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蠻”張天一:北大碩士賣米粉,30平的小店,4年賺了5個億!

北大畢業怎麼了?北大學生既能當國家幹部,也可以做普通勞動者!

曾經“北大屠夫”陸步軒如此反擊別人的嘲笑。

霸蠻”張天一:北大碩士賣米粉,30平的小店,4年賺了5個億!


按照很多人的思維,從中國最高的府畢業後要麼是從政當官,要麼是做金領拿高薪!

因為有名牌大學的名片加持,在大眾眼裡這些人都必須是功成名就的,平庸就是失敗。

2006年,北大陳生在廣州賣起了豬肉,社會非議不斷;2014年,北大又有一位碩士在北京CBD賣起了米粉;

甚至於央視《青年中國說》有嘉賓當面怒斥,“北大畢業卻去賣米粉是對教育資源的嚴重浪費。”

霸蠻”張天一:北大碩士賣米粉,30平的小店,4年賺了5個億!


如今,陸步軒身家過億,與陳生一起年銷至少20億元,而那些當年笑話他們的人又在哪裡呢?

繼陸步軒、陳生之後,那個賣米粉的北大碩士如今也是頗有一番小成就:30多平的小店,4年賺了5個億... 成為了“福布斯亞洲30位30歲以下青年企業家”。

他就是張天一,伏牛堂的創始人;一個年僅30歲,追夢的小夥!

霸蠻”張天一:北大碩士賣米粉,30平的小店,4年賺了5個億!


不得不說,社會的淺薄就凸顯在了以當下來看人,而恰恰人性的缺點也是隻注重於表象,以一時的成敗論英雄;

北大碩士畢業能幹什麼?相信無論是從政還是當金領拿高薪都很輕鬆吧!可張天一都不,他選擇了賣家鄉的牛肉粉。

他說,看到周圍的人擠破腦袋去當公務員,去投奔世界500強,他覺得“沒意思”。一帆風順地參加工作,然後買車買房、結婚生娃,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他要的是折騰,要的是創業。

“喜歡吃”,是他創業的初心。然而讓初心變成事業的,是他死磕不服輸的“霸蠻”精神,是湖南人“土裡刨食”的能力和毅力。

2014年,北京大學國際金融法碩士畢業後,張天一沒有穿上西裝踏上光鮮亮麗的律政精英生涯,而是讓人大跌眼鏡地捲起袖子穿上圍裙,在皇城腳下開起了湖南牛肉粉店。

霸蠻”張天一:北大碩士賣米粉,30平的小店,4年賺了5個億!


四年間,張天一既趕上了創業的時代風口,深受資本青睞的他獲得了四輪近4000萬元的投資;

又趕上了傳統行業與互聯網行業結合的趨勢,開店百餘家,銷售了超過1000萬份牛肉粉,營收近5億。

他是90後大學生創業代表,被追捧為創業明星,也曾被貼上了爭議的標籤。在生生死死的創業圈裡,張天一和霸蠻走過的顛簸之路,也折射出90後創業者的若干共性。

人生最不能在意的,就是他人的眼光,最不能放棄的就是自我成長。

1990年5月,張天一出生於湖南常德,14歲隨父母搬到了深圳。

他是一名標準的90後,而另類、叛逆、佛系......這些“常見的”標籤都可以從張天一找到,他也總是能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兒:

2008年高考,他腦門一熱,奮筆疾書用文言體寫了一篇“奇葩”作文。

果不其然作文得了0分,最直接慘痛的代價就是他與理想中的北大擦肩而過,上了北京一所大學的法律專業。

大學期間,張天一的標籤就更多了,學生會主席,演講高手,打工大王......,他賣過菜,搬過磚,開過網店,賣過保險。

19歲那年,張天一把所有的壓歲錢拿出來,在學校附近開了一個餃子館。

2年後,他已經是兩家餃子館的老闆了,也因此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80萬。

霸蠻”張天一:北大碩士賣米粉,30平的小店,4年賺了5個億!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張天一主動放棄了本校的保研名額,轉身卻以全國第一的成績被北大錄取。

毫無疑問,下面就是出國或進律所,年薪百萬,走向人生巔峰。

可當他北大法學院畢業後,卻執意去賣牛肉粉。

世人往往會將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寄予他人,一旦滿足不了他們日益膨脹的渴望,深惡痛疾、口誅筆伐,比比皆是!

