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從雀巢、可樂手裡搶蛋糕的爆品們,我發現了這些套路

深扒從雀巢、可樂手裡搶蛋糕的爆品們,我發現了這些套路


深扒從雀巢、可樂手裡搶蛋糕的爆品們,我發現了這些套路

對於產品經理來說,最大的成就是什麼?開發爆品。看到自己的產品銷量大漲,在朋友圈、微博被各種安利、分享,那份感動,就像老母親十月懷胎生了個天才的娃。

近幾年爆款品牌頻出,元気森林、艾格吃飽了、認養一頭牛、三頓半……這些品牌讓消費者眼前一亮,也成為資本的寵兒,硬是在可口可樂、雀巢這些大品牌的手裡搶到一塊蛋糕。

深扒從雀巢、可樂手裡搶蛋糕的爆品們,我發現了這些套路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個產品經理都有一顆做爆品的心。但做一款爆品談何容易?據統計,每年快消品上線25000餘款, 70%的新品存活週期不足18個月[1],無數產品悄無聲息的上線,又悄無聲息的下線,有的連水花都沒有濺起來。

實際上,打造爆品是有套路的。FBIF【開局之戰】系列直播課《食品飲料爆品養成記:如何小成本造爆品、創內容、搶流量》中,對於產品經理如何拆解爆品研發、內容建設及用戶管理的底層邏輯,滿電飲品研發總監葉素萍女士(元気森林前研發總監)、艾格吃飽了品牌創始人聞佳女士及認養一頭牛COO陳亞光先生做出了分享。

本文將結合課程內容,與大家共同探討以下幾個問題:

1、 何為爆品,爆品有哪些特徵點?

2、 爆品的出生:如何開發一款有爆款相的產品?

3、 爆款的成長:用內容建設為爆款插上飛翔的翅膀

4、 爆款的管理:充分挖掘老客流量,做好用戶週期管理

01 爆品公式:剛需/嗜好品×解決痛點+高顏值+有內涵

何為爆品?爆品是在上市後,引發消費者熱議、社交平臺分享傳播,形成“網紅”效應,並且迅速產生銷量的產品。消費者主動擔任品牌的“傳播大使”,自發進行傳播。真正的爆品是消費者選出來的,而不是品牌方用錢砸出來的。

在分析了數個爆品產品後,我們發現網紅產品有以下幾個特徵:

1、 處於剛需/嗜好品賽道,解決現有產品痛點的升級產品

2、 高顏值,外在形象好

3、 有內涵:味道好、營養健康

接下來我們一一剖析。

1、剛需/嗜好賽道:解決現有產品痛點或實現未滿足的需求

爆品之所以爆,是因為產生大量購買,這也意味著所選擇的品類必須有一定的普適性,消費群體要夠大或消費頻次夠高。

剛需類產品有足夠大的市場體量,即使產品只能切分小份額市場,也能獲得不錯的基礎銷量。剛需產品如堅果、果汁、牛奶、酸奶等,可以提供必需的營養成分,或者能帶來感官刺激、情緒引導的產品,比如碳酸飲料、甜品、奶茶、咖啡等產品,具有一定的成癮性。

以碳酸飲料為例,二氧化碳氣體入口的清爽,會讓很多人慾罷不能,冰爽的含氣飲料會刺激味蕾,產生精神上的愉悅和放鬆。同樣,奶茶、咖啡類含有咖啡因的產品,飲用後產生興奮感,也是很好的嗜好型產品。

但僅有賽道,並不能形成爆品,賽道中現有產品的同質化產品也成不了爆品。仍以碳酸飲料為例,“兩樂”已經壟斷了碳酸飲料市場,如果想在這個賽道做出爆品,必須在產品上進行升級,找到當前產品的未滿足的需求或產品痛點。

碳酸飲料含糖量是品類的核心痛點,據報道,一瓶600毫升可口可樂,含糖量相當於13塊方糖[2]。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健康需求的提升,減糖、無糖成為食品發展的趨勢。將“無糖+碳酸口感”進行組合,才有可能有機會引爆產品,元気森林的氣泡水成功了。

