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去年在華售出432萬輛,淨賺44億歐元,夠兩個“柴油門”罰款

大眾集團,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公司之一,杜卡迪、斯柯達、西雅特、大眾、奧迪、保時捷、賓利、蘭博基尼、布加迪,還有斯堪尼亞、曼恩這類商用車,目之所及全部歸屬大眾集團。

大眾去年在華售出432萬輛,淨賺44億歐元,夠兩個“柴油門”罰款


這樣的汽車帝國,一年能賺多少錢?

3月17日,大眾集團在“線上溝通會”中公佈了2019年的財政報告以及2020年的目標:2019年,大眾汽車集團全球累計交付新車1097萬輛,銷售收入達2526億歐元,較2018財年同比增長了7.1% ,而且營業利潤達到了170億元(因柴油車問題過去一年支出23億歐元)。

大眾去年在華售出432萬輛,淨賺44億歐元,夠兩個“柴油門”罰款


2020年,預計交付量與2019年持平,同時銷售收入將同比增長4%,而大眾汽車集團的營業銷售回報率在6.5%到7.5%之間。此外,大眾汽車集團還預計2020年汽車部門的淨現金流量將呈顯著積極態勢,但較2019年有微幅下降。

品牌細看,奧迪成唯一負增長點並不意外

大眾品牌,比上一財年漲4.5%,未計入特殊項目支出的營業利潤增至38億歐元(2019財年為32億歐元);

大眾去年在華售出432萬輛,淨賺44億歐元,夠兩個“柴油門”罰款


斯柯達2019年銷售收入增長了14.5%,達到198億歐元;

西雅特2019年銷售收入則115億歐元,同比增長12.7%,營業利潤上更是大漲75.2%至4.45億歐元(2018財年為2.54億歐元);

保時捷2019年銷售收入261億歐元,同比增長10.1%。未計入特殊項目支出的營業利潤同比增長2.4%,達42億歐元;

大眾去年在華售出432萬輛,淨賺44億歐元,夠兩個“柴油門”罰款


賓利2019年銷售收入21億歐元,較去年同期上升35.1%,營業利潤提升至6,500萬歐元(2018財年為-2.88億歐元);

奧迪品牌2019年的銷售收入為557億歐元,同比下滑5.91%。這也是大眾集團今年財報中唯一下滑的品牌。

大眾去年在華售出432萬輛,淨賺44億歐元,夠兩個“柴油門”罰款


自卡宴問世過後,保時捷就擔當著大眾集團最賺錢的汽車品牌,高額的收益,讓全世界的豪華甚至超豪華品牌對SUV車型趨之若鶩,如果要問誰打破了超跑世家的傳統,保時捷卡宴有話要說(手握大把鈔票)。

大眾去年在華售出432萬輛,淨賺44億歐元,夠兩個“柴油門”罰款


穩定的收入來源,大眾品牌甚至沒有什麼好說的,因為它賺錢好像是應該的,沒有任何理由,畢竟這個品牌在全世界都賣得太好了。

奧迪品牌2019年的下滑,並不意外,原本作為豪華品牌,在世界範圍內奔馳寶馬就一直領先,而近年來奔馳和寶馬在中國市場發力,導致奧迪只能以價求市,在過去的2019年,也終於是卸下了中國市場豪華品牌第一的王冠。雖然銷量依然在上揚,但淨利潤由於終端價格的下調,自然就成了大眾集團在過去一年中唯一下滑的品牌。

大眾去年在華售出432萬輛,淨賺44億歐元,夠兩個“柴油門”罰款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中國市場對於大眾集團的重要性。

中國市場尤為關鍵,南北大眾還有增長空間

眾所周知,大眾品牌在中國市場的號召力無疑超越了任何一家品牌,不僅是南北大眾常年佔據國內銷冠位置,奧迪品牌也常年盤踞BBA銷量第一的位置,同時保時捷也深受中國消費者喜愛,特別是保時捷卡宴,中國市場就貢獻了超三分之一的銷量。

對於大眾集團來說,中國市場無疑是最關鍵所在。

大眾去年在華售出432萬輛,淨賺44億歐元,夠兩個“柴油門”罰款


在過去一年中,大眾集團共向中國市場交付了423.36萬輛,佔集團總銷售額約4成,同時營收利潤也達到了44億歐元。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一年中,大眾集團由於“柴油門”時間影響,共計因此支付了23億歐元,而中國市場的營收利潤正好是兩個這麼多。

對於中國市場,大眾集團必然需要牢牢抓緊,但如何抓緊還得看南北大眾。

首先,看到集團唯一下滑的奧迪品牌,作為國內一線豪華品牌,奧迪與BBA競爭多年,一直以大優勢領跑,但近年來奔馳與寶馬的追趕,讓三家的差距越來越小,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穩住奧迪品牌營收且有微增就是最好的局面,畢竟奔馳/寶馬歸屬的汽車集團可沒有大眾集團這麼多分支,所以會全力經營奔馳/寶馬品牌。

