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商業分析師平時的工作是什麼樣的?

作為一個剛入職兩個月的小菜鳥,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平時的工作內容和職責,滿足一下大家的好奇心(我臆想出來的)。

先介紹一下我的公司。WBA是一家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是美國Walgreens和英國Alliance Boots的聯合公司,在全球有超過三十萬員工。我所在的美國分支是成立於1901年、在全美擁有超過8000家連鎖藥局的Walgreens,部門是Clinical Performance(不知道怎麼翻譯)。。。

菜鳥商業分析師平時的工作是什麼樣的?

自從2014年跟英國Alliance Boots合併之後股價一路下跌 = =

儘管我所在的企業是擁有大量實物產品的連鎖藥局,我所在的部門負責的卻是服務類型的產品,我們組目前負責的兩個項目分別是數字渠道廣告服務和內部決策流程優化。在數字渠道服務方面,我們的模式是與健康保險公司、藥品福利管理局(PBM)合作,合作方發給我們想要推送的內容(文字、網站鏈接等),我們的各個渠道則負責推送和收集原始數據。

Walgreens的數字渠道包括電子郵件(在美國,電子郵件是一個投資回報率非常高且常用的營銷渠道)、網站和手機app,再加上線下處方藥藥包上的廣告頁,目前總共是四個渠道。在內部決策流程優化方面,我們原本的流程並沒有對標公司醫藥部門的戰略發展目標,而是漫無目的地出現一個需求就解決一個需求,我老闆和另一個組的leader正在建立一個新流程:集中收集客戶端需求,在每週的例會上由需求發起人向利益相關者闡述需求實現會帶來的好處(包括能夠影響到的人群數量、跟客戶的關係提升以及對公司戰略的影響),然後由利益相關者投票表決是否通過,再決定如何投入資源支持需求的實現。

作為一個商業分析師,我並沒有用到任何高大上的編程工具。一個原因是數據量並不大,只需要用Excel計算和Power BI建儀表盤就能滿足現有的分析需求,而且公司跟微軟有深度合作,許多微軟的軟件都可以無限制地使用;第二個原因是為了信息安全考慮,公司對於任何軟件的下載都有著嚴格的限制,就連Power BI的gateway插件都需要申請才能下載,更別說Python或者R,在目前沒有這個需要的情況下,我不打算麻煩地去申請軟件下載權。

我主要的工作是收集項目裡散落在各處的數據集,整合並且清理,製作分析儀表盤向老闆呈現項目的進度和KPI的情況,並根據數據體現出來的趨勢提出改進的建議。事實上,很多時候數據是沒有趨勢或者看不出什麼東西來的,這當然也是一種結果。你因為缺少了分析需要的數據或者因為數據量太少以至於沒有辦法得出有價值的結論,是真實商業世界裡經常發生的。這跟學校的項目完全不同,一般來說,學校提供的都是清理好的、能夠得出洞見的數據集,而現實中不會總是有這樣的好事。你需要猜測,假設,補足缺失的數據點,甚至就是直接跟老闆說,只有這些東西我什麼都得不出來。但是最重要的是你必須要經過嘗試和探索,而不是一看,哎呀數據這麼少,我分析不出來。我相信所有的老闆需要的是一個進取的、有思考的、能夠面對雜亂不慌不忙的分析師,而非只能基於乾淨整潔的數據得出漂亮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