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則立,不預則廢|凡事想清楚了,再行動也不遲


預則立,不預則廢|凡事想清楚了,再行動也不遲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同樣處理一件事情,有的人會處理的頗有章法,相對比較圓滿;有的則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效果自然不必多說。

為什麼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呢?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第一種人往往善於思考,遇事謀事在先,先想清楚了再去行動,自然會有取勝的把握。

有的人會說,事出緊急,如果抽出時間再思考一段時間,不是黃花菜就涼了?如果思考與不思考都是一種壞結果,為什麼不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個思考的機會,先謀一步呢?

晚清名臣曾國藩說,處事貴熟思緩處,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意思是說,處理任何事情都要深思熟慮,穩步去做,只有認真思考才能瞭解情況,只有穩步處理才能妥善,得到滿意的結果。

預則立,不預則廢|凡事想清楚了,再行動也不遲

01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一世者,並不可謀一時。

做什麼事情,都要從大局的角度去考慮,去佈局。只有充分了解大局、把握大局、顧全大局,才能高瞻遠矚、統攬全局,拓展觀察問題的高度和深度,形成正確的思路,爭取處理任何事情的主動權,最大限度達到心想事成的效果。

比如,開一家餐館,不能單純想開或者認為沒人開就去行動了。需要考慮本地人的飲食偏好、市場容量、行業競爭、發展潛力、盈利水平等等,如果能夠做足功課、充分準備,成功的幾率就會大一點。

對於人生也是這樣,漫無目的的奔跑,只會迷失自己。不能走一步說一步,每天只顧得埋頭趕路,卻沒有抬頭看方向,立足實際,繪個藍圖,時間久了方向易偏不說,還會逐漸失去拼搏的動力。

思想是人生的起點,決定人生的高度和走向。不管做什麼事情,哪怕再緊急的事情,都要給自己留下一點思考的時間,用智慧主導人生,讓盲目遠離自己。

預則立,不預則廢|凡事想清楚了,再行動也不遲

02

法國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羅曼•羅蘭曾說:“應當細心地觀察,為的是理解;應當努力地理解,為的是行動。”

處理任何事情,前面的深思熟慮正是為了以後的行動。行動,有時需要雷霆手段,堅決果斷地進行;有的則需要亦步亦趨,穩紮穩打,才能獲得最後的成功。

我們做任何事情,可以雷厲風行,卻不能一味求急求快。事物的規律,本事就是有一個起步的階段,正如一架飛機,要想進入雲端,就必須經歷啟動、滑行、起飛、爬升等各階段,只有這樣才能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在做事情的每個階段,都不要在情緒中做任何決定。如果時間允許,可以等待一個晚上,或者等待一段時間,或許就會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如果事出緊急,哪怕換個環境、換個角落,出去走一圈,吹吹風,看看遠方的風景,或許都會思維就會一下子放開許多,活躍起來。

預則立,不預則廢|凡事想清楚了,再行動也不遲

我們生活中做的許多事情,並不是要去表現什麼,而是在儘自己的責任,履行自己的義務,抑或實現人生的價值,只需要盡全力去完成,至於評價,交給別人吧!

總之,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也許永遠做不完。遇到任何事,先緩一緩,想清楚了,在行動也不遲。

◆非常感謝您看完這篇文章,期待著您的關注支持,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