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經理如果真的有穩定賺錢能力,為什麼要幫別人賺錢?

朱秀媚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基金經理的投研能力肯定比絕大多數老百姓要強,但是市場是變化莫測的,基金經理也肯定不是穩賺不賠。

其次,股市、期市、債市、匯市等市場永遠不是散戶的投資工具,沒有足夠的資金去做均衡配置,去分散和抵抗風險,一定淪為韭菜。

再次,如果你用100萬去投資一隻股票,無異於倉粟入海,可是如果你用一個億去投資同一只股票呢?短期內必漲無疑。

最後,基金經理是一份專業的工作而已,他即便是有超強的能力,如果沒有大量的資金做市,沒有團隊配合的各項數據,沒有足夠的時間調研企業,沒有全球快速的信息通道,他也只是韭菜,茁壯一些而已。


郝開心2007


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有困惑,不少人甚至認為基金經理還不如自己單幹。只要你稍微分析下就很容易理解了:

1.基金公司是一個團隊,包括投研人員、操盤人員等。一個優秀的基金經理離不開這些團隊力量的支持,團隊背後的力量是個人很難擁有的。所以有些基金經理一旦離開原有的基金公司,跳槽到一些小些的公司,業績就不如以前了。

2.公募基金經理收入高但風險都不大,公募基金不論所管理的基金業績如何,每年的管理費都是固定的,屬於旱澇飽收。現在大多基金的管理費是每年1.5%,就按10億元計算,每年的管理費就有一千五百萬元,而現在大多基金經理所管理的資金可能都有幾十個億以上,雖然不可能都是經理一人獨得,但一年上百萬元應該是有的。請問你自己炒股一年能賺多少錢?

3.很多基金經理自己也無本金,在無本金或本金不多的情況下,單幹的能賺多少錢呢?

4.中國股市熊多牛少,這樣的市場環境很難保證有多好的收益。

若還有其他原因,歡迎各位補充!


有基有財


我是基金經理,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基金經理管理的資產額是很大的,小到幾千萬,大到幾百億!基金經理賺的薪水分為3部分,

一部分是底薪,其實並不是很高。

另外一部分是提成,這部分如果管理規模大的話,一年上幾千萬幾億也可能。

第三部分是管理規模的管理費,基金經理也有一部分激勵。

自己炒股能有多少本金啊,肯定是管大錢賺的多。而且基金經理的業績是由一個團隊合作得來的,單幹的話業績要做好工作量也很大啊!而且碰到年份不好的時候,自己投資要是虧損了呢,給人打工總有底薪啊!

而且公募基金經理的話其實是不要求做到絕對收益的,也就是不管是虧是賺他都有錢拿,多好啊!


COCO投資


這很正常啊,基金經理也是一份職業。既然是職業,幫助別人賺錢,自己又能賺到錢,何樂而不為呢?這就好比米其林的大廚,他菜做的好,不僅僅是在家裡做給老婆孩子吃,還要在餐廳為廣大顧客服務一樣啊。


就我認識的有穩定賺錢能力的私募基金經理,都是樂於幫助別人的。為啥,主要是以下幾點:


1,首先,私募基金主要靠業績提成的,幫助別人賺錢也就是給自己賺錢。手藝人靠手藝吃飯,但是也得有客戶賞臉投資不是。所以私募基金經理和客戶的利益都是一致的,公募情況就有點複雜,因為他們主要靠擴大規模收取管理費,不過就我認識的,大部分公募基金經理也是善良的,並沒有那麼多所謂的“黑幕”,只是業績考核的方式不同罷了。


2,其次,能夠幫助別人,也是一種情懷。比如巴菲特有錢吧,一度是世界首富,至少目前還是依靠投資賺錢最多的。他還在樂此不疲的每年堅持開股東會,向大家“佈道”,傳授價值投資的知識,他按道理早就不差錢了啊,年紀還這麼大,和芒格開股東會的時候,坐在臺上一下就是幾個小時,心疼三分鐘。。。他也還在管理著龐大的資產,這次美股暴跌下來,他手握1200多億的現金,又要開始忙了,繼續心疼下。。這把年紀了,還在幫助別人,不容易。


