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體》,學“三論”,讀科幻,漲知識


這個悠長的寒假,給很多“小書蟲”們帶來一個“拔草”的機會,有了大塊的自由閱讀時間,可以去啃那些心儀已久的大部頭作品了,比如七本的《哈利·波特》、七本的《納尼亞傳奇》、三大本的《魔戒》等等。最近猴叔聽說,我們未藍研學營的三位小學員,不約而同地在看一套本土原創經典科幻小說,巧的是我自己也剛剛看完這套書,這就是劉慈欣的代表作《三體》,這三位小讀者都是四年級的小男生。

看《三體》,學“三論”,讀科幻,漲知識

我自己在讀《三體》的時候,很為書中的科學硬核而讚歎,經常是大段大段的燒腦理論,量子、質子、中微子、納米、奇點、引力波,這些術語經常不加解釋地迎頭襲來,書中的主人公是各種各樣的技術控,人物思辨、推理的過程深邃又曲折……這樣一部厚重的科幻小說,小學生究竟能讀懂多少呢?我簡單地採訪了一下三位小讀者,發現他們不僅能看入迷,而且真能讀懂,能欣賞小說情節的精彩和構思的博大。其中一位小讀者對我說:

“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科幻小說,肯定會成為經典。《三體》第三部超越了前兩部,故事中傳遞出人類勇敢逆流而上的精神,高揚了理性主義和人文主義。雲天明的三個故事,構思十分精巧,又充滿了童話的浪漫色彩,是全書的點睛之筆。安樂死、人體冷凍、購買恆星等情節,又距離現實生活很近,能夠發人深思。”

看《三體》,學“三論”,讀科幻,漲知識

事實證明,小學生可以看懂《三體》。對了,這三位小讀者其中之一(不是上面這位小小評論家)就是我家猴兒子,他每天晚上都要興沖沖地跟我和猴媽討論一些《三體》中的有趣話題,同時又強烈反對我給他任何“劇透”。在我們家的兩大一小三位《三體》讀者的討論中,我們漸漸發現,這部經典的科幻小說背後,支撐起所有精彩情節的,一是人類偉大的精神,二是生動有趣又深邃燒腦的科學道理。

當然,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中總會帶有一些對人性黑暗面的揭露和對人類社會厚黑秩序的批判,但更多的還是感人的英雄主義精神和自我犧牲精神,充滿了智慧、勇氣和愛的正面人物,還有豐富靠譜的科學知識。在我和猴兒子的《三體》閱讀分享中,我們發現其中有三套理論必須要做一些功課,分別是相對論、多維空間理論和博弈論。

看《三體》,學“三論”,讀科幻,漲知識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相對論出現在我們的聊天中,最早在大前年,我們一起去歐洲旅行時,先是到了愛因斯坦的家鄉,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的烏爾姆市,又來到了愛因斯坦青年時代生活過的瑞士蘇黎世。我們當時就談起,愛因斯坦曾經推著嬰兒車,走在蘇黎世石頭鋪成的坑窪不平的街道上,心裡想的不是哄孩子,而是質量、能量、光速這些高深的問題。去年夏天我們去牛津大學參觀時,還在博物館裡見到了愛因斯坦用過的一塊小黑板。相對論告訴我們幾件事情,對於讀懂《三體》非常重要。

第一是狹義相對論中提出的“光速不變”理論,光速是我們認識宇宙,探索宇宙最基本的一個工具和尺度。第二是廣義相對論中關於“時空可以彎曲,質量會引起時空彎曲”的觀點。由俠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出發,後來的科學家們又發展了愛因斯坦的理論,對宇宙有了更多的猜想,提出了宇宙大爆炸、黑洞、蟲洞、引力波等假說和概念,這些理論構成了如今我們認識宏觀宇宙的基本邏輯,也是我們要讀懂《三體》必備的基礎知識。

看《三體》,學“三論”,讀科幻,漲知識

第二論,叫“多維空間論”。什麼是3維、4維呢?和我們在電影院看的3D電影,遊樂場玩的5D、6D甚至7D互動遊戲是一回事兒嗎?0維是一個點,1維是一條線,2維是一個面,3維就是立體了。我們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就是3維空間。在3維空間的基礎上,加上時間的概念,有了過去、現在和未來這個時間維度,這就構成了4維。而如果能夠時空穿梭的話,我們就會改變過去的人和事,歷史就會出現分叉,這就出現了平行宇宙,也就是5維,再加上時空彎曲,就有了6維……

《三體》中說,宇宙一共有11維。我們只能感知和理解3維和更少的維度,但同時,作為在3維世界中生存的生命體,如果世界降低到了2維,我們就將消亡。《三體》給社會經濟領域貢獻了一個重要的名詞——“降維打擊”。近些年很多新興行業取代傳統行業的故事,就是“降維打擊”,用《三體》的話說就是“消滅你,與你無關”。