深扒從雀巢、可樂手裡搶蛋糕的爆品們,我發現了這些套路

雀巢速溶咖啡的市場佔有率超70%,但速溶咖啡風味損失大,產品含有植脂末等成分,被認為不健康,這是產品的痛點。精品速溶如三頓半,解決了以上的痛點,迅速為爆品。

深扒從雀巢、可樂手裡搶蛋糕的爆品們,我發現了這些套路

人們愛酸奶的營養,普通酸奶含有多種添加成分,感覺不健康,年輕媽媽希望給家人更純粹的產品選擇。簡愛酸奶,除了生牛乳、乳酸菌,其他都沒有了。需求被滿足,自然能夠引爆市場。

深扒從雀巢、可樂手裡搶蛋糕的爆品們,我發現了這些套路

2、外在美:顏值即正義,爆款要經得起攝像頭考驗

在這個“顏值即正義”的時代,好看的包裝無論在線上還是在線下門店,又或是宣傳海報等物料中,都能迅速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好看是一種感官的主觀反饋,不是產品經理、研發經理認為的好看,落實到產品上就是:跳出自我審美,符合產品目標人群的審美標準。

打動目標人群的包裝能夠讓用戶願意拿起來欣賞、願意把帶有產品的照片發社交平臺,讓消費者覺得吃這個食物夠體面、足夠代表我的個性。當很多人自發的把產品發在社交平臺上時,產品就具有成為爆款的可能性。

3、內在美:味道好、有品質、滿足需求

食品嚐試門檻不高,好看的包裝、心動的價格,讓消費者掏錢來嘗試一份新產品不難。難的是,我們如何讓他去復購、去分享,一定是產品的內核滿足消費的需求。

首先,作為一款食品,好吃是品類的基本屬性;其次,產品滿足用戶需求,提供了實用性的價值,例如不含糖但甜度自然的燃茶,滿足了對健康好喝的需求;再次,產品品質高,用純正原料、純正工藝加工而成,滿足消費者的升級需求。

這些特徵綜合塑造了產品的內核價值,成為品牌獨特的屬性。

02 爆品的誕生:開發爆品如何從0到1?

瞭解了爆品的基本特徵後,接下來我們來探討一下,如何從0到1開發一款爆品。

我們必須認識到一個問題:所有的爆品的起點不是在產品上市的時間點,而是在產品孕育的起點及開發過程中。在產品的創意階段,就已經開始植入爆品基因。

產品是一切傳播、一切營銷的起點,需要用產品驅動營銷,而非用營銷去強推產品。明白這個點,在產品開發的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創意、命名、包裝設計、配方設計都會考慮如何預埋爆點。

爆品開發的節點:

產品概念收集→產品開發方向確認→包裝設計、口味測試→中試→上線推廣

下面我們主要為大家拆解前三步。

Step 1 產品概念收集

產品概念收集的過程是不斷的思考和分析的過程,通過研究當前的品類發展趨勢、競爭環境、用戶痛點,找到新品開發的空白點。產品概念收集有多種途徑,不同途徑也可以交叉印證,更好的幫助產品經理找到有創意的產品概念。

(1)向優秀的產品公司學習:國內外有非常多的成熟企業與新秀企業,通過研究他們的成功產品經驗,可以找到產品創意點;

(2)向優秀的供應商學習:很多國內國際品牌配料公司,都有特別強的研發技術水平和研發實力,他們也樂於與品牌分享食品飲料的流行趨勢,可以向供應商收集一些創意點;

(3)從展會中學習:國內的各類食品展以及行業協會舉辦的產品展,都是很好的創意收集機會,通過展會的產品可以看到食品熱門趨勢,找到有創意的產品,提供新品開發思路;

(4)從各種趨勢調研報告中找方向:隨著大數據化的普及,天貓、京東等平臺會結合平臺銷售出具不同品類銷售分析報告,Mintel、尼爾森、易觀、數字100等研究平臺也會分享一些行業相關報告,通過這些報告,我們也可以找到產品的創意點。

Step 2 產品開發確認

根據收集到的產品概念,結合公司戰略,來確認新產品的定位方向。在前期的研究過程中,會誕生非常多的創意想法。公司可以建立一個創意池,把好的創意概念都扔進去,然後定期根據公司的產品策略發展,篩選出來一些適合的創意進入研發。

