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黃陂復工復產,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關於黃陂復工復產,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市文件和會議要求,要堅持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在黃陂區,哪些企業能夠復工復產?如何申請?辦理審批流程怎麼走?企業員工如何通行復工?......讓小編一一告訴你。

1.3月20日之前哪些企業可申請復工復產?

涉及保障疫情防控必需(醫療器械、檢驗檢測儀器設備、藥品、防護品、消殺用品生產銷售以及原材料配套等)

公共事業運行必需(供水、供電、供熱、油氣、通訊、環衛、醫廢處理等)

群眾生活必需(蔬菜水果生產經營,糧油食品、肉蛋奶、水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超市賣場、母嬰用品銷售、農副產品批發、快遞物流、週轉倉儲、電商、配送制餐飲等)

農業生產必需(種子種苗生產、畜禽水產養殖和茶葉加工、飼料加工、磷複肥化肥農膜農藥獸藥生產和銷售、農機生產與服務等相關企業及合作社)以及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的企業。

對全國、全球產業鏈配套有重大影響的企業

春節以來未停工停業的企業

2.企業如何申請復工復產?

按照企業申報、街鄉審核、行業主管部門審核、分管副區長審批的原則,辦公室負責辦理復工復產手續。


關於黃陂復工復產,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企業復工復產諮詢電話:027—61006856,027—61009261

3.企業對復工復產申請手續辦理流程不清?

各個街道已指定專人代辦、全程跟蹤服務,為企業排憂解難。

街鄉復工復產諮詢電話:


關於黃陂復工復產,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4.復工復產企業需要重點做好哪些防疫工作準備?

防疫工作由企業主導,可向各街道衛健部門諮詢場所消殺、隔離設置人員、就餐等防疫方面的工作。

復工復產前務必做到“五個到位”,即防控機制到位、員工排查到位、設施物資到位、環境消殺到位、安全生產到位,嚴格落實本企業制定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特別是職工的情況調查、體溫檢測、核查、消殺、管理和異常情況處置等措施。

5.企業員工如何返工?如何通行?

關於黃陂復工復產,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附件1

企業復工復產前疫情防控要求指南

疫情期間,企業復工復產前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防控機制到位

(一)成立企業疫情防控工作組,由企業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各部門負責人任組員。

(二)落實專門的疫情防控管控人員和工作專班,各項職責落實到人。

(三)制定本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包括領導體系、責任分工、排查制度、日常管控、後勤保障、信息報告、異常情況處置等內容。

二、員工排查到位

(四)把好企業員工入口關,建立返崗人員登記制度,對所有返回人員登記到人,詳細記錄職工身體狀況、假期外出情況,排查確認職工假日期間密切接觸者中是否有感染人員,確保復工復產職工身體健康。

(五)堅決杜絕“帶病上崗”,凡排查發現有發熱或咳嗽症狀或未解除醫學觀察的,應阻止其返崗,並按規定及時上報相關部門。

三、設施物資到位

(六)在街道指揮部、行業主管部門指導下,配備防護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紅外測溫儀等疫情防控用品,並儲備不少於5天用量。

(七)應設置臨時隔離場所,安排單人單間、相對獨立房間,作為突發疫情應急臨時隔離場所。

(八)食堂具備分餐制、盒飯制條件,可採取分時段進餐,用餐人員之間能夠保持1.5米以上距離。

(九)儘量採取員工封閉管理,集體宿舍原則上每間不超過6人,人均不少於2.5平方米,要有可開啟窗戶,定時通風。

四、環境消殺到位

(十)提前對車間、食堂、宿舍、倉庫等公共場所、人員聚集場所的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消殺防疫,提前清洗空調過濾網,保證工廠空調系統或排氣扇運轉正常,加強室內通風換氣。

(十一)企業工作和生活場所要設置洗手設施和消毒用品,定時清潔。

五、安全生產到位

(十二)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復工前做好供電、供水、空調設施和電氣線路安全檢查,確保水、電、氣、空調正常。

(十三)車間、倉庫做好機械設備、特種設備、工藝裝備和作業環境的安全檢查,確保無故障、無遺漏,職業衛生和勞動防護到位。

附件2

關於黃陂復工復產,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附件3


關於黃陂復工復產,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附件4

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為指導企業科學有序開展復工復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高企業防控能力,有效防範疫情在企業發生、擴散,保障員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企業正常生產秩序,根據省、市、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有關文件要求,結合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建立機制

(一)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各企業要建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組織機構和管理體系,企業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成立工作專班,負責企業疫情防控工作。

