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無私故成其私”本質上就是“捨得”,但後者表述更接地氣

老子在《道德經》中將道比作天地之母,強調天地運行應該遵循天道。天道概括起來說就是一個“無”字,而“無”的含義很廣泛,我理解其核心內容主要有三個,即:無為、無慾、無私。

在《道德經》第七章中,老子用很短篇幅、極簡練的語言,從天道過渡到人道,從天地因無私而長久、過渡到人要發揚無私精神,即便不能象天地一樣長生不死,卻也能成就個人偉業

老子的這種無私精神,說的是要以天下為公,不要心存小私。這當然是針對他那個時代的統治者說的,卻仍然是因為這種思想的脫離實際性,不可能被當時的封建統治者所重視和採納,但卻對我們這些現代人修身養性大有裨益。

“以無私故成其私”本質上就是“捨得”,但後者表述更接地氣

那麼,老子在本章中所說的“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應該怎樣理解?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借鑑其思想精髓呢?讓我們仍然先從老子的原文說起——


道德經第七章:無私成私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以無私故成其私”本質上就是“捨得”,但後者表述更接地氣

本章節文言文不算生僻,因而就比較好理解。用現代的白話來說,老子的意思大致是:

天地之所以能夠永恆不滅,是因為它從不為自己而生存,因為不為自己而生存,就不會與萬物爭利,所以就能長生。

古代的聖人因為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他們在名利面前從來都是躲在老百姓後邊,但老百姓反而把他擁戴為領導者,而在危險面前,他們又總是把自身安危置之度外,老百姓反而都來保護他而平安無虞。

這難道不就是大公無私嗎?因為他們的無私精神而更受老百姓愛戴,反而成就了他們意想之外的私利,並像天地一樣流芳百世。

讀到這裡,我們分明能夠感受到老子在兩千年前為我們留下的兩道有關天地人生的重要思考題:


題一:為什麼天地不自生就能夠長生?

在《道德經》的不少篇章裡,他喜歡用天地的自然屬性來比喻道的精神,以此來啟發世人尊道、尚道,順應自然,以無慾無求獲得自生自保。


“以無私故成其私”本質上就是“捨得”,但後者表述更接地氣

在老子的眼裡,天下萬物的生命之所以都有限度,是因為他們都需要自生,也就是要維持自身的生命而需要耗費其它的生命,而形成弱肉強食的生態悲劇,即便是對其它生命沒有任何傷害能力的尚在孃胎裡的嬰兒,也是以耗費母親的身體營養為代價的。而這些生命體不論大小,一旦脫離了孃胎就會因維持自己的生命而犧牲其它的生命,比如老虎獅子要吃牛羊,牛羊要吃青草莊稼等等,這場生存悲劇中的食物鏈,沒有終極勝利者,最強悍的動物也總有克殺自己的天敵。比如,象人類這樣的幾乎沒有天敵的動物,其實在人與人之間的相爭中,已經彼此互相變成了天敵,何況還有老子知識水平所不能想到的、細菌、病毒等足以致人死地的各種威脅。

但是,作為孕育並維持了萬物的天地,卻是沒有生命的,因而它也不需要以犧牲萬物為代價,所以它也就不同任何人、任何生物發生衝突和糾紛,也就沒有人去傷害它,它就能天長地久、永遠長存。

“以無私故成其私”本質上就是“捨得”,但後者表述更接地氣

每次讀到老子這樣的論述,我常想,老子的思想之所以虛空且不合實際,主要是因為他總是用沒有生命的天地來比喻人間常理,無論如何都不會讓人產生思想上的共鳴,總讓人感到不接地氣,或者說沒有多少說服力,這可能也是他的思想不為古代封建統治者所接納的重要原因吧。


題二:為什麼聖人不自私反而能夠成其私?

