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該如何養老?工人有退休金,農民有啥?

新大風歌


如果把這件事情放在三十年前,作為一名城鎮職工確實是一件令人非常羨慕的事情,這不僅僅是從待遇方面來看,更重要的是城鎮職工退休後都有退休養老金,而我們農村人卻什麼東西都沒有,那些七八十歲白髮蒼蒼的老人本應安享晚年,但是他們卻依然在田間勞動,早去晚歸面朝黃土背朝天。這就是三十年前農村老人和城市職工老人之間的區別,所以那個時候我們農村人都非常的羨慕城市職工。



但是如果我們把這件事放在今天,城市職工退休後擁有退休養老金已不是一件令人非常羨慕的事情。那是因為隨著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和進一步發展,現在我們農村老人也是有養老保險金的,可能在金額上面和城市職工老人還有一定的差別,但是這些錢已足夠農村老人的日常生活開銷。


按照國家農村養老政策的規定:年齡低於45週歲的人需每年按時繳納農村養老保險金,並繳滿15年,等到他(她)60週歲的時候便可以享受國家養老保險金補貼政策。二、年齡在45週歲到59週歲之間的不設最低繳費年限,只需要按時繳到到60週歲即可,60週歲以後也可享受國家養老保險金補貼政策。三、對於60週歲以上的老人,本人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只要其子女按時繳納養老保險金,那麼老人同時也可享受國家養老保險金補貼政策。

我大爺爺今年是84週歲,他在享受國家養老保險金政策的同時村裡面每年還額外發放2000元的生活補助,逢年過節的時候村幹部還會送米送面去看望老人家。

綜上所述:現在國家的政策好,我們農村人養老也有養老保險金,雖然在金額上面可能不如城市職工的退休金,但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職業農民的故事


千百年來我們就是這樣過的,什麼養老,年紀大了孩子負責,農村其實根本不需要什麼養老,家裡有糧食,在我們眼裡吃飽穿暖就行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我們有土地,吃喝不愁,60歲以後一個月100多塊,基本夠了,農民花費少,稍微有點錢就能保證衣食無憂。

總是有那麼一部分人說農民一個月100多塊錢怎麼夠,肯定夠啊!農民不旅遊,最多趕趕集,買點日常用品,油鹽醬醋,糧食吃不完還能賣一部分錢,平時沒事打打零工,誰家建房子幫忙收拾收拾磚一天就是70元,幫忙拔草一天也是6、70元,你以為農民天天在家閒著啊。

不用擔心農民養老,養兒是幹嘛的,就是為了養老啊!再說農民最樸實,不可能因為一點錢財產生矛盾,絕對也不會因為繼承發生爭執,城裡矛盾最多,稍微不稱心就矛盾重重,最多的就是房產,農村呢?房產就是最小兒子的,根本不用爭執,這就是既定事實 ,大家對此無意義。

農民一般都是活到老,幹到老,別說6、70歲,七老八十照樣勞動,只要能幹得動絕對不會閒下來,這就是農民,勤勞是農民的本性,勤儉持家是農民的生活方式,即使有錢作為農民也是精打細算,所以農民辦事一般不用借錢,在農民眼裡,手裡有多少錢,辦多大的事,這就是農民作風。

不瞭解農民的總是說農民一個月花費也得3000,2000的,幹什麼,自己有糧食,自己有菜園,不要拿城裡的生活方式和農民做比較,農民基本沒有多少花錢的地方,希望大家明白,所以農民養老特別簡單,吃飽穿暖就行了,其他奢求沒有,老了孩子負責,這就是農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