(二)制定企業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包括領導體系、責任分工、排查制度、日常管控、後勤保障、信息報告等內容,要細化落實到車間、班組,明確專人負責。

(三)健全信息報告和聯絡員制度。要建立與轄區街道、衛生健康等部門的信息通報機制,指定專人負責。建立疫情信息報告制度,明確流程和責任人。

二、嚴密排查

(四)加強返崗人員健康管理。企業要做好員工健康狀況排查登記,確認員工健康後方可返崗。

(五)建立臺賬。實行返崗職工健康狀況“一人一檔”管理,全面掌握職工返崗前14天內的行動軌跡(地點具體到門牌號,時間具體到某日某時)、身體狀況是否良好、是否與發熱患者有過密切接觸、是否接觸過野生動物、返程交通工具及行程等情況。要與返崗職工簽訂誠信承諾書。

(六)設置臨時隔離點。依託醫務室或轄區醫療衛生機構做好醫療保障,在企業醫務室、集體宿舍等區域按照要求設置臨時隔離室。不具備設置隔離場所條件的企業,由街道統一安排,確定具體的隔離觀察地點。

三、做好防控

(七)加強進出人員登記管理。企業要每日開展兩次體溫檢測,多渠道及時瞭解員工健康狀況。在廠區、園區大門及集體宿舍區等地建立體溫檢測點,加強門衛管理,落實24小時人員值守,對進出人員、車輛實行嚴格檢查,做好信息登記,一旦發現發熱或呼吸道感染症狀者,要求其暫停上崗,並及時就醫。

(八)保持通風換氣。工作場所每天至少兩次保持30分鐘開窗通風。要關閉中央空調,確有需要的,按相關規定採取進風消毒過濾;對有迴風的集中式空調系統,要在迴風口設置低阻中效空氣過濾器,並加強新風口空氣過濾器的清潔和更換。

(九)做好清潔消毒。復工復產前,對企業所有場所進行一次消毒,之後定期開展消毒。安排專人對辦公區域、會議場所、生活設施及其他人員活動場所和相關物品定時消毒,對電梯按鈕、門把手等重點區域每天早晚各消毒一次。通勤車使用後要立即消毒、更換椅墊套。

(十)減少人員聚集。引導員工在使用通道、電梯、樓梯、吸菸區時有序排隊,保持適當間距,吸菸時不與他人交談。減少召開會議,需要開的會議要縮短時間、控制規模,保持會議室空氣流通,提倡召開視頻或電話會議。

(十一)加強就餐管理。按照食品安全規範執行,不得采購未經宰殺、未經檢疫的活禽活魚肉品。每日崗前對食堂服務人員開展健康檢查、體溫測量,並做好記錄。員工食堂設置洗手設施和配備消毒用品,供就餐人員洗手消毒。做好炊具餐具消毒工作,不具備消毒條件的使用一次性餐具,採取分餐、錯峰用餐等措施,減少人員聚集,用餐時避免面對面就坐,不與他人交談。

(十二)加強宿舍管理。員工宿舍應當嚴控入住人數,員工集體宿舍原則上每間不超過6人,人均不少於2.5平方米,設置可開啟窗戶,定時通風,對通風不暢的宿舍應當安裝排風扇等機械通風設備。盥洗室配設洗手池和消毒用品,定時清潔。

(十三)加強垃圾收集處理。在公共區域設置口罩專用回收箱,加強垃圾箱清潔,定期進行消毒處理。加強垃圾分類管理,及時收集並清運。

四、加強防護

(十四)落實防護準備。統計、購置、儲備所需的口罩、消毒劑、手套、測溫儀等防疫物資,定時排查庫存量,要確保每一名進場作業人員均能按規定佩戴口罩,安排專人負責廢棄防護用品處置。

(十五)強化防控宣傳教育。採用多種形式加強復工復產後疫情防治知識科普宣傳,使員工充分了解防治知識、掌握防護要點、增強防護意識、支持配合防控工作。加強體溫檢測、消殺等相關工作人員操作技能培訓。

(十六)落實個人防護要求。所有員工、體溫檢測人員上班期間要全程配戴口罩,作業崗位保持安全間隔距離。企業物業、保潔等人員要按要求佩戴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品。養成勤洗手習慣,打噴嚏或咳嗽時要用紙巾、手絹、衣袖等遮擋,倡導合理膳食、適量運動、規律作息等健康生活方式。員工要減少不必要外出,避免去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場所。

