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成熱詞,專家建議發展“新基建”開創數字經濟新時代

“新基建”成熱詞,專家建議發展“新基建”開創數字經濟新時代

最近,“新基建”成為熱門詞彙,不少關注時事、經濟的人士都在討論。那麼,到底什麼是“新基建”?怎樣怎樣發展“新基建”?注意什麼事項?專家建議發展“新基建”開創數字經濟新時代賦能社會高質量發展。

最近,西部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張鴻分析,目前“新基建”已成為發展共識,是應對疫情和經濟下行的有效手段,符合產業升級要求,既代表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未來方向,也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新基建”主要發力於科技端,是以5G、互聯網、智能化為代表的“數字基建”。主要包括七大領域: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建議通過“新基建”穩發展,開啟數字經濟新時代。

“新基建”構築新結構性力量,助力數字經濟發展。以5G、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正在融合發展、廣泛滲透,數字資源已經成為社會重要的生產要素。在工業經濟時代,生產要素主要的“路”上流動,包括鐵路、公路、航路、水路等;在數字經濟時代,生產要素主要將在“網”上流動,包括互聯網、物聯網。“新基建”的建設重點為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科技型設施,是以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導向,運用數字化、智能化為支撐,對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傳統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構築了數字時代的新結構性力量,為數字時代的信息高速公路,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設施和技術基礎。

“新基建”穩經濟,賦能高質量發展。首先,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在“新”,要避免重複建設。針對不同地區的人口特徵,制定傾向型投資,重點加大人口流入地區的5G、智能化、軌道交通和新能源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其次,“新基建”主要是民間投資為主,需要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形成政策合力,為民間資本保駕護航。發展工業互聯網就必須大規模進行信息化與智能化投資,還需要政府進行相應的政策激勵。

新基建方向要著力打造高水平數字經濟產業鏈,著力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步伐,著力促進治理能力現代化。新基建要以數字基礎為重點,以5G建設為抓手,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擴大網絡覆蓋範圍,提升網絡供給能力,努力形成萬物互聯、人機交互、天地一體的網絡空間。

“新基建”也是數字基建,既是對以往智慧城市、鄉村振興和社會治理能力建設不足的補課,也是開啟了發展網絡強國、數字鄉村和智慧社會的數字時代。數字基礎基建到數字產業應用,網絡+數字+智能+融合產業,未來5G、雲計算、AI、物聯網、區塊鏈會像水和空氣一樣成為社會的基本生產工具。華商報記者 黃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