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疫中“苦”,能否守得那份“甜”?

經歷疫中“苦”,能否守得那份“甜”?

(速新聞記者 徐其崇) “這個季節晝夜溫差比較大,每天晚上必須把大棚上的塑料薄膜覆蓋好,第二天早上再揭開。到了穀雨時節,夜晚氣溫升高了,大棚上也就不需要覆蓋塑料薄膜了。”提起大棚西瓜春季管理,58歲的張克明是個行家。

经历疫中“苦”,能否守得那份“甜”?

張克明家住沭陽縣潼陽鎮,他在該鎮潼東村承包21畝地,專門從事大棚西瓜種植。“我走出中學校門就開始種西瓜,種植大棚西瓜已接近30年了。和往年這個時候一樣,大棚裡的西瓜秧苗上週就陸續開花了,看這樣的長勢,早熟西瓜4月20日就能上市。”採訪中,張克明坦言,雖然經歷了這場疫情,他家的大棚西瓜種植並沒有受到明顯影響。

“疫情對種植戶的影響,主要是前期西瓜苗運輸。以前我們都是自己育苗的,後來為了圖省事,就從安徽宿州育苗基地訂購西瓜苗運回來栽植。我們家的早熟西瓜苗是春節前栽植的,中、晚期成熟的西瓜苗在春節後栽植,受疫情影響,中、晚期成熟的西瓜苗在運輸上出現一點困難。由於政府及時開通綠色通道,對農業生產資料運輸車輛發放運輸通行證,所以我家的西瓜苗並沒有遲到。現在21畝大棚西瓜苗全部栽下去了,接下來就是田間管理了。”張克明的妻子夏立玉說,栽植西瓜苗時就近請來幾個幫工,平時就是他們夫妻倆打理就夠了。

经历疫中“苦”,能否守得那份“甜”?

談及種植大棚西瓜的經濟收入,張克明夫妻倆滿臉洋溢著開心的笑。“大棚西瓜的收成每年都差不多,畝產純收入在1萬元以上。儘管存在防控疫情的暫時困難,只要守得住,就能有好收成。”張克明說,隨著疫情的逐步好轉,一個多月後,瓜農們就能嚐到“甜頭”了。

宿城區洋北鎮槐樹村蔡莊組村民孫偉種植10多畝大棚西瓜。連日來,夫妻倆每天忙著給西瓜人工授粉。在他家的大棚裡,能看到很多早熟西瓜已經開花坐果,有的西瓜已經有雞蛋般大小。“我家是春節前自己育種的,正月初五之前全部移栽完畢。因為疫情影響到大棚西瓜種植,主要體現在前期不少地方封路,一些種植戶遲遲收不到西瓜苗。後來梗阻打通了,種植戶的西瓜苗已都陸續栽植完畢。”孫偉說,根據保溫條件,大棚西瓜移栽前30—50天開始育苗,從1月中旬到4月上旬都可以移栽。即便有的種植戶從外地選購西瓜苗來得有點晚,也不會給早熟西瓜生產帶來太大影響。目前,當地早熟大棚西瓜普遍開花,晚熟大棚西瓜已基本上移栽完畢。

“我們鎮今春大棚西瓜種植面積2600畝,因為廣大瓜農都是自己育種,所以這次疫情對瓜農的生產沒有什麼影響。從目前的生產情況來看,瓜農們信心滿滿,豐收在望。”宿城區蔡集鎮農服中心主任孫猛說,廣大瓜農擁有過硬的生產技術,他們並沒有被疫情嚇到,一如既往地搞好大棚西瓜種植。春季大棚西瓜上市後,預計畝產平均純收入在1萬元左右。

記者在宿遷市農業農村局瞭解到,疫情防控期間,全市圍繞穩產保供目標,強化生產調度,加強一線技術指導,提升了瓜農們的種植信心。全市今春大棚西瓜種植面積4萬多畝,與去年持平。據該局種植業管理處工作人員張志偉介紹,受前期疫情影響,儘管西瓜苗運輸、農資成本略有增加,但是並沒有影響到宿遷大棚西瓜生產。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廣大瓜農熱情不減,精心呵護。大棚西瓜,那一根根瓜藤上,必將結出碩大甜蜜的果實!

经历疫中“苦”,能否守得那份“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