說冬春換季節,人又是野外生活的,猛一下憋兩個月誰也受不了。沈老師聯繫說項目評估資料的事,雖然上班,還要照顧在家的孩子。

3

我們在一起,就會有奇蹟。武漢恩派陳德佳老師加我微信,聊起了益博報名了”在一起“新冠疫情期哀傷服務公益項目。這是前上海民政局局長馬伊裡花了近40天時間發起的策劃項目,疫情無情人有情,這是一個生命里程愛的接續。後來有語音聊了目前的進展,我們之前有生命故事講述的老南陽講老南陽城市記憶、臨終關懷志願服務小組,在武漢線上參與五個微信群,還有鄂州服務群,在這裡從開始一直堅持到現在。當然,近期最為重要的事是清明節來臨,通知取消集體祭祀活動,殯葬服務特別是清明節寄託哀思需要一個途經。目前,我們主要是做好網上祭奠、生命故事講述、代祭等志願服務,鏈接資源,更好的展現時代風采,相約一起努力,在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中做出新的成績。

釘釘上還有課,安排好孩子學習。去目標辦有事。院裡兩個花斑鳩在院子裡悠閒的覓食。客廳到幾箱子沒有多少用處的舊書佔地方,用電車帶到木材公司院裡,結果大門緊鎖。只好給虎子聯繫,說不讓開門,再等幾天才開始。我說屋裡實在沒地方堆了,勉強收下。小郭昨天坐在門口拉二胡,說著上次問我出社區要健康證的事,說有些人拿著雞毛當令箭,戴個紅袖章,就想著自己是紅衛兵。

順著武侯路下去,沿著紅廟路到七一路,最顯眼的還是那棵長滿綠色楊絮的,路邊等待幹活的水電工聊著天,有一個刷著抖音。七一路上的電腦市場忙起來,門口聚了不少人。不想年前七一遊園總是歌舞昇平再加上十五小十二中的放學接學生,反而覺得空曠,天氣晴好。灑水車唱著歌噴著水。到市委門口居然無人問,直接進去,不會是提個包就很像自己人?在二樓辦公室,一個目標辦領導,原本都帶著口罩,似乎有點憋氣,都取掉口罩,聊起工作,如何評價績效,如何確定目標和考評細則。說完就聊日常,在哪裡上學,在哪裡上班,幾個小孩,有什麼經歷,說著生活的瑣碎平常事就會很快拉進距離。

再去市政府三樓的時候,碰到老朋友曾主任,結果任老師沒在辦公室,只好悻悻而歸。沿著中州路去孫家樓拿幾本資料,趁著空隙把辦公室收拾一下。和平街口幾個賣雞蛋灌餅和烤香腸小推車,橋頭賣菜的攤位,西河坡護城河改造大型機械正在作業,一個老人透過藍鐵皮柵欄的縫隙往裡面偷窺。強哥門口坐著幾個老夥計喝茶,顏天喜餃子館煙囪處幾個老太太在聊天,和平街偶爾過去一對年輕人。那經常來象棋的老人們聚在一起,似乎這個疫情已經過去,老城的安閒時光就回來了。

4

解放路的鬧嘲,多是電焊、修電車、彈棉花、快遞點、木匠鋪發出的有節湊的聲響,解放路上的梧桐樹發著新芽。孫家樓夾道一個長者騎個三輪,慢慢下坡的路,孫家樓門口除了八哥和小黑狗。惠大才在屋裡開著電視,打著電話,我沒有打擾他。孫家樓的柿子樹和石榴樹葉子剛出來,桃花已經落了不少,臘梅葉和橘子葉聚在桂花樹下,地上都是桂花樹種子。跟老家一個好友打電話說著上班爛七八糟的事,反而羨慕我們做社工的公益性,我說都是一個圍城。拿掃帚掃一掃,打掃一下衛生,燒一杯茶,忽然想起多年前鴻德廣場的老樣子,搜索一下董金德和白玉剛的往事。因為中午阿龍還在說,如果董金德在世,他的開發和人脈,早已把老城改造成民主街口的樣子,那實際是歷史的悲哀。回去的時候,兩邊的法桐樹已經燈火輝煌,黃燈帶和彩燈球,算是流光溢彩。梅溪沙生活書店今天也開始營業了。

一群小朋友在院子裡嬉戲,天上的星星閃耀,似乎多年前自己的孩子。張哲過來拿烤箱和一兜書,說已經上班,只是公司裡已經沒人戴口罩。但是他一直堅持戴,這算是一個態度,並且網上預約了口罩。聊起疫情說最近好一些,二月份是國外笑國內,現在是國外自身難保。我說生命偉大,都要有悲憫,最好不幸災樂禍,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才是基本的人性光輝。張哲車在外邊停著,跟孩子聊著學習上的事。跟博打電話說一會才回來,朋友圈三個人在劉振河忙忙活活蒸饃,下午貓咪窩在花盆裡曬太陽,花盆裡的蒲公英開得正旺。照片上應該是下午又去塔子山。應該錯過了梅花,但還有桃花油菜花。博回憶起小時候坐在父親自行車前樑上和腳蹬三輪車裡回老家潦河坡的情形,塔子山,印象中都是光禿禿的石,沙土路兩邊黃花苗開得遍地黃花。當然還有前幾年騎行的記憶,林林總總。想起來,生活可苦可甜,關鍵看自己怎麼想了。

快遞回來在門口,樓下的繁星點點,幾個鄰居在香樟樹下坐著聊天,說著國外疫情的事,那些從國外回來的人費用自理,幾個圍著樓轉圈鍛鍊,後面院牆後的一棵玉蘭樹燈光打在上面煞是好看。跟勾叔見面,也是聊起了疫情,外面的情況不容樂觀,當然也咒罵那些不愛國的人,首先是愛國。現在人民路街面上不遠處就有警察執勤。現在復產復工也很困難,有些就經營不下去,很多就要轉行,壓力都很大,很多市長都在帶頭就餐倡導人們出來。我說今年的火化率比同期高很多,這值得思考,有基礎疾病的老弱病殘去世肯定不在少數。也聊到益博社工疫情期間在線上線下的努力。拿著快遞的墨盒回家,遇到樓下的愛科,原來一直認為是個電腦高手,我問問修了幾天沒人會修電腦怎麼樣,結果說這些東西很多年就不摸了。上班很多東西就丟了,回頭找個修電腦的檢測一下,也聊起了這麼多年的生活,原來在一起住的父親還在育陽橋賣菜,因為生活習慣不一樣,他父親住在二膠廠那邊了。我忽然想聽李宗盛的《新寫的舊歌》,越是親近越是些稀鬆平常的事,似乎一天就會在偶然與必然的交替中行進著。


一起隨手而過的日子,益博社工誌‖益見


一起隨手而過的日子,益博社工誌‖益見


一起隨手而過的日子,益博社工誌‖益見


一起隨手而過的日子,益博社工誌‖益見

益博社工抗疫日誌

3.17 3.16 3.15 3.14 3.13 3.12 3.11 3.10 3.09 3.08 3.07

一起隨手而過的日子,益博社工誌‖益見

南陽益博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成立於2017年3月15日,是由南陽市民政局批准註冊的專業社工服務機構,機構秉承“公益博愛”的服務宗旨,運用專業的社會工作知識、技能和方法,主要為兒童、老年人、社會文化等群體提供優質專業化的社工服務。我們的使命是和而不同、美美與共。

辦公地址:南陽市解放路孫家樓二號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