在開發方向確認過程中,有時候一個產品方向也會涉及到不同的口味、規格、包裝形式的選擇。可以充分調動公司員工、產品社群成員,群策群力進行投票、篩選,來確認上線的優先級。從調查的過程中,也可以看到產品是否有引爆的可能性。

艾格吃飽了創始人曾提到,艾格吃飽了在一款果醬開發過程中,先選定了四款產品概念,然後丟到品牌自己的社群中,讓群成員去投票,選擇呼聲最高、興趣最大的口味進行產品配方研製。

Step 3 包裝設計與口味測試

除了顏值要求外,產品的包裝設計需要結合品牌定位,通過設計向消費者傳播品牌的核心理念,傳遞品牌定位。

同時,包裝的工業設計細節也會輔助產品實現信息傳遞效果,比如三頓半咖啡的迷你杯造型,很好地和咖啡品類形成關聯。

深扒從雀巢、可樂手裡搶蛋糕的爆品們,我發現了這些套路

在口味方面,迴歸到上文說到的爆品特徵之一——好吃。好吃是指這個產品的目標人群說好吃,才是真的好吃。因此,廣泛的口味測試不可省略,根據結果不斷的調整、優化,最終確認。

葉素萍女士分享了元気森林的新品開發口味測試流程:每款產品首先組織內部口味測試,當滿意度超過85%之後,繼續進行外部測試。在學校、寫字樓等場所,讓潛在的目標人群來打分。只有當新產品超過對標產品的時候,這個產品才算合格,才有上市的可能。

一個產品的誕生,是產品經理、研發工程師、設計師、市場經理共同的成果。因此,一個有協同精神、內部分工有條不紊的項目組非常重要。而在這項目組中,產品經理就像一條線,將不同的工作內容串聯起來,來推動項目快速、有序的達成。

在互聯網時代,人人都可以成為產品經理。而要成為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必須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堅定的責任心,才能在浩瀚的創意中找到那個具有爆款相的產品。而承載爆品基因的產品,必須通過有效的品牌建設和用戶管理,才能讓產品效應發揮到最大化。

03 爆品的成長:如何讓消費者成為擴音器?

互聯網時代與傳統銷售的差異點在於,互聯網時代品牌有更多渠道與用戶接觸,品牌可以通過內容建設來與消費者互動,直接收取用戶反饋,進行品牌傳播或產品推廣。

內容建設是品牌建設的一種形式,實現品牌傳播的目的。內容建設之所以成為新的品牌建設手段,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成交渠道的變化,線上的渠道成交場景在增加;

第二,信息傳播渠道的變化,社交媒體的新興和崛起,使得品牌到達消費者的路徑發生變化,消費者看廣告的地方也是他們看內容的地方,打動人的廣告首先是打動人的內容。

內容化作為品牌傳播的手段,具有鮮明的特點:品牌傳播的門檻更低,也更高頻。通過內容把品牌的精神拆成很多個碎片的小的信息,然後由這些信息批量化、不停的通過社交媒體四通八達的進行傳播;同時,內容化的傳播形式,可以更具有人情味,更場景化。

觀察市面上成功的爆款,基本都有一個共同點:消費者自發傳播,並且非常積極。什麼樣的品牌更容易吸引用戶傳播呢?

消費者的傳播,表現為朋友圈的一張圖、一個鏈接,微博抖音平臺一個點讚的動作……消費者沒有傳播的義務,而他們之所以願意傳播,是因為內容本身具有社交屬性。

消費者感覺這個內容代表了我的立場、觀點、態度,能讓我的朋友瞭解我的想法;或者這個內容可以引發社交話題,將我帶入我喜歡的圈子;又或者這個內容讓我顯得體面,讓人羨慕我的生活、羨慕我的能力,滿足我小小的虛榮。簡單來說,將內容轉變成社交貨幣,喚醒用戶的衝動。

無論新品牌還是傳統品牌,內容建設都是品牌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傳統品牌內容建設可以起到喚醒作用。傳統品牌隨著時間的積累,品牌的形象有可能產生老化,消費者認為不時髦不夠潮。內容建設是輕量且有效的傳播方式,通過新穎的產品表達,讓消費者眼前一亮,產生打破常規的意外感。

