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石地種土豆行嗎?要注意什麼?

木棉花30257646


碎石頭種土豆好嗎?

土豆是一種很重要的糧食。那想要大規模地種植土豆,都需要知道哪些注意事項呢?接下來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土豆從播種,到生長,最後到成熟,都需要大量的水分,想要土豆長勢好,就一定要保持土壤中的水分足夠,基本上土壤的含水量在百分之六十就可以。種下土豆後要在田壟裡澆水。要是長出幼苗後遇到乾旱的天氣,降水量太少,一定要保證每天都對土豆進行澆水,因為幼苗時期是最重要的階段,也是需水量最多的階段,所以一定要保證水的量足夠。

播種之後也要噴灑一定量的除草劑,除去田間的雜草。但不是所有的時期都需要很多的水,等到土豆馬上成熟的時候,不應該一直澆水,因為這樣會導致土壤的通透性不好,土豆呼吸的不順暢,最後爛掉。因此下雨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好排水的工作。

土豆對肥料的要求其實也很高。一般土豆的產量都不低,所以一定要供給足夠的營養。幼苗的時候可以施加速苗肥,提高生長的速度。出苗十五天之後進行一次中耕,使肥料和土壤混合。等到結出花蕾,在進行第二次中耕。施加肥料的時候,不要讓化肥接觸到莖葉,否則會被燒傷。

防止土豆生病還有受到蟲害一直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做不好的話土豆的質量和產量就會降低。土豆常見的病就是疫病或者幹腐病。為了防止這些,就要提前做一些措施。選擇品種的時候,一定選擇好的、沒有疾病的品種。並且最好能把播種的時間提前一點。要是發現有植株患病,就要及時的進行治療,防止病毒繼續傳播產生更大的危害。要是患病的植株少,也可以把這幾株摘掉,除掉病源。噴藥最好做到一個星期進行一次,連續噴灑一個月基本就可以痊癒了。

等到土豆的莖和葉變得枯黃,就已經代表土豆即將成熟了,可以進行採收。採收之前的是十幾天內一定要注意不要澆水,把地上的一些莖葉除掉,可以讓地下的土豆進一步成熟。採收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時間,最好是晴天。由於土豆長在地下,看不見土豆在哪裡,所以一定要小心,不要傷到土豆。挖出來之後也不要讓太陽曬太長時間,以免影響質量。以上就是種植土豆需要注意的事項了。





農村阿魏


首先土豆是喜光植物,最適宜於表土深厚、結構疏鬆、排水透氣良好且富含有機質的土壤,如漢中平川的水稻土(壤土)、沙壤土等。

所以主要是看碎石地的土壤怎麼樣,,如果土壤都是碎石,切常年乾旱,就不建議種植。而且碎石地水分不容易保留,很快就蒸發了。

如果碎石地土壤比較厚,而且有很好的灌溉技術,或者可以考慮地膜種植。









貼臉微笑


土豆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作物,除了鹽鹼地之外,其他什麼地都行,但必須有水澆條件。來年春天要種土豆的地,頭年最好耕過來,不但要耕,而且要深耕,土豆是最喜歡土層鬆軟的,而且也是最能疏鬆土壤的植物,比較板結的地塊,連種幾年土豆就會變得疏。

栽培技術

  品種選擇

  1、漢中平川和丘陵露天馬鈴薯的安全播種期為2月4日的立春前後,山區氣溫低播種期相對推遲。

  2、品種選擇。經近幾年的試驗示範推廣,漢中露天馬鈴薯的適宜品種有克新6號、克新一號、沙雜15、安薯58號、安薯56號、臺灣紅皮等。

  切芽塊

  1、播種前的15天,挑選具有本品種特徵,表皮色澤新鮮、沒有龜裂、沒有病斑的塊莖作為種薯。

  2、為了保證馬鈴薯出苗整齊,必須打破頂端優勢。方法為從薯塊頂芽為中心點縱劈一刀,切成兩塊然後再分切。3、場地消毒。切芽塊的場地和裝芽塊的工具,要用2%的硫酸銅溶液噴霧,也可以用草木灰消毒。減少芽塊被感染病菌和病毒的機會。

  4、切刀消毒。馬鈴薯晚疫病、環腐病等病原菌在種薯上越冬,切刀是病原菌的主要傳播工具,尤其是環腐病,目前尚無治療和控制病情的特效藥,因此要在切芽塊上下功夫,防止病原菌通過切刀傳播。具體做法是:準備一個瓷盆,盆內盛有一定量的75%酒精或0.3%的高錳酸鉀溶液,準備三把切刀放入上述溶液中浸泡消毒,這些切刀輪流使用,用後隨即放入盆內消毒。也可將刀在火苗上燒烤20-30秒鐘然後繼續使用。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環腐病,黑脛病等通過切刀傳染。

  5、切芽塊的要求。芽塊不宜太小,每個芽塊重量不能小於30克,大芽塊能增強抗旱性,並能延長離乳期,每個芽塊至少要有一個芽眼。切好的薯塊用草木灰拌種,既有種肥作用,又有防病作用。

