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數學、物理難題的時候不會的話要一直想嗎?可是一直想又沒效率,不想又不會,該怎麼辦?

馬鵬堃


【物理拆題匠】獨家觀點:不要馬上看答案,要努力思考,做不出來不要緊,想錯了也不要緊,重點是訓練自己思考問題的【思維路徑】。餘德老師的【七步做題法】供你參考:

第一步,認真審題:看完題目後先弄清楚題目問的是什麼,要計算什麼量。

第二步,條件分析:根據所學知識進行梳理,要回答題目問的問題或者計算出這些量,需要那些條件。再分析題目提供的已知條件是否滿足,如果不滿意還差哪些條件,這些條件有沒有辦法通過題目給的其他信息間接求得。

上面這些思考過程是在未看標準答案的前提下進行的,所有的思考過程都要用筆記下來,那怕是做不出來題目,這也反映了你對這個題目的認知水平,就是我說的【思維路徑】。做不出來,就說明還有知識漏洞,要補!具體從哪裡補,就要分析你的問題出在哪裡了。

第三步,對照標準答案找差距:對照剛才你記下來的思維過程,看看自己的思路與答案相比差距在哪裡,為什麼你的思路會跑偏,為什麼你想不到,居然還可以那樣考慮。這些都是你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第四步,關上答案寫步驟:自己在紙上按照考試答題標準寫下解題步驟,看看能否完整而流暢的寫出來。如果卡殼,再重複第三步,回去看答案,找出卡殼的原因,分析薄弱點,直到能完全徹底理解這道題。

第五步,提煉總結:總結歸納這道題的主要考點及考查方式,有哪些注意事項,都需要用紅筆記在錯題本上。

第六步,舉一反三:針對這一類知識點,找一些相關的考題再鞏固練習,找出不同題目間知識考點和考查方式的異同。基本上到這一步,對於這一類知識就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

第七步,錯題整理:把這次做錯的題和做題的收穫記在專門的錯題本上,供以後複習備查備查。錯題整理本身就是知識再提煉和思維整理的過程,要非常重視!

我們做練習,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把這道題解答出來,而是檢驗並發現自身的不足。


物理拆題匠


我覺得你這麼問的最終目標是想提高做難題的水平,又想節約時間。這是有方法做到的。根據個人經驗,給你分兩步走。

一有可能做出來的題——利用潛意識,節約思考時間。

你可以把題審好,記清題的條件,把題理解清楚,然後用各種方法思考分析。如果遇到想不通,或者解決不了的過程,就先放下,做其他題,一會兒,在回過頭來看看這道題。在你做其他題時,你的腦子裡的潛意識會一直思考這道題。有時,你幹其他事情時,結果就突然冒出來了。誇張時,你睡前看看這道題,等你睡覺時,在夢裡就有了答案。等你早晨起床,答案還記憶猶新。


二做不出來的題——利用覆盤思維,提高解題水平。

當然,更多時候是沒有結果的,人不可能所有題都會做的,想不出來,也不要緊。這時,你要做的,可以是看看答案,或者同學老師講解。分析為什麼你沒做出來,哪想差了,找自己思路的不足,或者拓展新思路。把這題記在錯題本上,然後仔細的從頭到尾認真的重做一遍,包括每一個步驟。這是覆盤的過程,也是你提高的過程,以後再遇到這類題,你都會了。


這都是個人親身體會,希望對你有幫助。有更好想法的朋友,可以評論交流。

我是熱愛教育的物理張老師,期待與您的下次相遇。


光之旅程


你提得問題非常好,在學生中,尤其是想學習的同學中都有這種困惑,至於要不要一直想要辯證的去看問題,下面單談我自己的觀點:

所謂的難題無非是以下幾種:一是該題涉及到的知識點,綜合性強。二是題目從未見過無從下手,沒有思路。三是有的題目超出所學範圍

建議:

1.打牢基礎。你先別急著做題目,如果能揹著把學過的知識總結出來,說明你達到了學習的第一個層次。在此基礎上多花些時間去理解,多總結歸納,對於好的思路、收穫要及時整理,磨刀不誤砍柴工。自己總結的東西才記得牢、用得好。這就是課本從薄學到厚在學到薄的過程。

