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忍不住吼孩子,吼完就後悔?這幾招「戒吼法」簡單又有效!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吼完就後悔?這幾招「戒吼法」簡單又有效!

青松育兒,讓育兒更輕鬆!


在父母行為的“黑榜”中,高居榜首的一定是吼叫孩子。


這一現象,實在是太常見了。


你看看,玩具又沒收,地上全都是!

怎麼洗澡要磨蹭那麼久才進去?

同樣的題目,講了這麼多遍,為什麼還是聽不懂!

晚上睡覺又磨蹭,半天不睡,早上起不來,出門還磨蹭!

.......


這些是最真實的生活場景,不難想像父母提高分貝、雙手叉腰、指著手指的樣子,吼完之後,很多父母又會陷入自責之中。

但是,再遇到此類情況,依舊會重複行為,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怎樣才能走出這個怪圈呢?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吼完就後悔?這幾招「戒吼法」簡單又有效!

01 吼叫,有跡可循


所有父母都吼過孩子,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但是,我們需要覺知自己吼孩子的原因,才能及時做出調整。

吼叫都有一個“外部觸發器”

試想一下:辛苦了一天,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看到滿地的玩具和吵鬧的孩子。

你的反應是什麼?


為什麼辛苦了一天,我還要收拾玩具?

為什麼跟孩子說了那麼多次,他都沒有好好收玩具?

怎麼就生了個熊孩子?


一個疲憊的身軀之下,人很容易產生許多“升級想法”容易調動所有不好的情緒,出現強烈的委屈感,就會產生吼叫孩子的行為。


吼叫源於內心的痛苦

一父親在公司受到了老闆的批評,回到家就把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了一頓。孩子心裡窩火,狠狠去踹身邊打滾的貓。


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的孩子撞傷了。


這種由壞情緒產生的惡性循環,在心理學上稱為

“踢貓效應”。


很多人在生活、工作中的包圍下,失去自己的時間,沒有喘息的空間。容易將負面情緒施加在他人身上,孩子變成一個宣洩痛苦的出口。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吼完就後悔?這幾招「戒吼法」簡單又有效!


吼叫“代代相傳”

前段時間,明星楊爍在節目中對兒子吼叫、冷暴力、打擊式教育,帶娃方式飽受爭議。他曾在採訪中透露,小時候,父親吼他、打他,自己性格中的自卑都是那時候養成的。


而在對兒子的教育中,自己又“承襲”了父親的教育方式。


每個人也曾是小孩子,父母、家庭對人教育行為的影響潛伏在我們的身體裡。

大吼大叫時,你的聲音裡有父母的聲音,你的身體裡有父母的影子。


人與人之間的氣質差異

每一個孩子,有不同的氣質類型,有的生性敏感,有的活潑好動......


作為父母,應該瞭解孩子原本的氣質類型水平,尊重孩子的個性,調整自己的期望,協調親子間的相處模式。


適應很慢熱的孩子、保護敏感的孩子,每一種情況都應採取相應的不同措施,而不是以吼叫壓制、調整孩子的表現。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吼完就後悔?這幾招「戒吼法」簡單又有效!


02 停止吼叫的方法


為了孩子更好的成長,從現在開始,克服自己內心的衝動,做好榜樣示範的作用,學會更好地和孩子溝通吧!


覺知行為:追蹤自己的吼叫

從記錄簡單的事實開始,找到自己吼叫的路徑,就是覺知。

因為只有先覺知,才能更好地做出調整。


為自己製作一個表格,記錄、跟蹤自己情緒反應的過程。包括當時的情形、你的反應、你的回應、後續情況、甚以及自己的反思。


持續地記錄,也就是找到自己“外部觸發器”,才能有意識、有針對地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吼完就後悔?這幾招「戒吼法」簡單又有效!


不吼不叫的A-B-C-D-E做法

在情緒崩潰的邊緣,如何及時勸退自己?

