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作品:歷史再現的媒介

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影視作品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併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海棠依舊》《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外交風雲》等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更是深得大眾喜愛,這些

影視作品可以看作是歷史再現的媒介。

影視作品:歷史再現的媒介

《康熙王朝》


影視作品:歷史再現的媒介

《海棠依舊》


首先,影視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歷史普及作用。

我們可以從優秀的影視作品中瞭解過去發生的事,體會過去的情感;有的影視作品與現代技術相結合,還可以讓我們身臨其境般體味歷史。無論是古代王朝、近代革命,還是偉大的領導人,他們是真真切切存在並在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通過影視作品,我們以更加親切、直白易懂的方式看到了他們。

但是,影視作品不等同於歷史。

歷史是人類社會經歷過的客觀存在的過程,是指已經發生了的過去的事情。影視作品所反映的歷史,雖取材於史書史籍,在創作時卻不乏有虛構的成分。例如,在《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中,蒸汽機、火輪車和映畫機的出現以及影片中反映出的時代觀念都是歷史上真實的存在,但獅王爭霸是否真的存在?歷史上是否有刺殺李鴻章的行為?又是否是在獅王爭霸之時?這都是不確定的歷史。

“有民間傳說:晚清時期,大清王朝可謂是四面楚歌。對此,慈禧太后一方面為增強國民體質來抵禦外敵入侵進而不斷鼓勵民間習武;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以此來麻痺武術界以更好地達到控制他們“為我所用”的目的。於是就令地方官在各地紛紛舉辦‘獅王爭霸’———武術界內各派以舞獅來爭奪此美譽”(淺析黃飛鴻對近代民間舞獅的推動)。


影視作品:歷史再現的媒介

《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


因此,影視作品作為一種媒介連接歷史與大眾時,在還原歷史真實上不免有所欠缺。即便是與歷史符合度極高的,也存在編劇的個人理解以及個人情感。我個人認為,這些改動或者創作既是影視作品中構成戲劇衝突的需要,也是連接歷史與現實的一個樞紐。

但是,錯誤的歷史是要不得的。

例如,三國時期的士兵在啃玉米、秦朝的書童在讀《三字經》等,這些反映的都是錯誤的歷史事實。

影視作品:歷史再現的媒介

《三國演義》


由於歷史同現實本有天然的聯繫,因而在悠久的時間和廣闊的空間中曾經出現過的人們的活動及其原因與結果,總是會引起今人的關注、回憶與興趣。影視作品正是對這種關注與興趣的回應,作為歷史再現的一種媒介,真實性必不可少,在此基礎上做一些藝術化處理不是不可以,但要懂得適度只有藝術化地展現歷史真實,才能更好地發揮影視作品的歷史普及作用,更好地體現歷史服務社會的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