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為什麼容易損傷,是因為使用方式不當還是膝蓋天生是一個消耗品?

薛文哲


膝蓋為什麼容易損傷,是因為使用方式不當還是膝蓋天生是一個消耗品?



膝關節由於特殊的結構,在膝關節的上面有髖關節。髖關節由體積很大的臀大肌包裹著,膝關節的下面有踝關節,踝關節和膝關節都是可以三個面都活動的。


而膝關節只能前後運動,在膝關節屈到90度的時候才可以有少許的旋轉角度。


造成膝關節容易受傷的原因有幾個方面

1:肌肉力量不足

2:錯誤的關節活動

3:身體體重過重

4:肌肉力量不平衡


1:肌肉力量不足

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肌肉力量並不會像我們的年齡一樣一直增長。肌肉力量不論男女到一定的時間後就會慢慢的下降。包括我們的肌肉含量也會慢慢的下降,這就會造成一個情況,就是我們的肌肉力量和肌肉量都是一直下降的。


同時我們的身體活動一直是持續進行的,長此以往,肌肉力量不足以支持身體活動。最終的結果就是關節的受傷


2:錯誤的關節活動

我們身體的肌肉和關節都有相應的作用,如果發生了錯誤的關節活動就會讓不該承受很大重量的部位承受過多的力量。


在靜態的時候

錯誤的站姿導致身體的重量都壓在膝關節上面,這時候本應該肌肉也要承受一些身體的重量

由於膝蓋超伸的原因,導致膝關節受力過多


在活動或運動的時候

在參加體育運動和活動的時候,同樣錯誤的運動方式也會導致膝關節收到過大的壓力。

就像下面圖片的女生一樣,看著姿勢很優美,但是正確的跑步姿勢一定不是這樣的,所以在參加任何運動的時候,先請教下專業人士給予正確的訓練指導,預防運動損傷


3:身體體重過重


當然身體體重過重同樣會造成關節受力過多

上面分別是女性和男性的下肢的關節結構特徵,我們可以觀察到,女性由於骨盆更寬一些。股骨和腓骨的角度更大一些


如果是相同體重的男性和女性,由於女性的膝關節角度更大一些,那麼膝關節受傷的概率就會更大一些


我們體重的增長也受目前工作生活狀態的改變而改變,由於生活模式的改變。我們活動的機會越來越少。體重的增長也越來越容易


過重的體重對我我們全身的關節,諸如膝關節,髖關節,腰部等等。都會受到很大的壓力。所以說體重過大對於我們的關節也會造成很大的壓力


4:肌肉力量不平衡


肌肉力量的不平衡同樣也會導致下肢關節特別是膝關節處於一個錯誤的位置,再加上錯誤的運動方式,以及運動後沒有及時的拉伸放鬆都會導致關節特別是膝關節處於過大的壓力,造成磨損


MT運動課堂


每一個關節本身就是用支撐我們身體的,不管你運不運動,每天都會磨損。磨損較大的就是我們的膝蓋,這是無法避免的,除非用手不用腿走路。每當膝蓋附近的肌腱軟組織緊張了膝蓋就會開始疼痛,或者半月板,跟股骨髁摩擦較大就會疼痛,慢慢增生,或有積液。如果對人體的構造有所瞭解,通過評估可以找出膝蓋疼的問題所在,就可以解決症狀。多少膝蓋疼朋友大多道聽途說,試過無數方法都是沒有多大效果,反反覆覆一直疼。沒有把問題根源找出來,是根本無法解決症狀的。



您的健康小秘書


膝蓋為什麼容易損傷,是因為使用方式不當還是膝蓋是天生消耗品?

