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才學會的6個“不糾結不暴躁不焦慮”生活指南

33歲才學會的6個“不糾結不暴躁不焦慮”生活指南

在這個糾結又掙扎的30-35歲年齡段裡活了幾年,積攢出了一些生活工作裡的教訓,給年輕的你看看,有則抓緊,無則趕緊吧。


01 做好本職工作再斜槓,否則容易大劈叉

個人品牌興盛的年代,很多人都特別想要做斜槓青年,總覺得多一份工作自己就能多一份錢。但前提是,你要多一份技能。

技能這東西,可不是隨便就有的,要下功夫學。悶頭學個一兩年才能有點眉目,但大多數人早就沒有了學習的耐心,稍微學幾天就覺得自己太辛苦了。

太多人,光看見別人賺錢,但沒看到別人辛苦,就誤以為別人幹啥都特別容易。自己照貓畫虎學兩下沒有效果,就覺得自己的日子太苦了。

其實,無論你在從事什麼職業,在你的行業裡都有大牛級別的人物。做不下去的時候看看前面的人。

如果一天花至少8小時的本職工作都做不下去,那下班後花兩三小時的任何事兒,你做好的幾率也非常小。

33歲才學會的6個“不糾結不暴躁不焦慮”生活指南


02 好好上班,學個真本事,別把運氣當能力

朋友小B白天上班是個工程師,下班後是個有點名氣的電臺主播。儘管做的都不錯,但依然不能辭職。

這年頭,太多人以為自己在網上有點名氣,就以為是自己的能力強。其實,站在風口的運氣,吹傷了太多人對自己的判斷力,以為自己老牛老牛了,都快放不下自己了,但其實沒有了風口之後的能力,才是你的真本事。

彆著急忙慌的學網紅,以為自己有幾十萬流量就找不到北了。紮紮實實的有真本事,無論在哪一個風口,有沒有風口,都能過的好。

我的朋友scalers昨天在朋友圈發了一段話,深得我心:

做內容創作者,只有好的作品才能穿越牛熊波動,才能持續行動,其他的一切IP啊、個人品牌啊,如果沒有作品支撐,都是虛無的空談,是遲早要破滅的泡沫。牢牢抓住優秀作品這個核心,以不變應萬變。

33歲才學會的6個“不糾結不暴躁不焦慮”生活指南


03 做好家庭保障,包括健康和金錢

在這方面,我就佩服我舅媽。早早給自己買了保險,去年生病理賠了40萬,現在每次住院複查的錢都有保險公司支付,兒子大學學費保險公司每年給兩萬。即使退休了依然過著買買買的悠閒日子。

我之前用了兩年的時間,給全家人,包括房子買了很多保險。基本上從醫療到教育,甚至安排好了用怎樣的投資理財來交房貸的錢。這段路走了將近兩年的時間才完成,但換來今天的有保障的生活。任何時候任何原因進醫院,都不用擔心看不起病了。

周圍很多朋友跟我一起買保險,但因為年紀越來越大,體檢不合格,慢慢不能買保險了。生病自己燒錢,一邊心疼,一邊後悔。

33歲才學會的6個“不糾結不暴躁不焦慮”生活指南


04 梳理家庭工作與家庭成員的分工

30-35歲的年齡段,最可怕的是屁滾尿流的人生。不是今天老媽病了,就是後天孩子發燒了,剛收拾好喘口氣,公司老闆又給新挑戰了。完完全全屁滾尿流喘不過氣來。

很多人問我,如何一個人成功的管理著全家老少七口人,還能操持家裡各種需求,以及根本不耽誤工作的。

  • 第一秘訣就是:按照個人特長,做好家庭分工

比如老公喜歡設計,那裝修房子老公全權負責;我喜歡買買買,我就負責全家採購;老公喜歡收納,那搬家後的整理他來做。基本上別人家搬家要收拾一個月,我家一週全部搞定。

  • 第二秘訣就是:提前完成

做任何事情,包括工作,我的要求就是提前做。萬事準備在前,到時候不慌張。特別是工作上,一般10號交的東西,我1號就全部完成了,這樣即使後面有任何突發情況,我也不著急。

  • 第三秘訣就是:快速做決策

最浪費時間的,往往不是大掃除,而是在購物車裡猶豫不決,為了三兩塊的東西磨嘰好幾天。其實你並不缺兩塊錢,但你會在上面慢慢殺死自己的時間而混然不知。

33歲才學會的6個“不糾結不暴躁不焦慮”生活指南


05 選多看看周圍的世界,不要怕麻煩

30-35歲最怕的不是不努力了,而是固步自封。不願意接受任何新生事物,還看不起各種能幹的小鮮肉。

人是從什麼時候老的?從你開始怕麻煩,覺得學新東西懶得動的時候,你就開始老了,你的人生很可能就只能停留在這個位置,再也沒有高峰可以攀登了。

這兩年,作為30+的中年少女,我最大的收穫不是自己多努力,而是看到很多很多年輕孩子們,他們在我們明知道有錢掙但懶得去做去研究的地方拼命努力,收穫的不僅僅是財富,更是讓我們瞠目結舌的成就。

只是,太多的30+的人,在基本生活不再發愁的時候,認為這就是最美好的生活了,再也不去努力,更不會去開拓了。

再過幾年,你就要被淘汰了,真的不怕嗎?

33歲才學會的6個“不糾結不暴躁不焦慮”生活指南


06 學會享受生活,讓自己過得像個人

這是我最大的一個教訓,也是做的最不好的地方。

以前我生活的很緊張,每天有做不完的工作,操不完的心,每天睡覺都噩夢連連。白天脾氣也不好,老公和孩子以及其他家人也經常會被我牽連。我不高興,全家都小心翼翼的。

自從搬了家,住到了郊區,雖然離市區遠了很多,但是環境變好了,生活變得慢下來了。

這時候我才開始,用咖啡機慢慢打一杯咖啡,好好泡個腳,甚至認真地塗個沐浴乳。

鄰居媽媽給我說,她每天白天都很忙,從睜眼開始就沒有自己的時間。

但臨睡前半小時,她總會跟我發微信聊聊天,這是一天裡屬於自己的難得的時光,女人要給自己寵愛,不是說給自己買多貴的東西,而是要給自己留一點自己喘息的時間。

再忙,都要學會生活,不要把自己的時間排的滿滿的。你放鬆了,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才能過上輕鬆的生活

33歲才學會的6個“不糾結不暴躁不焦慮”生活指南

馬上就33歲了,算是一點點人生心得吧。希望沒到30歲的你,早早做準備;而到了30歲的你,快馬加鞭整理好自己的生活。

人生會越來越好嗎?真的不一定。有時候真的不是因為錢,而是因為你是否真的會生活,是都能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20歲的時候我們拼命往前衝,光顧著賺錢,忘了對人生的規劃和整理。過了30歲,人生的麻煩事兒突然增加了很多很多,能梳理並且安排好一切,並從容不迫的完成,絕對是一種超強的能力。

很多人說我的文字沒有以前那麼尖酸刻薄,變得柔軟了。大概是因為,在長大和變老的路上,我們的心,終究與強硬的世界相撞。我們一路撞擊,一路學會柔軟,學會從容,學會與世界相擁而眠。

希望你,希望我,希望關注我愛著我的你,都能過的幸福、簡單、美好、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