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省人均GDP變遷1959~2019

地圖最前線

己丑建政至今70年,各省經濟版圖風雲變幻了70年,因數據繁雜、匯率波動、年份太多,故本文只能截取幾個年份做概述。

截取年份各相距20年,即所謂20年一代人,按去年往前截取得:

中國各省人均GDP變遷1959~2019

最新完整的2019年、上世紀末的1999年、改開之始的1979年、建國初期的1959年。

注:香港、澳門太小,又考慮匯率,未做統計。重慶按行政區劃彙總直轄前數據,四川則扣除此數據,天津、河北同理。

1、建政初期

中國曆經民國亂世,尤其艱苦的抗戰、解放戰爭,數年休養生息後,格局如下:

中國各省人均GDP變遷1959~2019

top5:上海、天津、北京、遼寧、黑龍江

滬津京不算的話,則補臺灣、內蒙古、新疆(山西、吉林較為接近)。

倒5:四川、廣西、河南、雲南。

此時按匯率,日本人均低於上海,韓國人均伯仲廣東,印度人均伯仲安徽。

注:江浙自古繁華,奈何解放戰爭後期,被搜刮一空搬去了對岸,數年之間難以恢復元氣。

2、改開之始

世界各國、各地區經歷了波瀾壯闊的六七十年代,此時中國大陸百廢待興,各省格局如下:

中國各省人均GDP變遷1959~2019

top5:臺灣、上海、北京、天津、遼寧

滬京津不算,則補黑龍江、江蘇、山西(吉林、浙江較為接近)。

倒5:貴州、廣西、雲南、河南、安徽。

此時按匯率,日本人均遠高於上海,韓國人均介於臺灣、上海之間,印度人均伯仲甘肅。

注:此時除了直轄市及遼蘇,大陸各省相對均衡,內陸勉強形成“環山西”與“環湖北”這北南貧困帶。

3、20世紀末

中國經歷了持續的改革開放,兩度春風,國退民進,社會獲得空前大發展,各省格局如下:

中國各省人均GDP變遷1959~2019

top5:臺灣、上海、北京、天津、浙江

滬京津不算,則補廣東、福建(江蘇、遼寧較為接近)。

倒5:貴州、甘肅、陝西、西藏、廣西。

此時按匯率,日本人均在上海的10倍以上,韓國人均仍遜於臺灣,印度人均介於甘肅、陝西之間。

注:此時沿海利用優勢先發展起來,而中西部以新疆、湖北為中流砥柱。

4、21世紀頭二十年

中國又抓住了信息全球化的浪潮,大興基礎建設,國進民退,再次大發展,各省格局如下:

中國各省人均GDP變遷1959~2019

top5:臺灣、北京、上海、江蘇、浙江

京滬不算,則補福建、廣東(天津較為接近)。

倒5:甘肅、黑龍江、廣西、吉林、山西。此時按匯率,日本人均已不足上海2倍,韓國人均已超過臺灣,印度人均只甘肅一半。

注:此時外向型經濟逐漸轉為擴大內需,先富帶後富,內陸形成湖北(兩湖平原)、重慶(四川盆地)、陝西(關中平原)的三駕馬車。

七十載風雲變幻,各省經濟格局如斯,可為前車,可為後鑑。

2019年各地市域平均GDP

中國各省人均GDP變遷1959~2019

2019年各地區縣平均GDP

中國各省人均GDP變遷1959~2019

點擊上方頭像,欣賞更多精美“地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