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醫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學員凝心聚力共同抗“疫”

遠程教育協作組工作簡報

全國高校現代遠程教育協作組秘書處 2020年第101期 3月19日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上海交大醫學院廣大醫務工作者迅速行動起來,響應黨和國家、人民的召喚,先後有多批援鄂醫療隊逆行馳援武漢,在戰“疫”行動中貢獻青春硬核力量。前方醫護負重前行,後方交醫人也在努力為防控疫情阻擊戰承擔應有的責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的廣大教職員工和學員們也始終以“堅決落實國家、上海市及醫學院總體抗擊疫情的部署和安排”為工作著力點,面對疫情防疫防控的嚴峻形勢,凝心聚力共同抗“疫”。

上海交大醫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學員凝心聚力共同抗“疫”


一、馳援一線,身先士卒,貢獻力量

張婷婷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心內科的一名主管護師,同時也是一名有著5年黨齡的黨員。她參加了由醫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主辦的“成人高級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課程,提高自身理論和臨床技能。此次面對新冠病毒疫情治療需要,她第一時間主動報名前往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開展支援。2月初集合令發出之後,她與夥伴們前往上海防疫的最前線——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A3應急病區重症監護室(ICU)。為了節約防護裝備,她經常一次工作就是4-8小時,經受住了體能、專業水平、適應能力、心理承受力的全方位考驗。為救治更多的病情危重患者,在落實各類專科治療、基礎生活護理、肢體功能鍛鍊、消毒隔離等密集性護理後,經常是全身溼透。家中年幼的孩子非常想念她,只能通過手機屏幕與遠在金山的媽媽說上幾句,而再一次見到媽媽還要經過漫長的14天隔離。 “我是一名護士,有疾病的地方就是我工作的地方。面對這次疫情,作為黨員,更應該身先士卒前往一線,為防控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出一份力!”張婷婷自豪地說。

二、主動請纓,不懼危險,專業立功

沈華是來自松江區中心醫院2019年全科醫生轉崗培訓的學員,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後,他第一時間投身到隔離病房參與到戰“疫”之中。隔離病房,狹小、壓抑,病區收治的都是待排查的患者。平日看似簡單的抽動脈血操作,穿上防護設備後顯得沒那麼容易。穿戴好護目鏡、防護服、腳套、雙層手套、雙層口罩,整個人最難受的就是“悶”。幾層手套讓手指的靈敏度下降,加上危重病人動脈搏動弱,沈華的兩個耳朵裡面都是自己呼吸的立體聲,沈護目眼罩裡也開始凝結水珠。他成功抽取了動脈血,“這血看著挺鮮豔的”,這句是說給病人聽的,因為 “隔離、封閉、疾病,很快會讓人產生心理上的惡化,恐慌、悲觀、抑鬱、極端,之前甚至有病人通過沉默、絕食、拒絕用藥要求自動出院。”沈華同時是一名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他非常注意患者的情緒變化,及時溝通,解答他們心中的疑問和困擾。有一位35歲的男性,經湖北迴滬後有發燒症狀。由於焦慮和擔心,情緒最激烈的幾天他絕食並要求自動出院。“我是不是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家中的老人怎麼辦?小孩怎麼樣?”在溝通中,沈華一方面向這位隔離者宣講專業知——發燒並不一定代表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同時鼓勵他和家人溝通,通過親情的力量幫助他緩解顧慮。最終,這位隔離者14天后無恙出院。沈華在1月23日就悄悄報名馳援武漢的醫療隊,儘管最終沒去武漢,但他從年初五開始就一直職守在重症病房,一日都沒有歸家。“怕父母擔心,沒跟他們說我去隔離病房,就說是醫院這幾天很忙。”提及家人,沈華的語氣中帶著歉意。(以上部分內容摘自青年報《青春戰疫|隔離不隔愛,他是醫生也是“心理輔導員”》)

三、響應號召,籌措資源,愛心捐贈


上海交大醫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學員凝心聚力共同抗“疫”


在號召繼續教育學院廣大黨員同志自願捐款,為助力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的同時,學院更是廣泛號召和動員在讀學生,開展愛心捐贈,籌集一切對防控疫情有助的資源,堅決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浦川海、高端培訓部主任馮昕宇積極調動各方資源貢獻力量。藥械大健康高級研修班的王赫學員積極響應號召,在班主任黃素權老師的共同協助下,懷揣人間有大愛的心意,主動為缺少患病檢測設備的湖北省襄陽市谷城縣婦幼保健院、孝感市安陸市中醫院和天門市第一人民醫院各捐贈了一臺疫情監測所急需的RP500 血氣分析儀,總價值100多萬元。這臺設備不僅可以大幅提升患病檢測效率,更是讓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抗“疫”人員倍感溫暖,再添戰勝疫情的決心和信心。

疫魔無情,人間有愛。作為上海森前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總經理的王赫,利用自己負責的上海夏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展了戰“疫”公益行動。該公司旗下的琳芭康復平臺是一個有效鏈接淋巴水腫治療專家和患者的平臺。平臺於2020年2月初發起了一場“送口罩”公益活動,向平臺上每名註冊會員免費贈送四隻一次性醫用口罩。此項公益活動目前已經進行三十多天,累計贈送口罩給淋巴水腫患者達1000餘人。作為繼續教育學院非學歷教育培訓班的學員,王赫作為企業負責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醫療大健康產業從業人員的無上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正如上海交大醫學院精神“博極醫源、精勤不倦”所詮釋的:主動學習,積極實踐,才能以更加專業的優勢和高尚的信仰,更好的服務社會和大民。

當前正處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關鍵階段,形勢複雜嚴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所有成員將繼續以堅定的信心,同心協力,眾志成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積極貢獻。

疫情無情人有情,八方支援顯真情。大災大難面前,在黨中央運籌帷幄的指揮下和全社會的積極參與努力下,一定能夠凝聚起強大的防控力量,早日打贏這場抗擊疫情保衛戰!請相信——冬天一定會過去,陽光明媚的春天馬上就要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