附件5

企業復工復產突發疫情事件應急預案

一、加強領導

(一)企業所在街道成立疫情防控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部署企業防疫應急工作,確保疫情防控應急領導重視到位、宣傳教育到位、安排部署到位、對策措施到位、責任分工到位、投入保障到位、督促落實到位。

(二)各企業要嚴格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結合所在街道疫情防控形勢和生產經營實際,由企業主要負責人牽頭設立應急工作組或指揮機構,制定並公佈本企業的疫情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明確綜合協調、消毒滅殺、應急處置、信息報告、物資保障、善後處置等相應的職責分工,有效落實各項防疫應急相關工作。

(三)指揮部要有計劃地組織相關部門、企業開展應急預案演練,演練結束後對演練效果組織進行評估,分析存在的問題,指導企業不斷完善防疫應急工作。各企業在積極配合所在街道指揮部開展應急預案演練的同時,應當制定企業自身防疫應急演練計劃並組織實施。

二、主要措施

(一)準備預防。

1.專項儲備防疫應急物資。各街道指揮部應研究制定應急物資採購計劃,儲備專項物資。各企業應採購儲備醫用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應急藥品等必要的防疫應急物資。防疫應急物資要與日常疫情防控物資區分儲備,沒有突發事件一般不能使用。

2.開展疫情風險重點防範。衛健部門要根據復工復產人員構成及流動情況,對疫情傳染源及傳播途徑進行認真分析,指導企業結合自身生產經營特點確定內部疫情可能發生的區域、地點及重點防控區域,加強風險防範。一般人員、貨物進出環節應作為重點防控區域。

3.設置專用隔離場所。各企業應設置防疫應急專用隔離觀察場所,隔離房間一般應具備良好通風、獨立衛生間、可封閉醫療廢物暫存設施等條件,並設置明顯標識標誌。衛生健康部門要安排專業醫務人員,重點針對醫學觀察隔離、防疫物資使用、簡單應急醫療救助等內容,對企業相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

4.暢通信息溝通渠道。各地指揮部應主動告知與企業相關的衛生醫療機構、交通管制、當地疫情等重要信息,建立疫情防控日報制度,由企業指定專人逐級上報當日防疫情況。

(二)應急處置。

1.病例發現報告。企業發現員工有發熱、乾咳、乏力等疑似症狀,要第一時間向當地社區(村)、上級主管部門及當地衛生醫療機構報告疫情信息,立即發佈企業內部預警通告。接到企業病例發現報告後,衛生醫療機構、街道、社區(村)應立即組織進企核查。

2.病例隔離。企業對發現的疑似病例應及時送至企業隔離觀察場所單獨隔離,隔離觀察期間,隔離觀察對象應當單人單間居住,不得離開房間活動。

3.病例送診。當地衛生醫療機構應根據病例診察情況,書面告知企業疫情防控辦法。如有需要,企業應當積極配合當地醫療救治部門,按照疫情防控相關要求及時轉送疑似病例前往定點發熱門診就醫。

4.接觸排查。企業在對新冠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採取隔離、報告、送診的同時,應採取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策略,立即對其密切接觸人員進行全面排查,配合有關方面做好密切接觸者防控措施。當地衛生醫療機構在開展病例核查的同時,應對企業排查密切接觸人員給予及時的指導。

5.消毒處置。企業應對發現病例的工作崗位和宿舍進行分隔管理,根據衛生醫療機構要求,進一步封閉其所在的辦公室、車間等辦公單元以及員工宿舍樓等生活場所,嚴禁無關人員進入,配合專業人員對其活動場所及使用物品進行消毒。

6.嚴格管控。街道指揮部應根據疫情嚴重程度,視情況依法要求企業輪休或停產停工,最大程度減少員工集中,分散防護;必要時停工停產、限制人員聚集、流動,待疫情得到控制後再恢復生產。企業應積極主動配合當地政府依法採取封鎖措施,限制人員進出,封存設施設備。

(三)應急恢復。

1.應急結束。企業已隔離人員均得到有效治療,工作、生活場所已消毒處理,且14天內未發生新增疑似病例及確診病例,經街道指揮部批准,宣佈應急結束。

2.總結評估。應急結束後,行業主管部門要聯合衛生健康部門組織對企業的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全面分析,總結經驗,查找不足,完善相關防範措施,進一步加強企業全員健康監測管理。

3.復工復產。應急結束後,企業在繼續加強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全面客觀地進行分析評估,採取積極穩妥措施,合理調配人員,科學制定計劃,按照當地指揮部批准時間,依法有序恢復生產經營活動。


如果需要上述相關資料

長按掃描下方二維碼

即可下載查閱


關於黃陂復工復產,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