2.藉助工具。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掌握理科思維方法,如發散思維、逆向思維、收斂思維、立體思維等,對生活、生產中的問題要多思考,慢慢在學習、思考中找到樂趣,養成勤于思考、善於思考的習慣。還可以去請教老師、同學,多聽聽他們的思路,是如何突破難點、關鍵點的,這也是事倍功半的方法。

3.記住了兵法,還要去實戰,在戰爭中學習。就要適當的做題,只有見多才能識廣,才能發現自己知識掌握的如何,有沒有遺漏和缺陷。最重要的是要理清解題思路,而要短時間內找到解題思路就需要多接觸各種類型的題,各種題型見多了,看到類似的題,思路自然就來了。但切忌題海戰術。

4.放下才能得到解脫。在遇到數學、物理難題時一直思考如何解決,不要耽誤其他學科學習,適當的放一放,換換腦子,對解題、調整思路也有很大幫助,有時就是在做其他工作時,不經意之間思考的問題突然豁然開朗。


東哥qhd


在做題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難度比較大的題目,尤其是理科的學習中。那麼遇到這樣的題目的時候你是如何來處理的呢,是直接放棄,還是苦思冥想?


相信這是很多同學都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那麼遇到比較難的題需要一直去思考嗎?很多同學在第一步就陷入了思維誤區,還沒有開始思考就給題目貼上了“難題”的標籤,已經從氣勢上都輸了,這對我們去思考和解決問題是極為不利的。


對於任何題目,即便是最終不一定能正確解答,還是需要有勇氣去正視和麵對,難題都是有突破口和解決方法的,只要能找到突破口和方法,後面的就簡單的。


面對任何一道題?首先端正心態、放下包袱,先去認真讀題、理解題意,尋找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好的需要解決的問題,分析題目所涉及的知識點、考點,去思考可能會用到的思路和方法,嘗試著將題目的問題分解。


難題之所以是難題,要麼是考查的範圍比較廣,要麼是考查的比較深,但無論怎樣都是有突破口的,找到了突破口就找到了思路和方法。解題的本質就是深挖題目的已知條件和信息,結合自己的知識儲備,運用合適的方法逐步去分析和解決問題。


對於難題的分析和解決一般需要先將其分解,一步步來分析和處理,大部分難題並不是每一步都是難的,也許只是在某一步驟我們沒有想到,所以就出現了卡殼。所以在遇到難題的時候可以首先把自己能做的給做出來,然後把自己遇到卡殼的地方記下來,這就是解題的關鍵,也是我們最需要去突破和攻克的。


分析和思考的過程並不是浪費時間,我們需要這個思考和試錯的過程,最起碼在思考的過程中你懂得了某些方法並不適用,也能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自己實在想不出來的題目可以去對照答案解析或者向老師去尋求幫助,但前提是你已經思考過,對題目的條件和問題都非常熟悉,在聽課或對照答案的時候主要去聽或看你卡殼的地方,看看正確的思路是什麼?你的思路和方法與正確的思路和方法有何差距?這種差距是怎麼造成的?


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突破和提升的過程,所以去攻克難題是很有必要的,思考和解決難題可以讓我們的思維得到提升,也許在第一次面對這類難題的時候我們不能獨立解答,但我們需要想辦法去突破,學習其解題思路和方法,然後嘗試著用自己的思路和語言去將題目的思路和過程去整理,再找類似的題目去練習。


一般來說,在平時的學習中,如果基礎還不錯,最好還是多去思考和分析,即便是最終沒有能將題目正確解答,但思考和分析和過程也會讓你的思維得到提升;如果是在考試中,給自己定一個時間界限,超過了這個時間就先把這個題目放下,先來處理後面的題目,等之後有時間了再來處理。


胡老師數學教育


看你說的“想”是怎麼想了。

對著題目發呆,也是想。

拿筆在草稿紙上試著做,也是想。

思考還是發呆,這是個問題

難題難在兩方面:考的知識點多,知識點之間的跨度大。

不管知識點多少,都不會超出課本上的知識範圍。

解題有兩種思路:從條件出發到問題,由問題出發找條件。

  • 從條件出發到問題。

讀題,找出題目給出的已知條件,每一個條件涉及到了哪部分知識點?