這種老樹新花的例子也比較多,如旺旺、大白兔奶糖。旺旺在微博等平臺找了大批的KOL,來研究旺旺雪餅、仙貝等的N種奇葩吃法,新鮮有趣,喚醒大家對旺旺品牌的記憶。

深扒從雀巢、可樂手裡搶蛋糕的爆品們,我發現了這些套路

而對新品來說,內容是嫁接在產品上的。產品是底子,比內容更重要,產品驅動內容,而不是內容驅動產品。內容是將產品的利益點呈現到用戶前,將品牌的精神傳遞出來。好的產品自帶傳播性。

那麼,如何讓新品自帶傳播屬性?

1、在產品開發中加入傳播因子,如在創意idea階段或者demo階段就引入和消費者的溝通,讓用戶投票海選,讓用戶參與口味測試。這批用戶可以作為產品的種子用戶,人對於有參與的產品天然帶有親切感,也更容易形成死忠粉。小米手機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在食品品牌中,樂純酸奶也引入種子用戶機制,參與到產品開發中來。

2、在產品上添加傳播因子,通過名稱、口味、文案、形狀等讓用戶有傳播的興趣和參與的慾望,典型如單身糧薯片、雙黃蛋雪糕、江小白文案、鍾薛高雪糕的瓦片造型;

深扒從雀巢、可樂手裡搶蛋糕的爆品們,我發現了這些套路

3、讓產品變得誘人。生活需要分享一些小美好、小確幸,如果產品可以通過一些簡單加工,呈現非常好的展示效果,那麼消費者也願意將這份美好分享到自己的社交平臺。典型的產品如拉麵說、王飽飽麥片加工後的食品美圖;

4、為產品創作故事,創造使用場景,一些特殊的場景也可以引發用戶產生分享的衝動,如酒類產品、運動代餐食品。

在做內容傳播前,必須要做的是:明確作為一個品牌,內容傳播的目的是什麼,跟消費者傳遞一個什麼信息,這個信息最好是可以精簡成一句話。然後從這一句話出發,尋找切口,去提供支持性的內容。

當然,好的內容建設還要找到內容和商業的平衡點,減少用戶的牴觸,降低防範。內容不是一股腦的推給用戶,直接說“我的東西好,你要選我”,而是要讓用戶發現:“哇這個東西真好,我要買它!”所以,內容就需要創建場景、構造氛圍,激發用戶內心的渴望,達成購買。

最後,對於很多品牌都在關心的問題:如何選擇內容平臺?聞佳老師給出了她的解答:內容平臺的選擇沒有捷徑,必須根據自己的品牌調性、目標人群不斷進行小規模的嘗試,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臺。然後在確定的平臺內做深做透。針對預算不多的品牌內容建設,尤其是創新品牌,可以通過個人聯繫而非MCN機構去和KOL進行溝通,可以從質量高的腰部KOL選起,更充分的實現KOL傳播效果。

04 爆款的管理:20%的老客可貢獻50%的銷量!

產品的概念、新穎的包裝設計、引發衝動的內容都有可能引發首次購買,但如果產品要成為爆品,必然需要在首次購買後產生持續復購。因此,在拉新完成後,如何讓老用戶持續產生消費,變得非常重要。

品牌引導消費者從0→1產生消費,往往是下了很大功夫,新客特價、免費試吃,或者在微信、微博、小紅書、抖音等平臺花大價錢找KOL帶貨。隨著人口紅利和平臺紅利的消失,拉新費用日益增高。實際上,拉新到店的用戶50%未轉化,產生首購的用戶80%會再次流失。

深扒從雀巢、可樂手裡搶蛋糕的爆品們,我發現了這些套路

*圖片截自FBIF【開局之戰】系列直播課程中認養一頭牛COO-陳亞光分享的《如何加大老客戶價值挖掘》課程PPT

而維護好一個老客戶能帶來的收益,遠比拉一個新用戶更能提高收益。根據認養一頭牛COO陳亞光介紹,20%的老客可以貢獻50%的銷量,老客利潤貢獻甚至可以達到80%。同時,老客比新客價格敏感度更低,好評率更高。如果一個用戶產生3次以上的復購,那麼就會成為穩定復購的老客,持續產生消費。