總的來說,基金經理有賺錢能力的不多,還願意一直幫助別人的就更少了。如果你能碰到以上兩者兼具的,恭喜你,善待他!朋友。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啟發。


江湖遊人


原因很簡單啊。幫別人賺錢,自己得到的收入會更高。而且零風險甚至旱澇保收。

1 自己做投資賺錢較慢,做基金收入較高。

假設一個人有100萬元炒股,如果他能每年益20%,那麼自己做10年收入是600萬元左右。做二十年收入是3000多萬元左右。

如果他做基金經理。他會收管理費、提成等。他的收入可以僅一年就達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如果規模則可上億。這樣的賺錢速度是自己做投資十年二十年都賺不來的。

2 自己做投資有風險,搞基金零風險

一個人無論是水平再高,也是人。也會有看錯的時候。特別是會有黑天鵝事件發生時,是很難預測的。自己做投資一旦損失慘重,則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元氣。而做基金經理就是虧錢了,虧的也是客戶的。最多也就是不收取提成和管理費罷了。如果是做公募基金,那麼就是基金虧損了,基金經理也是要收管理費的。這種穩賺不虧的工作為什麼不幹?

金融行業不少工作就有這種躺賺性,這是行業的特殊性造成的。不服都不行。


孟可的思想空間


基金經理也是人,並且和你我一樣,也是普通平凡的人。他們能成為基金經理,一是自己選擇的方向,二是經過自己努力獲得的。至於穩定賺錢的能力,只能說,他們在用錢賺錢的這方面比其他普通人更有一定的優勢。些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他們擁有的財經知識比較豐富。一般是財經方面畢業的,在學校裡有了一定的基礎,出入社會後也是一直在金融方面工作,長時間累積起來,財經方面知識的儲備是其他人無法比的。換句話說:一個人在一個行業做三年,可能才入行;做上六年,就能算精通了;做上十年及以上,也就成大師了。如果換成是你,你也能做到。
  2. 社交圈子 。你和什麼樣的人長時間交往,最後也會變成什麼樣的人,俗稱同化。

基金經理穩定賺錢的能力,是通過基金累積淨值體現的,也是站在基金公司這個大平臺上面實現的。基金公司有著自己的團隊,而經理們是裡面的團員,有句話怎麼說來著?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團員就是兵,並非缺一不可,如果離開了這個團隊,也許什麼也不是了。

假如他們直的擁有穩定的賺錢能力,那麼他們肯定會單飛的。為什麼還要留下幫基民賺錢呢?

  • 一是幫基民賺錢,也是在幫自己賺錢。基金經理和銷售人員的工作類似,也是靠提成的,基民賺得多,基金經理也就賺得多。
  • 二是不確信。不確信什麼?不確信離開平臺了,自己還能有這麼好的業績,不確信自己是否還能像以前一樣擁有穩定賺錢的能力。

所以,無論經理們是否真有穩定賺錢的能力,他們在目前都是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的,除非要準備自己單幹了。


夢灬小小


基金經理有穩定的賺錢能力,為什麼要去幫別人賺錢?我們來分析一下。

一:從金額來看,基金經理往往管理幾億、幾十億甚至上百億資金。他在炒股過程中因資金多,有巨大的控制股價的能力,甚至就是做莊。如果他自已炒股,就缺少了這種資金優勢,無法很好的控制股票價格,無非也就是一個技術好一點的小散。

二:從收入上來看,如果能管理一支十億、幾十億的基金,年收入至少上百萬,即使基金虧損了,管理費也照收不誤,收入穩定,旱澇保收。如果他自己投入五百萬,年增長20%己經很不錯了,收穫也不如做管理經理,而且也不排除有虧損發生,這個虧就是虧自己的了,而不是虧別人的。

三:基金經理帶領一個團隊,每一項工作都有人在負責,並不是簡單的一個人包攬了所有的事情,市場研究、交易、量化、渠道分工都非常明確,團隊內各司其職,各自發揮優勢。積思廣議,加上分工細化,使得分析、操作更加精準。如果他自己炒股不僅要分析,還要交易,還要控制風險。而且他可能只有某方面的專長,甚至某方面缺點比我們還大,而缺乏在團隊裡時的專業互補,有可能還炒不過一些小散。

