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之戰的來龍去脈

南宋高宗紹興十九年,完顏亮發動宮延政變,殺死金熙宗,自立為帝。他夢想一舉滅宋,盡享江南繁華。

紹興三十一年九月,完顏亮強迫徵發各族人民,組成60萬人的軍隊,號稱百萬,分兵四路南下攻宋。金軍南下後,宋軍不戰而潰。一個月左右,金兵推進到長江北岸的和州。擔任淮西防務的都統制王權先後放棄廬州、和州,渡江退到採石去了。

采石之戰的來龍去脈

完顏亮發動非正義的侵宋戰爭,遭到金統治區各族人民的強烈反對。金宗室完顏雍乘機奪取政權,黃河以北地區很快歸附新皇帝金世宗。完顏亮得到知這一消息更加瘋狂南侵。當時,他領兵駐紮在和州雞籠山,決定於十一月初八日從採石渡江,再攻建康。

朝廷任命蕪湖守將李顯忠接替王權的職務,並派虞允文到蕪湖去催促李顯忠儘快到任,同時代表南宋政府慰勞採石的駐軍。虞允文來到採石,面對著主將空缺、士氣消沉的局面,虞允文主動擔起了整治軍隊,組織作戰的重任。

采石之戰的來龍去脈

宋軍部署剛完,完顏亮就親自指揮幾百艘戰船從楊林河口出發,想要一舉渡過長江。由於被南岸的高地遮住,金兵在船上看不見宋軍,等到將近南岸,才發現高地後面宋軍隊伍嚴整,撤退已經來不及了,登陸的金兵很快就被全部消滅了。

這時,宋軍衝入金軍船隊,同金軍展開激戰。海鰍船船體大,裝有踏輪,速度比較快;金軍的戰船大部分被撞沉了,半渡的金兵大半死在江中。黃昏以後,有一隊宋軍從別處撤退下來,路過採石,虞允文叫他們打著旗,擂起鼓,從山後繞到江邊。完顏亮以為是宋軍援兵來到,慌忙命令金軍船隊撤退,舍舟登岸。虞允文命令強弩手乘勝追射,把金軍殺得大敗。完顏亮率領殘兵敗將,退回到和州。

采石之戰的來龍去脈

完顏亮雖然遭受沉重打擊,但兵力眾多,第二天,完顏亮又派了大批金兵乘船進攻。宋軍用"神臂弩"射擊敵船,停泊在楊林河口上游的宋軍,乘勢放火,把金軍300多艘戰船全部燒燬。金軍大敗,這一仗,金軍在淮西的主力,基本上都被殲滅了。

采石之戰,宋軍在虞允文的指揮下,以少擊眾,以弱擊強,獲得了全勝,扭轉了當時的危急局面,維持了南宋的偏安。可惜以宋高宗為首的南宋投降派沒有抓住這一轉機,乘勝北伐,收復失地。但采石之戰在南宋歷史上仍然起了重大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