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味道——燕子花粑粑

資源,越城山脈腹地,老山界嶺北麓,南往潯江之起始,北去資水之源頭,自古以來,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湘楚之人南下,兩廣之民北上,宛如北燕南飛亦似南燕北返,與崇尚自然的原居之民雜而糅之,飲食取三地精華而煎炒烹蒸,自成風味。


春天的味道——燕子花粑粑

冬去春來,舊識燕回,繞樑故居。春雷之後,雨水甘飴,田野山地之間,黃色小花破土而出,莖上白色絨毛細細,恰如乳燕之柔軟嬌嫩,謂名燕子花。

春天的味道——燕子花粑粑

斜雨薄霧或風和日麗之時,山民三五成群,揹簍攜筐,尖掐細擷。輕歌曼舞之際,燕子花已簍滿筐溢。

春天的味道——燕子花粑粑

回到家中,炊煙裊裊,火勢漸旺。將燕子花洗淨切碎,與春天的山泉水一起烹煮。同時,把去年八月中旬預留的新生糯米碾碎成粉,在青竹製成的圓形箥箕上鋪開。燕子花熟軟之後,剷出放於糯米粉中,細細拌勻。手心頻用暗勁,不斷揉搓,直至糯米粉與燕子花“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春天的味道——燕子花粑粑

再將粉團擠捏成大小均勻的小糰子,放進陷料。餡料多用去年農曆九月的黃豆,碾成粉末,拌少許黃糖。然後合攏,墊上青青的芭蕉葉片,放於蒸籠之中。

火勢勻稱,慢燃快旺,受熱平和。不久之後,籠中渙發出燕子花香。至此,燕子花粑粑便可出籠。

春天的味道——燕子花粑粑

取而食之,綿軟淳厚,入口松而不粘,甜而不膩,唇齒之間,久有餘香。那是春天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