《不吼不叫》一書中提到的“A-B-C-D-E法則”很實用。


  • 自己(Ask)

遇到容易讓自己生氣的事情時,自己當下的感受是什麼?

我現在感覺如何?

我升級的想法是什麼?

我能否接納自己的感受,並且改變我的看法?


  • 呼吸(Breath)

當人即將處於一種情緒波動較大的狀態時,腎上腺素飆升,心跳加速。這種情況下,記得深呼吸,有意識地做3-5次緩慢、輕鬆的呼吸。

在做出行動之前,一定要讓自己平靜下來。


  • 平靜自我(Calm yourself)

將自己與當下的情境隔離開來,給自己一個冷靜的時間和空間.

這段時間,是讓自己思緒平復的時間,避免做出衝動的行為。


  • 確定孩子的需要(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

他的行為向你傳遞了什麼信息?是需要做出一件事情的結果,又或者是需要父母的一個擁抱?

從孩子的表現中解讀出行為密碼,需要父母耐心的、溫柔的溝通,有時甚至是小段時間的等待。我們還需要考慮一下孩子的個性和年齡。


  • 同理心(Empathize)

將自己置身孩子的處境,嘗試感受他的情緒和想法,傾聽他想訴說什麼。

對孩子而言,能夠尊重和理解他的想法,是至關重要的。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吼完就後悔?這幾招「戒吼法」簡單又有效!


03 與孩子相處的小遊戲


很多時候,父母會吼叫,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父母沒有找到合適孩子特點的教育方式,才會選擇會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展現自己的權威。


在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還有更多停止吼叫的遊戲方法,親測有效。


規劃家庭會議

家庭會議,也要像公司會議一樣正式。

定下會議議題、做好會議通知,通過會議決定。會議結果,可以邀請孩子畫下來,貼在家長最顯眼的位置。


會議之前,先建立“誇誇群”說一說對方的優點,做得好的地方,也要真誠提出意見。


會議中,製作“發言權杖”(一個特別的“小話筒”之類的東西),輪流發言。越有儀式感,越能保障會議的最終效果!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吼完就後悔?這幾招「戒吼法」簡單又有效!

運用表格和日曆

這就相當於提供了一個大框架,讓孩子在其中自由探索,讓他們更有安全感和時間觀念。


這個方法也便於你追蹤孩子和自己的行為,考察雙方需要改進之處與癥結所在。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吼完就後悔?這幾招「戒吼法」簡單又有效!

定時器

請孩子自行選擇一個時間,給予一個明確的提示,在相應的時間內,完成事情、自行解決問題。


比如,定下10分鐘,就收玩具,去洗澡;10分鐘,哥哥弟弟自己解決問題,沒有解決,就可能要一切接受懲罰;

10分鐘,自己穿好衣服,準備出門......

10分鐘妥善解決一點小問題,超時就可能一起面對懲罰!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吼完就後悔?這幾招「戒吼法」簡單又有效!


變聲遊戲

高聲說話,其實是沒有智慧的人在心虛。真正有威嚴的人,都是低聲說話!另外,聲音本身就是一種藝術。不斷變化和調整自己的聲音,是一種更加有吸引力的溝通方式。


一位幼兒園老師曾和我分享自己的經歷:班上的小孩,在體育活動的熱身環節不積極,愛偷懶。


於是,她在熱身環節,不斷變換自己的聲調,模擬不同的聲音,以擬聲的方式代替數數,最終獲得很好的效果。

在家庭中,和自己孩子溝通時,也可以運用自己聲音的魅力,以可愛的方式化解問題。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吼完就後悔?這幾招「戒吼法」簡單又有效!


孩子的身上影射的是父母的影子,父母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平與孩子共處,你就會收穫你想要的和諧和幸福。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吼完就後悔?這幾招「戒吼法」簡單又有效!


作者:小松爸爸,心理學專業,在育兒道路上,一直在摸索前行。愛教育,也熱愛生活,點擊關注,願與更多父母分享教育經驗。


------你可能感興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