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汗症跟什麼疾病有關係呢?

用戶7866113759379


中醫認為汗症就是“自汗、盜汗”。自汗者,無時而至、濈濈然出,活動則甚,屬於陽虛,主要是心陽虛,所以中醫稱心虛自汗,腎虛盜汗。盜汗者:睡中汗出,通身如浴,覺醒方止,屬於陰虛,因此又有了“陽虛自汗,陰虛盜汗”的汗症學說。

現代西醫認為是交感神經興奮異常,造成汗液分泌過多所致。


石玉峰


多汗症最常見的原因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因為出汗和不出汗是由植物神經支配的管理的。包括更年期女性的多汗,臨床上診斷的多汗症。

1.出汗的生理作用。一個重要功能是降溫;排除人體多餘的水分和部分代謝產物,包括鈉離子(汗鹼),所以汗液是鹹的,白毛巾容易變黃,用肥皂可以洗白。

2.正常情況下人體容易出汗的地方。

a.通常在肢體的遠端暴露於空氣的位置,例如:手心和手背,足底。

b. 粗大血管距離皮膚比較近的部位,容易散熱。也是平時大家進行物理降溫(搓酒精,冰敷,溫毛巾)的地方。例如:腋窩(腋動脈表淺),大腿根(股動脈),膝關節後方(股動脈分支),頸部(都是血管),頭皮(血管豐富)。

c. 足底和腋窩處的汗腺比較粗大,不僅分泌汗液,還散發一些氣味,歐美人種和以肉類為主要食物的生物更為明顯。

3.多汗症的病因。所有能夠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均可導致多汗。

a. 駝背。植物神經系統的解剖位置是位於在脊柱的前外側方,從骶骨前方一直到頸椎的前方。因此,如果脊柱的生理彎曲發生變化以後,會刺激前方的植物神經,會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的紊亂,而多汗。

b.女性更年期,男性更年期。

c. 不明原因的多汗。多數是中老人,脊柱退行性改變,骨刺刺激脊柱前方的植物神經所致。

a.頸部交感神經阻滯(疼痛科):星狀(頸7)神經節阻滯,適用於頭頸部、前胸部、後背部的多汗,手汗症,需要多次反覆進行。

b. 胸2交感神經毀損術(胸外科):在胸腔鏡下進行,適用於手汗症。

c. 尾骨復位(徒手治療):處理骶骨前方的副交感神經,適用於不願意採取有創治療的人,包括女性更年期多汗,失眠,心慌氣短。



中醫講汗為血之液,血汗同源。正常出汗是身體的自然代謝,還可以調節體溫,多汗症就是毛病了,會造成心臟的氣血虛的。百病之源五臟為根,肺主皮毛,主管汗毛孔的開合。多汗症是肺氣虛弱的表現,補足肺氣才是根本,能達到異病同治的效果。


用戶299427750416


出汗其實對於人來說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表現,一般的情況下是應該有汗的。那多汗症是在非正常的情況下,就是在正常溫度下而出,病人出現了異常的汗量增多才叫多汗症。比如因為天氣的原因,天氣過熱或者是環境過於悶熱這種情況,還有疾病的因素,多汗症病因一般可分為器質性疾病和功能性失調兩種,前者主要見於內分泌失調和系統性疾病。



有德無悔


現代醫學的甲狀腺機能亢進,風溼熱,休克,結核病,低血糖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疾病有關係。


仁濟仁愛888


中醫認為出漢大致分兩種,自漢和盜漢。這兩和漢症進行細分,又有實證和虛證,虛證居多,虛證再細分,又有:陽虛,陰虛,氣虛。總之,這種漢證需臨證判斷,方知是何因。


木林森南火炳焱


出汗有以下幾種原因,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同時存在。

第一,氣虛

第二,陽虛

第三,溼熱內蘊,氣機閉阻,耗傷陰津。


醫林溯源


中醫認為自汗屬陽虛盜汗屬。陰虛。


崔風朝


糖尿病,甲亢,陰虛,氣虛等有關


祖傳痔瘡婦科診療


體虛或是更年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