看《三體》,學“三論”,讀科幻,漲知識

第三論,叫博弈論。說到博弈論,我們又要提到《三體》中出現過的一個名字——馮·諾依曼,這個名字在書中是人類三體叛軍一名核心成員的代號,而現實中的馮·諾依曼是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他有兩個稱號“現代計算機之父”和“博弈論之父”。博弈論脫胎於數學,卻可以生動地解釋人類社會內部各種現象,甚至可以解釋自然界各類生物之間的生存競爭現象,為我們認識世界,認識生命,認識人類的思想和行為打開了一扇窗戶。

《三體》這本書又將博弈論放大了一圈,構建了一個宏大的宇宙社會背景,並提出了一門或許將來真的會有的學科——“宇宙社會學”,而書中這門學科的基本規律之一就是“黑暗森林法則”。散佈在浩瀚宇宙中的各個單一的文明體,就彷彿是黑暗的森林中一些持槍的獵人,每個人都要隱蔽自己的蹤跡,而一旦發現其他人的位置,獵人的唯一選擇就是開槍消滅對方。所以宇宙之中沒有夥伴,只有殺人犯與被害人,能生存下來的文明體都是殺手。“黑暗森林法則”很像著名的“囚徒博弈”假設裡面,囚徒所能採取的幾類博弈策略中最損人利己的策略。人類末日之戰慘敗後,僅存幾艘星際戰艦之間的火併,也是一次非常生動的“囚徒博弈”場景展現。

看《三體》,學“三論”,讀科幻,漲知識

可以說,瞭解這三套理論,可以幫助小讀者們更好地讀懂《三體》這部優秀的科幻小說;也可以說,通過讀《三體》,小讀者們可以走進相對論、多維空間理論、博弈論等科學知識的大門,為他們將來對數學、物理學、社會學等學科萌發興趣,埋下一粒種子。有人會想,這些高深的理論,是不是距離孩子的生活太遠了啊?他們是不是也就是聽個熱鬧,增加點談資,具體能有什麼收穫和啟發嗎?當然有,我就和猴兒子一起,聊了聊這“三論”在小朋友們生活中的體現。

先說博弈論,小朋友們玩的很多桌遊、網遊,實質上都是博弈策略的選擇和執行,如果對博弈論有一些瞭解,肯定能提高遊戲的水平。甚至最簡單的“石頭、剪子、布”,都是一種博弈,我就曾經借鑑博弈論的思路,發明了一套方法,能大幅提升在“石頭、剪子、布”遊戲中的勝率。(這是另一個問題,今天不詳細介紹啦)猴兒子最喜歡的籃球比賽,雙方的戰術佈置也是一種博弈,如何能將本隊的優勢發揮到極致,迴避自己的弱點,都是可以採取策略的。

看《三體》,學“三論”,讀科幻,漲知識

再說多維空間理論,最直接的就是啟發我們對數學,特別是幾何的興趣,而空間智能不僅能提升我們的數學成績,還可以提升我們的視覺觀察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如果將來從事畫家、雕塑家、設計師、機械師、攝影師、飛行員、航海家等職業,空間想象力將是非常有用的。還有一點,多維空間理論能夠幫助我們提升思考問題的維度。我們要學會站在更高的層面看待身邊的問題,跳出事情本身來思考一件事情。特別是當大家出現觀點不一致的時候,如果停留在事情本身的維度,往往分歧是無解的,如果能提升一下思維的高度,就有可能豁然開朗。提升思考的維度,這也是一個很有效的辯論技巧,有機會猴叔單獨給大家介紹。

最後看看相對論,瞭解一些相對論的概念,當然可以啟發小朋友對物理的興趣,將來或許有在理工科學習方面有很好的幫助。我覺得,相對論對我們的最大的啟發,就是用微觀的發現來解釋宏觀世界的現象,從而讓我們意識到,雖然微觀世界小到我們根本看不見,宏觀世界大到我們遙不可及,但這兩個世界是彼此聯繫的,也和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具備宏觀和微觀這兩個視角,對於小朋友們擴寬世界觀的維度,提升思考問題的能力,是很有益處的。

看《三體》,學“三論”,讀科幻,漲知識

一部《三體》,猴叔和三位小學員們一起拔草,我們也一起學習了很多知識。這個過程再次印證了,大讀者和小讀者共同閱讀,是對彼此都非常有益的。當然,猴叔對《三體》的認識還很粗淺,猴叔的讀者中肯定有很多科幻小說的資深發燒友,歡迎你們來和我們一起討論《三體》,一起思考宇宙、思考人生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