可以說,做好老客的維護,就能不斷的產生銷量和利潤,維護成本更低,品牌的ROI更高,也能更好的培育消費者忠誠度。對老客的維護可以採用三種手段:私域流量運營、建立會員體系、用戶生命週期管理。

1、私域流量運營

私域流量是指不用付費,可以任意時間、多頻次直接觸達到用戶的渠道,比如自媒體、微淘、微信群等。相比公域流量,無需再付費購買,用戶也更精準、信息傳遞更有效。

深扒從雀巢、可樂手裡搶蛋糕的爆品們,我發現了這些套路

此次新冠疫情中,以線下門店為主的品牌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機。但很多品牌能夠快速反應,打造私域運營,如化妝品品牌林清軒、餐飲品牌西貝等,通過私域運營轉化老客,有的品牌甚至比平時銷售表現更佳。

私域流量的用戶是認可我的品牌的,無論是買過產品還是註冊過會員,通過私域流量可以增加再次和用戶交流、產生關係的機會。除了上文提到的讓用戶參與到產品的決策中來還可以有以下玩法:

(1)通過發送新品、活動信息,直接產生銷售;

(2)利用老客拉動新客,可以採用裂變的形式,充分挖掘老客的潛能,利用老客對品牌的信任,給予一定的好處,推動老客協助品牌拉新;

(3)當把一群有共同需求的用戶放在一個私域池子的時候,除了賣產品,還可以結合品牌相關的信息,賣服務、做聯合業務的推廣。比如塑身食品的品牌,可以做相關健身課程、健身產品業務的推薦,給予用戶更全方位的服務。

2、建立會員體系

做會員體系的目的,是把用戶進行分層對待。對於銷售貢獻高、形成購買習慣的用戶,持續加強品牌好感度,也能提高我們的費用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好的會員體系能讓用戶產生品牌專屬感,形成良性的復購。

可以結合用戶的活躍度與貢獻度把用戶分為不同的等級,在登記中匹配相應的權限,比如特權、積分、驚喜等等。積分可以換品牌的優惠券、實物、禮品;特權可以給到用戶一些專屬價格或一些專屬服務;驚喜可以給特定等級用戶一些超出用戶的預期小禮品。為了便於管理,等級一般不超過5級。

3、用戶生命週期的管理

根據用戶在平臺的購買行為,可以分為進店、首次互動、首購、復購、沉睡等不同的類型。為防止對同一用戶可能發生重複操作的行為,推薦P.H.W模型進行生命週期的管理。

深扒從雀巢、可樂手裡搶蛋糕的爆品們,我發現了這些套路

在這個模型中,每個用戶有且只有一個角色。在一個生命週期中,要麼是首購會員,要麼是復購會員,要麼是沉睡會員。經過角色劃分後,再根據用戶的一些基本信息、會員信息、購買信息、行為信息制定不同的觸達手段和促銷力度,編寫不同的觸達信息,讓新用戶能產生首購、首購用戶持續復購,利用大促活動、大額券喚醒沉睡用戶。更加精準化地做投放和管控好成本,提高推廣效率。

深扒從雀巢、可樂手裡搶蛋糕的爆品們,我發現了這些套路

用以上三種手段做好老客管理,把有限的促銷費用花在高產值用戶身上,高效推動用戶持續升值,讓錢切切實實花在刀刃上。

05 結語

爆品之所以成為爆品,一定是含有成為網紅的基因,一個平平無奇的產品幾乎是沒辦法推成爆品的,即使花大價錢強推也只能是“曇花一現”。

從產品開發中就注入爆品元素,通過內容運營引爆冷啟動、維持話題熱度,做好用戶管理讓網紅變長紅。一個爆品的成長曆程,是多方面的努力結果,而不是簡單的憑運氣。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FBIF食品飲料創新”(ID:FoodInnovation),作者 小羊

參考文獻:

[1]《快消市場,新品如何提升存活率?》,億歐網,2018年4月3日

[2]《甜飲料含糖量驚人:一瓶可樂含13顆方糖》,2016年05月27日,中國食品網


深扒從雀巢、可樂手裡搶蛋糕的爆品們,我發現了這些套路

深扒從雀巢、可樂手裡搶蛋糕的爆品們,我發現了這些套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