膝蓋疾病的文章我沒少寫了,膝關節損傷因素很多,大體分為遺傳 ,外傷,疲勞,病理變化等,膝蓋在人體承受力比較大部位,不管生活工作都離不開膝關節健康的支持,同時也會慢慢磨損膝關節,加上身體本身的因素,比如合併風溼,職業運動員或體育愛好者等更加加重膝關節病情,下面具體分析膝關節損傷因素。

膝關節為什麼容易損傷

①遺傳因素 臨床遇到就有這一類患者,天生骨軟,骨細不健康,稍微活動一下或者勞動點各個關節都不舒服,嚴重就會疼痛 ,當然也包括膝關節疼痛,遇冷加重。

②外傷因素 比如膝關節受到直接或者間接撞擊,或者摔倒膝關節著地也會造成膝關節損傷,或者關節骨折 ,或者韌帶撕裂損傷,半月板損傷等等。

③疲勞因素 膝關節在人體承受力比較大部位,支撐身體重量,每天正常的生活工作也在磨損膝關節功能,特別是職業運動員或者運動愛好者,打籃球等劇烈跑跳都能造成膝關節疲勞損傷,可以造成膝關節十字韌帶斷裂損傷,半月板慢性損傷,關節增生,滑囊炎,積液等症狀出現。

④病理因素 膝關節遺傳因素,磨損,疲勞就會產生退行性病變,炎性改變 ,也會形成病理性病變,比如骨髓炎,骨結核,骨腫瘤,壞死等嚴重疾病。

膝關節之所以容易損傷,與多方面因素有關,時時提醒人們要好好保護膝關節,有問題及時治療很重要,而且一次性治癒,不能忽視膝關節疾病,因為膝關節疾病輕者會影響正常生活工作,嚴重會造成癱瘓,若發生病理性病變可以造成死亡。呼籲大家要保護好自己的膝關節。就分享這些,不明白的評論區說明。


骨外醫生


您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很多中老年人的困惑,感覺自己沒幹什麼為什麼膝蓋開始出問題了呢?甚至沒有外傷情況下拍了片子就有骨刺,拍了核磁就有半月板損傷,為什麼呢?

我從臨床接觸的膝關節的患者很多,我曾經在門診膝關節專科專病呆了三年,每天就是看膝關節病變的病人,可以說基本上什麼病變的膝關節,什麼年齡階段的患者都見過,輕者有十幾歲的小夥子,重者有膝關節完全變形坐輪椅的大媽,所以還算有些經驗,做過的課題也很多,針對您這個問題做些科普,供您參考!

一、膝關節和人一樣,也是會衰老的,並且膝關節的衰老早於人整體的衰老。

膝關節是有一個生長週期的!

15歲以前:膝關節處於發育階段,青春期膝關節附近偶爾會有生長痛。

15歲~30歲:膝關節處於“完美狀態”,運作起來可以說是不知疲倦。只要不破壞到膝關節組織,基本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45歲及以上:膝關節會感覺到明顯疼痛,這是因為關節軟骨開始磨損,開始 “長骨刺”、“骨質增生”,膝關節的問題就出現了。

我經常在門診聽到有人問我:“劉大夫,你說我怎麼才50多歲膝蓋就開始疼了呢?50歲以前什麼毛病都沒有,真是老了不中用了!”我能理解她們的無奈和困惑,但是我想說一句:“事出必有因”!

二、隨著膝關節的衰老,最常出現的問題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膝關節的表面覆蓋著一層軟骨,隨著年齡的增大,膠原蛋白及鈣等發生流失,軟骨會由於負重和過度使用而產生磨損。如果關節的骨長骨刺(也叫骨質增生),就會產生疼痛感,這就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變化過程。任其發展,最終軟骨全部脫失而導致關節畸形和功能喪失。

我們分別來看看幾種不同程度的骨質增生的圖片!

膝關節出現問題:一方面,肝腎虧虛,氣血不能化精生髓而充骨養骨,致使骨本身發生退變;另一方面,肝主筋、腎主骨,肝腎虧虛則筋骨不健,腠理空虛,風寒溼邪易於侵入,留滯經絡關節而致氣血瘀滯,痰溼夾雜,經脈閉阻,閉阻不通,從而引起肢體關節疼痛、麻木,或關節積液,久則骨質畸形。

平時有哪些看似簡單的動作會損傷膝關節呢?

  • 登山:加重膝關節的磨損,中年以後儘量少爬山
  • 太極拳:不反對也不支持,尤其是有很多下蹲扭轉的動作,時間久了一定會加速半月板的老化,同理還有打乒乓球等
  • 廣場舞:要注意不要用力跺腳,減輕關節腔內的壓力
  • 硬底鞋:既不舒服,還會增加關節衝擊力,建議穿軟底鞋,不穿高跟鞋
  • 買菜做家務帶孩子:注意不要勞累,及時休息
  • 著涼:一定要注意保暖,怎麼保暖呢?後面會講到!