大眾去年在華售出432萬輛,淨賺44億歐元,夠兩個“柴油門”罰款


也就是說,大眾集團要想在中國市場繼續走高,最有可能的還是南北大眾。

能看到,2019年一汽-大眾開始全面推進SUV車型,已經推出了探歌、探嶽、探影等車型,並將在今年推出探途等車型,數據顯示,2019年一汽-大眾累計銷售新車212.99萬輛(含進口車),其中大眾品牌累計銷售139.8萬輛,奧迪品牌總銷量為68.9萬輛(含進口車型);上市不足4個月的捷達品牌總銷量為4.3萬臺。。這也讓一汽-大眾時隔多年重登國內年銷量冠軍。

大眾去年在華售出432萬輛,淨賺44億歐元,夠兩個“柴油門”罰款


其中最大的助攻王,只能是SUV,2018年底上市的探嶽車型連續4個月銷量突破兩萬臺。緊湊型SUV——T-ROC月銷量也穩定在了1.5萬臺左右。去年12月份推出的小型SUV探影,也進一步完善了SUV領域的產品線。

大眾去年在華售出432萬輛,淨賺44億歐元,夠兩個“柴油門”罰款


能看到,一汽-大眾的增長來自SUV,並且已經將捷達品牌剝離成立單獨品牌,多方面增長加上大眾轎車矩陣和奧迪品牌的穩健發揮,使得一汽-大眾成為2019年國內銷冠,而這樣的增長才剛剛開始。

另外看到上汽大眾,作為國內最暢銷的品牌,旗下幾乎“零滯銷”車型,從POLO到途昂,從朗逸到帕薩特,即便是輝昂也共享部分銷量。可能非常全面,但大眾還在給它尋找增長點。

大眾去年在華售出432萬輛,淨賺44億歐元,夠兩個“柴油門”罰款


那就是今年將推出的全新MPV車型——Viloran。

大眾去年在華售出432萬輛,淨賺44億歐元,夠兩個“柴油門”罰款


也就是說,大眾集團要增加中國市場份額,還是得看南北大眾如何進階。

大眾去年在華售出432萬輛,淨賺44億歐元,夠兩個“柴油門”罰款


最重要的是,除了傳統車型之外,2020年也將是大眾集團全面推進電動化的一年,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都將量產ID系列車型。

“柴油門”不可怕,只需加速電氣化

上面提到了,今年大眾集團將在國內開始邁出全面電動化的一步,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ID系列的正式量產。

大眾去年在華售出432萬輛,淨賺44億歐元,夠兩個“柴油門”罰款


在去年廣州車展的大眾品牌體驗活動就在國內首發了大眾ID家族的首款量產車型——ID3,定位於純電動緊湊型車的大眾ID.3基於大眾MEB平臺打造而來,提供三種續航里程版本,新車將落戶上汽大眾安亭工廠並於2020年交付使用。

大眾去年在華售出432萬輛,淨賺44億歐元,夠兩個“柴油門”罰款


新車將提供三種續航里程版本,WLTP標準下續航里程為330km、420km及550km。


除此之外,在3月3日的大眾線上發佈會中,大眾汽車正式宣佈ID.系列首款量產純電動SUV正式定名為ID·4。

大眾去年在華售出432萬輛,淨賺44億歐元,夠兩個“柴油門”罰款


作為大眾ID家族中的第二款量產車型,ID·4定位於純電動緊湊型SUV,基於大眾MEB平臺打造,並將提供多個續航里程版本,並且將在中國、美國和歐洲三地投產,在華投產時間為今年下半年,分別落戶一汽-大眾及上汽大眾,並將於年內上市。

雖然受新冠疫情影響,目前大眾ID系列車型已暫時停止生產,但迪斯提到,大眾集團先將聚焦車型研發,另暫時不會延緩ID·3原定於今年夏季的投放計劃。

這就是傳統車企的豪橫,要麼不來,要麼就是全新家族一年上市兩臺。

大眾去年在華售出432萬輛,淨賺44億歐元,夠兩個“柴油門”罰款


這就是傳統車企的優勢所在,品牌、技術、資金、渠道,更不用說像大眾集團這樣的汽車帝國,從普通大眾品牌,到超豪華賓利再到布加迪,要什麼技術儲備沒有?

這也就是為什麼全球新造車勢力紛紛崛起並毫無例外的選擇新能源車型時,大眾、豐田這些傳統汽車巨頭完全不慌,因為他們深知自己的優勢,同時也知道自己需要推出更適合市場的新能源車型。

傳統燃油車的穩步收益,加上電氣化的全面推進,讓大眾集團更有信心面對這個不安的2020年。

大眾去年在華售出432萬輛,淨賺44億歐元,夠兩個“柴油門”罰款


當然,即便是如何龐大的汽車集團的管理董事會主席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也說“2019年是大眾汽車集團非常成功的一年,為全面變革奠定了重要基礎。不過,2020年將是非常艱難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的業務和財務帶來了未知的挑戰,其對經濟的持續性影響也令人擔憂。”

擔憂肯定是有必要的,但信心還是要滿滿的。

加油,汽車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