四:心態不同,基金經理,擁有龐大的技術團隊支撐和龐大的資金後續支撐,做起股來膽量大,心理波動小,有堅定的信念而不易為市場普通波動而影響,執行力堅決。如果他自己炒股就缺少了資金和技術的支撐,往往沒有辦法堅定執行自己的目標,和我們一樣,會被市場的波動而改變方向,執行力上要大打折扣。和生活之中一樣,用別人的錢和用自己的錢的感受是不相同的,膽量也不同的。

五:基金公司因其是職業的投資公司,與其他團隊甚至企業合作的機會更多,消息來源和準確性更具有優勢,而且對信息的利用會很充分。如果他自己炒股,就和我們一樣,失去了合作和信息這些優勢,能否真正賺錢還真不好說。

基金經理往往也並非在技術上和分析上很全面,可能只有某方面的優勢,甚至僅僅管理能力比較強而已。如果他離開了團隊,自己炒股,甚至還不如市場一部分人有技術的股民。


阿龍130300051


您好!看看我的回答如何?

每一個基金經理都不能保證他不踩雷,不能保證他每年都是正收益。能夠保證數十年年化收益率在10%以上的那絕對是扳著手指就能數的過來的大師級的人物。

所以,巴菲特他老人家就建議投資者購買指數基金,這樣就可以戰勝大部分股票基金,這也是經過了市場驗證的。而且,他老人家伯克希爾·哈撒韋近期就買入了指數基金。

可見,能穩定替投資人賺取收益的基金經理是不多的,尤其在A股這種波動幅度大、風格輪換比較頻繁的市場裡更是如此。

對於基金經理來說,不管基金的業績如何,基金經理每年都可以拿到穩定的管理費收入,這多穩當啊。當然,如果基金經理對自己的水平自信的話,也可以把自己的資金投入自己管理的基金,也相當於為自己的產品作背書吧。

謝謝!





順勢理財


基金經理和普通散戶相比有三個個優勢。

一:心態,基金經理有不菲的薪資,可以保證一個不錯的生活。所以他們不會很迫切的賺錢,心態要比散戶好。

二:難度,同樣要賺1000萬,散戶資金100萬資金需要賺10倍。基金經理管理一億資金只需要賺10%.同樣的交易目標,但是難度不在一個數量級。

三:團隊協作,專業的團隊會提高交易的效率和降低犯錯的概率。

不能說基金經理穩賺不虧,但是賺錢的概率要比散戶高。



K線與結構


你好,我是財經領域作者阿恆,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原因有下面2點:

基金經理概念:

每種基金均由一個經理或一組經理去負責決定該基金的組合和投資策略。投資組合是按照基金說明書的投資目標去選擇,以及由該基金經理之投資策略去決定。

在證券行業(證券公司、保險公司投資部門、期貨公司等投資機構),從事研究分析、交易等基礎工作,在幾年的磨礪後逐步過渡到基金經理助理等工作,這些都是晉升到基金經理的潛在路徑。

原因1:

幫助沒有能力財富增值的人進行理財,畢競投資有能力的人是有限的,那散戶就打包一起,給基金經理去投資理財,且現在中國股市去散戶化,基本面慢慢起更強的作用,跟國際接軌,散戶會越來越少,最終後面是機構博弈的時代,就像成熟的市場美國。建議,如果不想被害韭菜,散戶必需要努力學習,財富掌握在自己手裡,你是否跟得上時代?

原因2:

如果是出色的基金經理,肯定有團隊,他們的投研能力肯定比一般散戶要出色,天天去調研公司聽路演聽報告 ,一般散戶做不到。團隊中分工:政策研究、公司調研、操作交易、量化策略模型、渠道分工都非常明確,團隊內各司其職,各自發揮優勢。

最後,做金融這行的基金經理都必須很努力,付出很多時間、非常忙碌。也不是每個基金或基金經理都穩定贏利的,需要大家去仔細分辯優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