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古區:生態抓規模育特色 農業抓龍頭促產業

紅古區依託得天獨厚的農業自然條件,以發展綠色生態高效農業為主攻方向,以農業產業化、規模化、市場化為重點,著力抓規模育特色,抓龍頭促產業,抓扶貧促小康,抓治理促環境,實現了農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全面實現鄉村振興奠定了良好基礎。

發展綠色生態農業

目前,紅古區在川水地發展精細蔬菜和優質果品的基礎上,借鑑“山東壽光模式”,大力推廣日光溫室、高架大棚等設施農業發展,建成設施農業0.38萬畝,大大提高了農業經濟效益。

同時,該區加大對山臺地綜合開發利用,通過狠抓農業產業、規模養殖、特色種植等基地建設,大力開展示範園區建設,高標準打造了金砂臺生態循環農業產業園、鑫源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羅金臺現代農業觀光示範等5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強化龍頭示範帶動作用,發展鑫源、綠源、伊利、聚光、榮誠等11家省市級龍頭企業;組織實施“萬頭生豬”、“千頭奶牛”、“萬隻肉羊”、“10萬隻雞”四大畜禽增量工程,建成中植10萬頭生豬、鑫源10萬隻肉羊、海康百萬只優質雞等標準化養殖基地15個;著力培育和發展優勢特色有機農產品,實施“品牌戰略”,大力推廣“紅龍古”標誌品牌,加快創建“紅古高原皇菊”等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提升高原夏菜、草莓、櫻桃等農產品的知名度和競爭力,不斷完善了農業發展體系,促進了全區農業經濟持續穩步發展。

推動農業農村生態治理

去年,紅古區制定出臺了《 及10個配套方案的通知》,結合全域無垃圾治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活動,大力實施“廁所革命、垃圾革命、風貌革命”三大革命,以“三清一改”為重點,紮實開展了村莊清潔行動“春季戰役”、“夏季戰役”和“秋冬戰役”,建成省級“美麗鄉村”8個、市級“美麗鄉村”12個,率先推行城鄉環衛一體化,聘用農村保潔員548名,設立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崗位178個。

創建“清潔村莊”34個,改造戶用衛生廁所2800戶、改炕2000戶、改灶400戶,新建村級公共衛生廁所14座,農村衛生廁所累計達6530戶,衛生廁所普及率74.7%,共配備抽汙車輛25輛,農村環境整治長效機制初步建立。同時,加大農業面源汙染治理,督促、指導尾菜、秸稈、廢舊農膜及畜禽糞汙等資源綜合處理利用,有效降低了農業廢棄物對環境的汙染,切實保障了農業有機生態發展。

促進農村經濟持續發展

在推進農村“三變”改革的進程中,紅古區將村集體自然資源量化配股到農民,折價入股合作社、龍頭企業等經營主體,並積極動員和引導農戶自願以各種生產要素折價入股經營主體,開展股份合作,盤活土地、房屋等資源,全面激發農村發展活力。

目前,已打造農村“三變”改革示範村18個。全力推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鞏固提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成果,重點做好新成立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認定工作。同時,紮實開展脫貧攻堅衝刺清零工作,全面摸清全區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建立穩定脫貧和防止返貧的長效機制,確保衝刺清零篩查工作取得實效、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落實,繼續落實“一戶一策”鞏固提高計劃,防止脫貧人口返貧,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紅古區委宣傳部供稿)


審核:包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