播種

  1、選擇地塊:適合栽培馬鈴薯的地塊,要土質疏鬆,通透性好,有機質含量豐富,地勢平坦,靠近水源,排灌方便。

  2、合理輪作:馬鈴薯不宜連作,因為連作能使土傳性病蟲害加重,容易造成土壤中某些元素嚴重缺乏,破壞土壤微生物的自然平衡,使根系分泌的有害物質積累增加,影響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前茬作物可以是水稻、玉米、蔥蒜、瓜類等3、合理施肥:施肥最好採用平衡施肥(配方施肥)。按馬鈴薯的需肥規律施肥,試驗證明,畝產塊莖1000公斤時,需要從土壤中吸收氮5.6公斤、磷2.2公斤、鉀10.2公斤。馬鈴薯對肥料三要素的需要以鉀最多,氮次之,磷較少。氮、磷、鉀的比例為5:2:9。不具備平衡施肥條件的地方,中等地力每畝施農家肥3000公斤,含鉀量高的三元復混肥75-100公斤。

  4、播種:按照壟距為50-60釐米開溝,溝深10釐米,在溝內施化肥,化肥上面施有機肥。在有機肥上面播芽塊,儘量使芽塊與化肥隔離開。按照馬鈴薯品種要求的密度播種,早熟品種株距為20釐米,中熟品種株距為25釐米。覆土達6-10釐米厚。中等地力條件下,保證每畝種植5000穴以上。大田播種完成後,在地頭、地邊的壟溝裡播一定量芽塊,以備大田缺苗時補苗用。

田間管理

  1、幼苗期(出苗-現蕾)管理:

  (1) 中耕培土。第一次中耕培土時間在苗高6釐米左右,此期地下匍匐莖尚未形成,可合理深鋤。10天后進行第二次中耕培土,此期地下匍匐莖未大量形成,要合理深鋤,達到層層高培土的目的。現蕾初期進行第三遍培土,此期地下匍匐莖已形成,而且匍匐莖頂端開始膨大,形成塊莖,因此要合理淺耕,以免傷匍匐莖。苗期三次中耕培土,增強土壤的通透性,為馬鈴薯根系發育和結薯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

  (2) 防治害蟲。苗期乃至結薯期、長薯期的主要蟲害是蚜蟲、地老虎和紅蜘蛛,田間發現個別蟲害時,即可防治。防治藥物要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

  (3) 追肥。在土壤肥力好,底肥充足的條件下,一般不需要追肥。但有追肥之必要時,可在6葉期追肥,追肥過早,起不到追肥作用,追肥過晚增產效果差,甚至貪青徒長,造成減產。

  2、結薯期(現蕾-落花)管理 (1) 對於大量結實的品種,要摘除過多花蕾,節約養分,尤其節約光合產物,促進地下部結薯。摘除花蕾時,不要傷害旗葉。

  (2) 此期是需水最多的時期,要避免乾旱,遇乾旱要澆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

  (3) 此期易發生、流行馬鈴薯晚疫病,可在發病前期,用甲霜靈錳鋅、瑞毒黴、代森錳鋅、百菌清、硫酸銅、敵菌特進行預防。

  3、結薯期(落花-塊莖生理成熟)管理

  此期根系逐漸衰老,吸收能力減弱,要注重防早衰,葉面噴施一次0.5%-1%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可有效地防早衰,使地下塊莖達到生理成熟。


柒柒孩子


這個問題不是絕對的。如果是機械化作業,有一點碎石都不行,收土豆的時候,在收穫機傳送帶上碎石會把土豆的表皮搓爛。如果收穫時只是犁翻後的人工收穫,有些碎石是沒有妨礙的。內蒙古烏蘭察布是薯都,馬鈴薯機械化種植面積是國內排到第一位的,那裡的耕地大多數都有碎石。大的碎石還需要撿石機進行預先清理。


問心老農


碎石地種土豆不行,產量不高,注意事項 深耕地暄松的土壤有利於薯塊膨大土豆生長週期短要多施肥,驚蟄前後播種最好,播種時要保證培土厚度,苗出後整個生育期不能缺水,收刨前停水促進薯皮老熟,可以提高產量,在植株生長旺期要及時化控開花前噴灑多效挫控秧,注意防治病蟲。


農村你耀輝哥


選地整地

土豆要想有高產量那土地的選擇非常的重要,儘量選擇土壤比較肥沃,土質比較疏鬆的土地,其中沙質土地對於土豆的種植最好。其次在整地的時候儘量挖深一點,吧土質整細一點,然後施以基肥,這樣不僅可以消滅田地種的雜草還可以預防病症,這樣土豆可以生長的更好,結的土豆更多更大。

所以不建議用碎石地


阿龍鄉村情


碎石地,應該是土壤中砂石比較大吧,這種地可以種的,但是水分保持不好,要多澆水。產量也不高,不會長太大,但是這種地種出的土豆非常好吃。


芊德萌


碎石地裡有少量的土可以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