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兒戰疫】呵護寶寶腎臟健康,我們攜手與您同行


從庚子年春節開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工作生活,也給患有腎臟疾病的小朋友就醫帶來極大不便。兒童腎臟疾病多數是慢性病,需要長期用藥、定期隨診。通常情況下,醫生會建議患兒每1-3個月到醫院就診,完善相關檢查、評估病情、調整治療方案。


首都兒科研究所腎臟內科的小病友以外省市的居多,疫情期間如何隨診複查?還有急性腎功能衰竭、重度水腫、嚴重電解質紊亂等腎臟急重症,對孩子的健康構成了極大的威脅,特殊時期如何就診?如何住院?……


【首兒戰疫】呵護寶寶腎臟健康,我們攜手與您同行


面對這一個個難題,腎臟內科嚴格遵守醫院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項規定流程,把患兒的健康安危放在第一位,重點做好嚴格病房管理、優化門診安排、利用網絡諮詢三個方面的工作,竭盡全力為患兒提供安全、便捷的醫療服務。


1月21日,接到醫院新型冠狀病毒病例救治及防控應急工作通知後,腎臟內科主任陳朝英就按照新冠肺炎診斷、篩查、隔離方案要求,帶領病房高年資主治醫對需要住院診治的患兒進行病情評估和疫情排查,對於符合入院條件的患兒及時收治。先後有4名急性腎功能衰竭、10名腎病綜合徵重度水腫、2名複雜性泌尿系感染合併膿毒症,以及1名消化道出血合併腎炎的過敏性紫癜患兒順利入住病房,經過積極的診治,孩子們病情好轉,除了2人還在鞏固治療中,其他均已康復出院。


【首兒戰疫】呵護寶寶腎臟健康,我們攜手與您同行


受疫情影響,腎臟內科的專業門診數量較平日有明顯下降。為此,科室對專業門診進行了優化整合,保證每天都有經驗豐富的專科醫生出診,讓患兒得到及時診治,而其他醫生也沒有鬆懈,積極參與到網絡問診諮詢的工作中,大家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崗位、以不同的形式關愛著我們的小病友,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難關。


2月13日,陳朝英主任走進我所開設的“戰疫直播間”,以“疫情期間如何保護寶寶的腎臟”為題進行了科普講座,並“雲解答”了網友的相關問題。春節假期過後,科室就通過電話、病友微信群和京醫通義診平臺等形式開展線上諮詢,指導患兒治療和家庭日常護理,解答各種疑問。


【首兒戰疫】呵護寶寶腎臟健康,我們攜手與您同行


醫生辦公室的電話變得格外的繁忙,“請問塗娟醫生這周出診嗎?孩子需要調藥了。”“我家在外地,現在不能進京,後續的治療怎麼辦?”“孩子有基礎病,特別怕被感染,有沒有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電話那頭傳來的是家長焦急的問詢,電話這邊值班醫生耐心傾聽、細緻解答。


“疫情期間就診提示”“居家注意事項”“戰勝新冠秘籍之小朋友的備忘錄”等各類信息在3個病友微信群中及時發佈,在家長們瞭解醫院和科室近期工作安排的同時,專科護士還針對每個患兒的具體情況給出具體建議。一位家長在群裡表示:“我們不出家門就能得到醫生護士的專業指導,避免了大人和孩子被感染的風險,感恩有你們在,真好!”


此外,還有4名主治醫師以上的醫生通過京醫通在線諮詢問診平臺,利用業餘時間在線義診。腎臟內科副主任塗娟表示:“特殊時期,我們醫護人員更要做到有問必答,有難必幫,做孩子和家長的'定心丸'”。


2020年3月12日是第15個“世界腎臟病日”,今年的主題是“人人可享,處處可及”。腎臟健康需要從預防到監測的多元化管理,人人享有腎臟健康的權利,即便是在疫情尚未結束的特殊時期,作為小朋友腎臟健康的守護者,腎臟內科全體醫護人員也始終與孩子和家長們攜手同行。


文、攝 | 塗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