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防疫“好管家”,堅守“疫”線護家園

小區防疫“好管家”,堅守“疫”線護家園

黃文超在湖濱花園中心區值守給居民掃電子通行證

疫情初期,人人自危,社區防疫卻迎來了一場 “硬仗”。看到社區幹部為了居民的健康每天早出晚歸,進行深入摸排、張貼公告、音頻喊話等多線作戰,平日裡就很“熱心腸”的黃大哥在家坐不住了。他找到社區黨委書記羅美蓉,主動請戰:“物業雖然撤走了,但是我的小區,我可以守護!”從2月1日開始,黃大哥便加入社區防疫志願者的隊伍中,負責湖濱花園中心區防疫點值守。

湖濱花園中心區原本有兩個大門進出,為了便於管理,社區保留了靠近濱湖路的大門,並在此設置了防疫卡點。二月的南門湖畔寒風刺骨地吹,在這樣一個臨湖的防疫點值守實屬不易。每次輪到黃大哥值班,他總是提早過來接班,“我在家也沒啥事,就早點過來。”穿戴好志願者紅馬甲,就算是進入工作狀態了,進出人員登記、測量體溫、防控外來人員車輛、宣傳防疫知識,事無鉅細,無論繁雜,黃大哥都盡心盡力。很多居民嫌麻煩、省時間屢屢“闖關”,都被他耐心勸阻。有一回,一輛懸掛湖北牌照的車輛直接衝卡,黃大哥堅決攔下。作為老住戶的他,敏銳發現車上的乘客沒有熟悉的面孔。在他再三詢問下,車主最終承認是去A棟一戶居民家走親戚。在他的耐心勸說下,車上所有人員最終被成功全返。一起參與值守的社區工作者笑稱:“有黃大哥在,小區大門猶如銅牆鐵壁,無堅不摧。”

小区防疫“好管家”,坚守“疫”线护家园

疫情期間,黃文超為湖濱花園中心區居民家中送菜

值守過程中,黃大哥發現小區雖然實行了封閉管理,可是欄杆一放,住戶們的不滿情緒就流露了出來。其實,大家外出多是因為生活物資耗盡,不得已出門購買。為了大家不用出小區還能採購所需的生活物資,黃大哥四處張羅找來了供貨商為住戶們提供無接觸配送。如今,大家可以在微信群下單訂購物品,供貨商會及時統計在次日統一配送,大家在小區門口的防疫點就可以領取到自己購買的物品。一天,有個住戶剛從外地回來,與社區取得聯繫後主動居家隔離。可是居家隔離,生活物品如何到家?黃大哥聽說後,主動包攬了送貨到家的業務,“大家都是鄰居,本該守望相助,我也就是把大家買的東西拎上樓,送到家門口。”從那天起,黃大哥便當起了小區居家隔離的住戶、年紀大的獨居老人的貼心“管家”,每天他都把大家購買的生活物品,一一運送到家。

離開防疫卡點,黃大哥也是閒不住的,他還發動業主自覺加入“清潔家園”的行動中。“我們每天把衛生弄乾淨了,大家的防疫意識也提高了。”黃大哥一邊清理著樓道堆放的雜物,一邊和一起幹活的業主說。的確,在他的帶動下,不少業主紛紛走出家門,拿起清潔工具,清掃樓道、清除垃圾死角、對小區全面消毒消殺……當看到社區幹部再一次上門入戶摸排,他第一時間站出來:“這裡的情況我熟悉,帶上我!”在黃大哥的幫助下,只花了兩晚的時間,湖濱花園中心區248戶居民防疫信息全部被摸排到位。

小区防疫“好管家”,坚守“疫”线护家园

黃文超幫忙在湖濱花園中心區門口貼宣傳畫

一個多月下來,黃大哥消瘦了許多,大家都勸他:“黃大哥,你辛苦了,休息一下吧,我們社區志願者在這呢!”他笑著說:“沒事,我能堅持住,這個小區需要我,大家看見我才會更加安心。”黃大哥把自己的正能量傳遞給了所有人,他就像是一抹紅色驕陽在這個疫情寒冬燃燒自己,溫暖身邊人。疫情防控從不是一個人的戰“疫”,正是有他這樣一個個不計得失、無私奉獻的普通群眾辛勞付出,才鑄建起了社區防疫群防群控的信心和力量。(人民路街道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