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瘤生存有4個“入選標準”,符合的人,真是萬幸

身體裡有惡性腫瘤,我們當然希望它可以徹底消失,讓威脅永遠不再出現,想讓它們有多遠滾多遠。但是,很多時候,受限於現在的醫療技術和腫瘤的分期,醫生往往無法將腫瘤切除。這時,我們就需要看另一種策略是否可行,這種策略便是帶瘤生存。

癌細胞能完全清除嗎?做不到!

理想情況下,當然是清除得越徹底越好。大多數的早期腫瘤是可以做到這一點的。醫生通過做腫瘤的根治性切除手術,便可以把可見的腫瘤切除。但是,把腫瘤切除乾淨,並不等於體內沒有癌細胞了。

在現有的醫學條件下,細微分散的癌細胞還是無法被我們檢測到。這些癌細胞可能不會短時間內大量繁殖,但如果遭受到大量致癌物質的刺激,會再次大量繁殖,使癌症再次復發。為了更加徹底消除這些躲起來的癌細胞,醫生會讓已經做了手術的患者做短期的放化療和免疫治療來消滅這些癌細胞。

帶瘤生存有4個“入選標準”,符合的人,真是萬幸

至於中晚期患者,一般是不能手術的,但多數情況下,中晚期患者的身體比較羸弱,也有一些併發症,甚至出現了癌細胞的遠處轉移,手術的難度很大。這時,醫生會考慮不做手術,而是用放化療、免疫治療等方法,來控制腫瘤的發展,儘量延長患者的壽命,提高生活質量。

在條件允許時,讓腫瘤患者可以帶瘤生存。

什麼是帶瘤生存?

看到“帶瘤生存”四字,很多人會感到困惑。這是治好了,還是沒有治好?帶瘤生存,是讓腫瘤患者天天躺在病床上苟延殘喘嗎?

其實,所謂帶瘤生存,是指患者在做了全身有效的抗腫瘤治療之後,諸如出血、癌痛等常見的癌性症狀消失,腫瘤局部縮小,癌細胞沒有擴散,病情長時間處於穩定狀態,甚至趨於好轉,患者可以出院,並獨立生活和工作。

在某種程度上,符合帶瘤生存條件的患者可以說也是臨床治癒了。儘管身上還有腫瘤,但腫瘤已經不對生命構成威脅,也不對生活帶來太多影響了。

帶瘤生存有4個“入選標準”,符合的人,真是萬幸

哪些患者可以帶瘤生存?

通過非手術的保守療法,把腫瘤以及由此帶來的症狀控制住,聽來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卻不是每個腫瘤患者都可以選擇帶瘤生存。帶瘤生存起碼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 腫瘤長的位置影響小

腫瘤長在哪裡,對預後有很大的影響。所謂預後,便是預測疾病可能的發展和結果。如果腫瘤長在肝門、膽管附近,可預計的病情就很嚴重,治療過程也相當麻煩。如果腫瘤長在肝的周圍,危險程度就小一些,預計病情的控制便容易得多。

2. 腫瘤惡性程度低

惡性程度低的腫瘤,留給刺激和調整免疫抗癌機能的時候和機會就多一些。身體的免疫系統是有對抗癌症的能力的,只是很多時候,癌細胞逃離了免疫系統的監察,或發展太快超出了免疫系統的能力。惡性程度低的腫瘤在擴散轉移等方面的速度都會比較慢,便會給遏制腫瘤發展,緩解症狀,增強患者體質方面帶來更多的時間、空間和機會。

帶瘤生存有4個“入選標準”,符合的人,真是萬幸

在治療腫瘤期間和之後,患者都要有充足的營養準備,也可補充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藥物,比如如胸腺肽、丙種球蛋白、香茹多糖等。

3. 免疫無缺損

人體內部隨時可能長出細胞,並有可能有癌細胞長期存在,但不一定會變成癌症。這是因為有免疫系統把關。但是免疫力低下或有缺損,就會給癌症帶來機會。對於免疫有缺損的腫瘤患者來說,不講時機和條件地做放療和化療,還會對免疫抗癌機制帶來災難性破壞。當免疫系統無法對癌症做把控的時候,帶瘤生存也無從談起。

4. 良好的情緒

人在情緒不好的時候,也會容易生病,這是因為負面情緒影響了免疫系統。所以,保持好的心情,能提高免疫系統抗擊腫瘤的能力。

實際上,因為癌症死亡的人並不存在,實際上因為癌症引起的免疫力下降而產生的併發症,才是最終導致癌症患者死亡的事實真相。免疫細胞治療的目的在於促進免疫系統的”重建“,使具備抗癌能力的免疫細胞抵抗癌細胞,讓免疫系統有充分時間重新恢復。

帶瘤生存有4個“入選標準”,符合的人,真是萬幸

癌症已不是”不治之症“,它其實也是有發展進程的一種慢性病。通過手術治療,對癌症的病情貢獻率為24%~30%,放射性治療的為22%,而通過化學治療等方式的為6%。免疫治療是與傳統治療手段並行的”第四種“方式,能夠進行聯合治療獎癌症病情進一步延緩甚至是”醫學治癒“,不再對生命產生威脅,從而讓癌症成為慢性病的事實存在

在以上這些條件的基礎上,控制病人的症狀,消除腫瘤的惡性行為,使腫瘤慢慢進入良性和休眠狀態,便有帶瘤生存的希望。帶瘤生存的目標不是追求消滅腫瘤,也不是讓腫瘤體積縮小,而是要求腫瘤處於不活躍狀態。只要不發生侵襲轉移,不論腫瘤有多大,都不會對生命構成威脅。

如果你想瞭解更多有關癌症預防與治療的知識,點擊下方藍色字“瞭解更多”,也可以關注我,看看我分享的內容,私信提出你的疑惑,我會盡快回復你的,感謝你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