很多人不理解,你一個學法律的,怎麼開米粉店了?甚至於有人說他浪費了錢和資源,浪費了國家對他的培養,也沒有社會的責任和擔當?

張天一卻是這樣回應的,“做自己喜歡的事,體驗過程而非結果,縱使將來掃大街,若能獲心安,也自認是人生大溫暖。”

創業是一場創始人不斷克服內心恐懼與煎熬的旅程。

可以理解為創業有點像看恐怖片,恐怖片中最恐怖的往往都是即將出場的鬼,未知是一切恐懼的來源,創業亦然。

2014年4月,24歲的張天一和幾個同學湊了10萬塊,在北京東三環環球金融中心地下一層(國貿附近),開了第一家伏牛堂,一個只有37平米的牛肉粉小店。

霸蠻”張天一:北大碩士賣米粉,30平的小店,4年賺了5個億!


不得不佩服的是,張天一還是一個正兒八經的文藝小青年,先後擔任過《青年文摘增刊》特約作者、《潮聲》雜誌專欄供稿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文化地產》特約評論人。

為了打出伏牛堂的知名度,他寫了一篇《北大法律碩士畢業生辭職賣米粉》的文章,詳細介紹了自己賣米粉的心路歷程。

霸蠻”張天一:北大碩士賣米粉,30平的小店,4年賺了5個億!


果然,文章一出就成爆品,當晚閱讀量超過100萬。2014年5月,更是登上了人民日報。一時間,閃光燈齊聚伏牛堂,各種採訪邀約接踵而至。

2014年12月,他參加了央視舉辦的《青年中國說》欄目,並說出“走賣米粉的路,跟前輩的這些期望兵分兩路!”的話,讓在座嘉賓眉頭緊鎖,董明珠更是怒批其浪費國家資源。

面對眾人的種種質疑,張天一卻認為,大學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一個健全的人。年輕人最缺的不是選擇而是經歷。他希望通過賣米粉,能夠搞明白自己到底是誰,能做些什麼。

一個北大碩士高材生白手起家又善於使用自媒體,在短期內掀起了一定的行業波瀾,贏得了資本的青睞與追捧。

2015年,張天一先後獲得險峰長青、真格基金、鼎天投資的2700萬的A輪融資。

2016年,張天一推出盒裝米粉,2016年11月,張天一先後在天貓、京東、盒馬鮮生等線下零售渠道佈局,售賣包裝速煮牛肉粉,月銷售量突破30萬份。

2018年4月,張天一宣佈品牌升級,伏牛堂更名為霸蠻。同時宣佈完成數千萬元B輪融資,公司估值5億元。

每個地方都會有一個詞形容這個地方的人,湖南就叫霸蠻,霸蠻就是死磕不服輸。

霸蠻”張天一:北大碩士賣米粉,30平的小店,4年賺了5個億!


湖南山地多,山民的性格就堅韌,湖南人有一個非常厲害的DNA叫“土裡刨食”,湖南人幹事擅長先找一塊其他人看不上的土,在土裡使勁刨,最後刨出一點黃金來,這就是湖南人的DNA。

如今六年過去了,霸蠻牛肉粉已經是一個頗具規模的企業,上百家門店擁有近千名員工,估值數十億。

創業的高度不確定性與變化性,決定了它是一場認知求生遊戲。

唯有經受住一輪輪的認知升級的人,才能在一輪輪的淘汰縮圈中活下來。

在張天一的辦公室裡,掛著一幅很有意思的字帖:

“Shit Happens”(就知道沒好事)。

用他的話說就是人極度悲觀時,樂觀的種子就會發芽。每次覺得過不去的坎,其實回過頭來看來都沒什麼。

這次疫情,對我們的社會,對創業者而言,也許是眾多挑戰中最大的一次。

有人說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個體頭上是一座山,那麼這次疫情就像一座珠穆朗瑪峰;雖然高些也不是無人可攀,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和企業克服困難,登臨群山之巔。

最後,送上軍事家克勞塞維茨的一段話共勉:

戰爭打到一塌糊塗的時候,將領的作用是什麼?

就是要在茫茫黑暗中,用自己發出的微光,帶領隊伍前進。

誰挺住了最後一口氣,勝利就屬於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