估計老子在寫這個章節時也感覺到用天地來說教有些過於空洞無力,於是他將話鋒轉到了聖人身上,用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說到“以其無私而成其私”的美好結局。這就讓人覺得很有人情味了,就像家中的長者對頑皮的孩子循循善誘:你們只要好好聽話就一定能有糖吃、你們只要好好努力就一定會取得成功,等等。

老子在道德經中多次提到聖人這個概念,我一直感覺他口中的聖人其實就是三皇五帝、大禹周公這些人,而在這裡最可能是老子言及的聖人就是那個因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了

“以無私故成其私”本質上就是“捨得”,但後者表述更接地氣

大禹是舜通過禪讓而繼承部落首長的,這足以說明他的賢能和智慧。繼承首領位置以後,他並沒有感覺自己與普通民眾有什麼不同,而是更加無私無慾地“為人民服務”,因治理水患,他同他的人民同甘共苦,同吃、同住、同勞動,給我們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這些行為都達到了老子眼中的聖人標準。但是,大禹的收穫也是巨大的,在他即將去世時,儘管他推薦了兒子以外的人作為繼承人,但在他死後老百姓還是擁戴他的兒子繼位,從而使實行了兩屆的歷史上偉大的禪讓制度從此廢止。這樣的收穫對於大禹來說,不管是不是他刻意策劃的,但他生前的無私無慾、後外其身的做法卻是實實在在的存在,老百姓也正是感念他這種精神才愛及他的兒子,不僅使他自己獲得萬世美名,也將部落的無上地位延及他的子孫後代。這不正是老子所說的“因其無私而成其私”嗎?

“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本質上同“捨得”是一樣的人生智慧,老子可能更崇尚其中的無意識性

每次讀到《道德經》這個 章節,我都會覺得老子所言“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本質上同現在一些文化人崇尚的“捨得”是一脈相承的人生智慧,只是老子的先無私、後成私更注重無意識性,而捨得可能更注重其因果關係。

捨得講的是人生其實是一個定數,在這個方面得到了,必然會在另一個方面有所失,或者反過來說,要想在某個方面有所收穫,就需要先在其對應的另一個方面有所付出。比如你要想獲得老來富足的生活,就必須在年輕時放棄安逸和享受。

“以無私故成其私”本質上就是“捨得”,但後者表述更接地氣

因此,我們可以把老子的“因其無私故能成其私”分為三種境界:

其一,無私地做某件事,完全是無意識的行為,並沒有認為是一種奉獻。或者說,一個人為別人或為他所在的整個團隊做了好事,甚至是犧牲,但他潛意識裡並沒有刻意為之。在他看來,這完全是無意識的本能,領導有要求我會這樣做,不要求我同樣也會這樣做,在做這件事之前完全沒有想過是為了誰,也沒有想過要通過這種行為有所回報。這是老子“無私成私”思想的最高境界,就像天地一樣,它對萬物不仁,同時對萬物有德卻從不自居。

其二,知道為別人或為團隊無私地奉獻肯定會有所回報,但從未設計過可能得到的什麼樣的回報。如果說上一種情況是聖人的行為、還有些不接地氣的話,我們則更喜歡這種人,更崇尚這種作為。他們豁達開明,總是無怨無悔地默默奉獻,而從不計較別人對他的回報,因為他知道做好事肯定會有收穫,所以會持之以恆地做下去,但又因為從不提前設計希望值,所以就無所謂得失,在沒有得到對應的回報甚至是誤解時坦然處之,寵辱不驚。

“以無私故成其私”本質上就是“捨得”,但後者表述更接地氣

其三,期望得到某種回報而“無私”奉獻。這種無私奉獻還不同於有些人假裝做樣子的那種情況,比如在單位有些人為了表現積極,會故意算著時間,以便在領導出現時“恰好”看到他在打掃衛生。而這種奉獻在階段時間內還是真正的無私,也是真正的奉獻,如果能夠達到他預先設計的目標,就會激勵他繼續做下去,但一旦沒有達到他預期的回報,可能就會使之感到沮喪,甚至會牢騷不斷、淪為消極分子。這樣的人在職場上其實是很常見的。

結語:

現代人,尤其是職場中的人,不可能離開競爭而完全超然於世外,達到老子眼裡的聖人境界是不現實的。但做人又不可太功利、太自私,那樣就會失掉正常的人際關係。要想獲得人生的成功,還是應該做上述第二種人好——無慾但有所求,有所求但不刻意強求。只有這樣,才能在失去時不感到遺憾,在得到時不感到意外,達到寵辱不驚的人生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