三、家庭養護法

1、穿戴護膝:護膝對膝蓋有何好處和講究?一是制動:尤其是膝關節疼痛時,可以減輕關節周圍摩擦,限制關節過多及範圍過大的活動,二是保暖:護膝可以幫助抵禦寒涼,減少風寒溼邪的侵襲,最大程度的保護膝關節免受外界環境因素的干擾,三是保健:平時有運動時可以保護膝關節,儘量減少運動造成的關節磨損,起到預防和保健關節的作用。

講究:一是注意鬆緊適宜,避免過緊導致局部血流不暢;二是避免過長時間穿戴,出門、環境寒涼潮溼、大量運動時穿戴即可。我們科室最新研發出護膝配合發熱貼治療方法,保暖的同時還能治病,歡迎您關注並諮詢!

2、自我貼敷法:穴位貼敷療法通過藥物直接刺激穴位,並通過透皮吸收,使局部藥物濃度明顯高於其他部位,作用較為直接,不經胃腸給藥,無損傷脾胃之弊,操作非常簡便,是家庭養療最簡便的方式,快速有效,受到臨床醫生的大力推崇!

3、自我按摩法

  • 雙掌揉髕,以酸脹為宜。雙掌重疊按壓到膝蓋骨上,以輕柔的力量按揉髕骨,每天堅持按揉3-5分鐘,時間不宜過長。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d91729284f3b49b98a2576f87538d50e\

劉冼宗


經常聽到說由於膝蓋損傷無法正常遠距離行走。我就有一名親戚是女的才四十來歲就由於膝蓋有問題無法行走,只有近距離的地方去買買菜還可以,平時逛街逛公園都不行,更不要說是出去旅遊了。醫生說她是走路走壞的,其實她自己說走路也不多也不劇烈運動,原因不明,要做手術才可以解決,擔心手術不敢動刀。現在一說膝蓋有問題都說是走路磨損的,雖然不完全同意,但是也真的還沒有找出更有說服力的證據和理由。眼前只有為了你的家人,也為了你自己,奉勸大家保護好自己的膝蓋吧。



讀懂書


如果你每天上下班不做什麼運動,膝蓋是不會有損傷的,如果你經常運動,而且運動的姿勢不對,膝蓋是很容易受傷的。

膝關節結構複雜,我們在運動中膝蓋承受壓力很大,如果運動姿勢不對,會加重膝關節的負擔。

如果膝蓋有疼痛,也可以通過鍛鍊來加加膝關節部位的肌肉力量,增強膝蓋的穩定性。

好了,我的回答就這些,希望我的回答能讓您滿意,謝謝。



風隨心動vlog


膝關節是我們人體負重最大的關節,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關節。由4個小關節構成。

在膝關節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構件就是我們的關節軟骨,如下圖:

這些軟骨包裹在我們的股骨、脛骨、髕骨端,含有大量的水及大分子物質,可承受巨大的壓力,使關節運動時摩擦減小,避免骨質的磨損,保護好了我們的軟骨下骨。

但是長時間的使用、過度的使用,必然會造成軟骨不同程度的磨損,從而引起我們常說的膝關節退行性改變(也就是原發性膝關節炎),從而引發多種症狀,甚至最終喪失正常功能。一般認為膝關節的發育和發展如下圖所示:

所以從某個角度來說,膝關節的確存在“使用壽命”一說,不過只要做好體重控制、日常保養、避免過度勞損,膝關節完全是可以陪伴我們走完人生之路的


健康管理師小郭


許多醫學專家都談了這個問題,專題文章也很多,講的都非常專業,值得人們認真研究思考,這裡只從傳統武術,特別是太極拳的角度談談自己的看法。

膝關節容易損傷,的確是事實,不論是不運動,還是從事各種不同運動的人,都是如此,練太極拳的人也有不少人把膝關節練壞了,但不能說膝關節“天生是一個消耗品”,根本原因還是對這個問題缺乏全面而深刻的認識,而動作方法不當造成的。

