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中的貼心人•貼心事•貼心話丨奮鬥在防“疫”最前沿的人

要充分發揮社區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防控力量要向社區下沉,加強社區防控措施的落實,使所有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的重要講話


面對疫情

有這麼一群人

他們每天奔走在大街小巷

駐守在村口路旁

穿插在人群之中

他們沒有抱怨假期的取消、冬日的寒風

只是默默地守好

每個村莊、每個社區、每名群眾

默默地為疫情防控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他們,就是

奮鬥在防“疫”一線的戰士——鎮、村幹部


“群眾平安就是止痛片”


“看好我們的鄉,守好自己的村,群眾的平安就是最好的止痛片!”陳清海笑著說。


大年二十八,仙遊縣石蒼鄉人民政府副鄉長陳清海拄著柺杖、捶著背、彎著腰,正在縣總醫院住院部跟醫生“討價還價”,準備等事情處理好了,才回來動手術。


說服醫生同意他出院的陳清海,回家後簡單收拾好行李,就迅速返回到距離縣城40多公里的石蒼鄉,積極投身到防抗疫情一線。


戰“疫”中的貼心人•貼心事•貼心話丨奮鬥在防“疫”最前沿的人

陳清海和包村工作隊同事、村幹部一同下村宣傳。


面對群眾的不理解不配合,陳清海和包村工作隊、村幹部逐家逐戶向村民宣講新冠肺炎防護知識,一遍遍耐心解釋疫情防控政策,最終獲得了群眾的理解和讚賞,堅定了群眾信心,消除了恐慌情緒,群眾親切地稱他為“柺杖副鄉長”。


在抗疫一線堅守一個月後,石蒼鄉黨委政府於2月22日發出《強制休息令》,命令他立即停止工作,遵從醫囑,直至康復。陳清海才於2月24日住院接受治療。


“疫情什麼時候結束,我什麼時候回家”


“寶寶乖嗎?有沒有自己吃飯?”


“爸爸,奶奶說你最不顧家。”


2月13日晚8時許,利用工作空餘時間與妻兒視頻一下的東山縣西埔鎮宣傳幹事田應輝,一聽到兒子的話,臉上不禁露出無可奈何的微笑,他取下眼鏡擦拭著連日來因忙碌而浮現的泛青眼圈回頭向我道,“感謝我的老婆,她一個人維持著我們家,能夠讓我在前線沒有顧慮。”


戰“疫”中的貼心人•貼心事•貼心話丨奮鬥在防“疫”最前沿的人

夜間,田應輝用休息時間和家人視頻通話。


田應輝的老家在鄰縣詔安太平鎮,與工作單位相距65公里,一年到頭能與父母團聚的日子甚少,原本今年春節期間計劃回家與父母團聚。可無情的新冠肺炎疫情襲來,作為一名年輕人田應輝毅然地堅守抗疫一線,肩負起了一名黨員和政府工作人員的責任與擔當。


從大年三十的晚上開始,田應輝就一直堅守在一線崗位上。他的愛人獨自一人照顧父母和兩個孩子,使他得以全身心投入戰“疫”。田應輝說:“我一個人不回家,能換來更多人團聚。疫情什麼時候結束,我就什麼時候再回家……”


“特殊時期共產黨員不上,誰上?”


“我是一名老黨員,又是社區離退休支部書記,理應支持社區工作,特殊時期共產黨員不上,誰上?”家住福州市馬尾區羅星街道馬限社區的陳長桂老人是有著47年黨齡的老黨員,曾被評為福州市第29屆勞動模範。


1月28日凌晨,馬限社區的黨員微信群裡響起了這樣一條信息:“現在疫情防控非常時期,因社區工作人員有限,希望黨員同志能積極報名參加黨員志願者進行走街串戶的防控宣傳工作……”已經74歲高齡的陳長桂老人毫不猶豫的回覆:“明天一早,我報名聯繫。”


給小區進出人員測量體溫、走街串戶張貼、分發宣傳單、勸導相關人員做好防護……第二天,陳老便趕往社區為防抗疫情忙碌起來。


不僅如此,為了向老人兒童更好的宣傳居家防控的必要性,陳老編寫了一段朗朗上口順口溜:


戰“疫”中的貼心人•貼心事•貼心話丨奮鬥在防“疫”最前沿的人


這則“蝦油味”的本土宣傳語在馬尾區的各大社區微信群中廣為流傳。


“我知道自己的餘生是有限的。在這有限的餘生中,我渴望自己過好每一天,爭取做出一些有用的事。”

這是陳長桂老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老驥伏櫪,發揮餘熱,陳長桂老人用他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初心與使命。


“日落守護小家,日出守護大家”


面對突發的疫情,泉州市泉港區南埔鎮計生協會秘書長吳月萍主動請纓,要求大年三十到鎮值班。她說:“自己是一名中共黨員,且是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的,必須要奮戰一線。”


為了儘快摸清湖北(武漢)返鄉人員情況,身為同系統工作人員的丈夫柯俊沐也主動放棄假期,在大年三十共赴一線開展工作。


許久未穿的“白大褂”的吳月萍夫妻倆,戴上口罩、拎上藥箱,進村入戶給轄區的群眾普及“新冠肺炎預防要點”,為15個村湖北(武漢)返鄉人員提供每天2次的居家隔離體溫測量、心理諮詢等志願服務,有效穩定居家隔離對象及周邊群眾的身體和心理狀態。


戰“疫”中的貼心人•貼心事•貼心話丨奮鬥在防“疫”最前沿的人

夫妻倆在工作之餘一起觀看女兒視頻。


忙碌了一天的夫妻倆回到家中時,女兒已經入睡。沒有好好陪伴女兒,吳月萍心裡十分愧疚。“‘大家’好了,咱們‘小家’才能幸福”,夫妻倆互相鼓勵安慰:

日落守護小家,日出守護大家


“化零為整”織密社區防控網


社區是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主戰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漳州市薌城區東鋪頭街道基層黨員幹部們,以身作則,走在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用辛勞和堅守、奉獻和汗水織密抵禦疫情的防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疫情防控期間,東鋪頭街道建立街道、社區、小區三級聯動體系,率先推行將片區“化零為整”的管理模式,通過“空中+地面”“線上+線下”形式,形成疫情防控全覆蓋網絡。


街道黨工委書記鄭柏蒼、辦事處主任曾超帶領街道班子成員,根據轄區實際,提出在老舊和無物業小區採取“豆腐塊”封閉式管理的模式,將街道14個社區分成7大片,一片一隊伍,細化措施,責任到人,有效破解了開放式小區管理難題。


戰“疫”中的貼心人•貼心事•貼心話丨奮鬥在防“疫”最前沿的人

東鋪頭街道瑞京社區黨總支書記黃慧娜(左一)與社區幹部幫助轄區企業做好復工復產登記。


為保障企業復工復產,東鋪頭街道深化兩新組織黨建指導員掛鉤工作機制,創新推出了線上“非接觸式”疫情摸排報備平臺,成立新華西商圈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確保疫情防控繼續有條不紊地開展,實現有序復工復產,過好“疫”關。


他們雖然

沒有穿上精良的防護裝備

沒有學過專業的醫療知識

但他們有一腔熱血

憑著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

義無反顧地

走上了抗疫的第一線

謝謝你們

一線的戰士


供稿 | 福州、漳州、泉州、莆田

綜合整理 | 周元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