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祕籍:夫妻關係優於親子關係

幸福秘籍:夫妻關係優於親子關係


愛與分離,是生命中兩個永恆的主題。健康的家庭,充盈著愛,也懂得分離。


健康家庭的父母,深愛孩子,將他養大,不是為了自己分享這一結果,不是為了永遠與孩子黏在一起,而是要將他推出家門,推到一個更寬廣的世界,讓他去過獨立而自主的生活。

而他,則勢必會找一個伴侶,也會有自己的孩子。

等他的孩子長大後,他也會向父母學習,把他的孩子推向更寬廣的世界。

愛,就在這樣的循環中不斷地傳遞,從我們的原生家庭傳遞到我們的新生家庭。

家庭是傳遞愛的載體,從父母傳給孩子,再由孩子向下傳遞。不過,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應是親子關係,而是夫妻關係。對此,國內知名的心理學家曾奇峰形容說,夫妻關係是“家庭的定海神針”,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關係是家庭核心,擁有第一發言權,那麼這個家庭就會穩如磐石。


那麼,應該如何來調適夫妻關係呢?


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是心理學中運用最多的手法,羅森塔爾效應,又稱皮格馬利翁效應。


它留給我們這樣一個啟示:讚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當一個獲得另一個人的信任、讚美時,他便感覺獲得了社會支持,從而增強了自我價值,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並盡力達到對方的期待,以避免對方失望,從而維持這種社會支持的連續性。


在夫妻相處之中也一樣,面對丈夫(妻子),我們更多的是應高給予讚美,不應該冷言冷語,因為你愛他(她),希望彼此都能好起來,所以我們需要的只是鼓勵,而不是嘲諷。


同樣,如果在家庭生活當中,妻子給予丈夫的只有繁重的家務,整日的嘮叨,髒亂的環境……那麼,就不要指望丈夫能夠保證愛我們一生一世,天長地久。


一個好的家庭生活,是要靠夫妻彼此共同努力的,夫妻在家庭生活當中要彼此信任,要坦誠相待,一個謊言或許就會造成一個不完美的結局,一個不好的開端總會在後面的不經意的掩飾中而走向罪惡的深淵。


在夫妻相處中呢,個人覺得互惠是很重要的,加入僅僅是一方的長期付出,時間一久,矛盾也就會慢慢浮現出來了,因為,一個“家”是由兩個人組成的,沒有彼此共同的努力,是不可能支撐起一個完美的家庭的。所以,在夫妻相處中要懂得去關心對方,不要僅僅抱怨對方的關心不足,而應該反思自己有沒有做到最好。


六度空間理論。這是米爾格拉姆發現的定理,即世界上的所有人,主要最多通過6個人我們就能認識任何陌生人。


當丈夫和妻子親親蜜密相愛的時候,愛不會越用越少,反而越來越多,不但可以滿足自己,還會溢出很多很多去滋潤我們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