知識點的概念是什麼?

定理是什麼?

性質是什麼?

不管想到的有沒有用,都在草稿紙上寫下來

哪怕最後沒有做出完整的結果,這個解題的過程也是很有益的。

  • 從問題出發找條件。

看看要求什麼?

需要哪些條件才能求出問題?

這些條件在題目中有沒有給出?

沒給出的條件,如何能與給出的條件產生聯繫?

認真思考努力嘗試之後還做不出,保留草稿紙上的嘗試解體過程,再看答案。

看答案,找差距。

答案是如何分步驟解題的?

自己做到了哪個步驟?

在哪一步上卡住了?

為什麼卡住了?

卡住的地方就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地方。

看了答案,合上答案,獨立演題,看看能不能做出來。

不能,重複以上步驟。

解出來以後,把錯題收入錯題本,過一天、一週、一月,分別回頭再做。

解出難題是結果,你的腦子裡有清晰完整的知識體系是前提。

看到條件推已知看到問題找已知的方法,就是建立知識體系的過程。

不怕麻煩不怕慢,堅持練習,必會進步。


修遠近


hi同學你好。[呲牙]

你的問題是很多學生都會經常遇到的,你可以參考我的意見。

1.遇到不會的題思考過後看哪些已知條件還沒有用到,通過這個已知條件思考可以得出哪些有用的條件或結論。

2.如果無法通過已知條件做出答案那這時可以考慮問問同學或者老師,有時候不知道已知條件怎麼用,或者出現知識漏洞你就是再使勁思考也很難想出來解法。

3.做出這題之後重要的是總結,特別是這題中的已知條件該怎樣處理,一定要總結出來,可以再多總結一些其他該條件的用法與考點,長此以往你會總結不少平時的難點,你才能一點點進步。



爆炸數學


我就是教物理的,看你的問題,你還是追求上進的。你這樣的情況建議你做題先想想,實在想不出,就看看答案,注意:看答案一定要去琢磨思路。要不然看答案的意義就不存在了。然後過幾天再把這個題目做一遍,有意思的去回顧那個思路。久而久之,必將受益。



張勇03


誰都有不會做題的時候,老師也一樣,那一開始遇到題,我們肯定先自己思考,用了很長時間思考後發現自己還是沒用頭緒,那就不要再閉門造車了,就可以請外援了,你的老師,同學,或者父母都可以,甚至可以自己上網查資料,找到一些同類型的題目仔細研究別人的方法,看會看懂別人的方法後再回過頭來做。



課後充電站


你這種情況是很多同學遇到的問題。很多時候是心理影響你的做題。

1、做難題時,先把一些關聯的數據理順出來,把已知條件看明白,通過已經條件把題意隱性條件標出來,看一看有沒有思路。

2、如果還沒有思路,回想一下以前做沒做過類似習題,看一看能不能有沒有借鑑的意義。

3、如果還是沒有思路,上課時好好聽聽老師講題思路,課後看看能不能自己獨立做完此題。做完題後好好總結考察知識點,以及解題思路,做到舉一反三。真正做會一道題,比做了五道題效果要好多。剛開始可能會感覺很難,慢慢堅持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自己做題解題能力會慢慢提升起來。

相信自己,加油💪


牛老師數學課堂


千萬別,一直想會浪費很多時間。做題沒思路說明這方面的知識點沒掌握,或者是沒接觸過這一類的題型,建議你看解析,逐步思考,基於看得懂的條件下找一道類似的題試試,如果解析看不懂的話就要看哪個環節的問題,先解決這個節點,這樣既鞏固了以前的知識,又解決了當下的問題。比方一道幾何題,告訴你某線段長度,你會拼命的劃輔助線,找相似,證勾股,卻無法求解,其實人家超簡單,用的是面積,所以多刷題記題型還是有效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