人為萬物之靈,人不僅能夠適應環境,還能夠自覺地認識客觀規律並按照客觀規律改造自身,故人的身體結構和氣化功能都是最合理的。

《黃帝內經素問·脈要精微論》稱膝為“筋之俯”,這裡的筋,包括肌肉、肌腱、韌帶、筋膜,以及軟骨等組織,能在一定範圍進行屈伸、旋轉等活動,而膝為下肢之中節,承擔全身大部分重量,要維持沉穩與輕靈的辯證統一。

現在人們對膝關節的生理結構大多都比較瞭解,但大多隻注意瞭解剖形態,而忽視了氣化功能,骨是生命器官,“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洩澤補益腦髓”(《靈樞經·決氣》)。

宋代的《洗冤集錄》進一步指出:“負米者死,肩骨後朽,輿夫死,腿骨後朽,以其生前用力,為精氣所聚,故入土不易朽”,對骨中之氣的作用提供了實證科學的依據。

下肢,特別是膝和股骨等,是人體貯存真氣(炁)的最主要部位,只要對筋骨的氣化原理有了正確的認識,掌握正確的方法,從事適當的運動,不僅不會“消耗”膝關節,而且確實能夠增強膝關節,學太極拳就是一個特別好的方法。

具體方法是,首先要掌握身法,也就是姿勢對了,“立身中正安舒,八面支撐”(武禹襄《十三勢行功要解》),而後是用意,“以心行氣,務沉著,乃能收斂入骨”(同上),許多太極老人膝關節比正常的年輕人還要好得多。


經典太極


膝蓋本身屬於消耗品,但是很多損傷都來自於實用不當。

俗話說,“人老先老腿”,人體本身就屬於消耗品,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個方面機能都在慢慢退化,只不過腿部和每天都要走路有關,它的老化我們更容易體現出來;而膝關節作為腿部的核心關節,也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並且現在越來越趨向於年輕化,很多人年級輕輕就膝關節各種疼痛,究其原因的話,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運動損傷,現在人們對健康的意識越來注重,運動人群也在不斷增長,本來運動是大大有益於健康的,但為什麼還會有損傷呢,第一,動作不正確,譬如跑步,落地時膝關節內扣,操作下肢力線異常,髕骨壓力外移,時間長了就會髕骨軟化;第二,運動過量,這個常見於運動員和高強度運動愛好者,比如有些馬拉松愛好者,每月跑量五六百以上,其實過度的運動也是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之一;第三,要注重運動的熱身和放鬆。


2姿勢異常,舉兩個膝關節的例子,膝超伸,引起髕骨賓健疼痛;x型腿引起半月板損傷,鵝足肌腱炎等,俗話說,“骨正筋柔”,不良的體態會引起骨骼排序的異常,引起肌肉,關節疼痛勞損。


3受寒,長時間在潮溼陰冷環境下工作,“不穿秋褲”,騎車不帶護膝,冬季短褲跑步,這些不注意保暖的習慣都會讓你的膝蓋中招;防寒保暖很關鍵,不注意這點可能不會讓你膝蓋馬上有問題,但一旦症狀出現,後悔莫及。


4缺乏運動,身體其實還有一個原則,就是用進廢退,久坐缺乏體育活動也是膝關節退化的關節原因之一,適當科學的鍛鍊才是保養膝關節的方法。

寫在最後, “預防大於治療”,很多疾病的產生都是跟我們不良的習慣有直接關係,千里堤壩潰於蟻穴,養成健康生活,從早開始。


冉冉運動康復


膝關節是我們身體裡面最重要的關節之一。它們的作用特別大。

它承擔著全身的重量。做運動都要用到它。

而且我們年輕的時候,都是沒有注意保養膝關節。導致膝關節很容易出意外。很容易勞損。

尤其是女人👩。女人👩年輕的時候,就是不注意保養。經常去喝冰水。經常穿裙子👗,穿短褲。所以就會經常受涼。裡面的氣血不通,經絡堵塞。就會感覺特別難受😭,特別硬。

就會容易出現問題了。

當然了,膝關節的毛病對於我們來說,也是可以治療好的。但是不要想著,治療好了,就永遠永遠好下去。就不會再出現問題,出現毛病了。

只能說經常去保養。要不然又會出現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