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截胡”瑞士24萬口罩——疫情給國際合作提出新課題


德國“截胡”瑞士24萬口罩——疫情給國際合作提出新課題

英國詩人約翰堂恩有一首詩:“誰都不是一座孤島,可以自成一體,每個人都是那廣袤大陸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使我受到損失,因為我包孕在人類之中。所以別去打聽喪鐘為誰而鳴,它為你敲響。”


近日,國內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韓國、日本、意大利、美國、德國等外國疫情正值爆發時期。面對急劇上升的病例,除少數國家未採取有效應對措施以外,其餘各國不得不嚴陣以待積極採取防控措施。面對新冠疫情,首要的難題應當是醫療物資緊缺。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3月3日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發出警告:由於全球範圍內需求增加以及囤積和不當使用等原因,醫用手套、口罩、呼吸器、護目鏡、面罩和防護服等價格飆升,供給出現短缺,使得各國的應對能力受到影響。


中國疫情爆發時期因物資緊缺就有大理“截胡”重慶抗疫口罩,當然這其中或許存在一定的誤會,而這些小插曲依然阻擋不了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全力抗擊疫情。無獨有偶,當這種插曲上演到國與國之間,特別是兩個山水相連、歷來關係融洽國家之間

——德國“截胡”瑞士24萬口罩,我們應當警惕疫情給國際合作提出新的挑戰。


//


事情的經過——屬於瑞士公司的卡車在前往瑞士途中被德國海關攔截,車上有24萬個防護口罩。


據《新蘇黎世報週日版》( NZZ am Sonntag )7日報道,一輛屬於瑞士公司的卡車在前往瑞士途中被德國海關攔截,車上有24萬個防護口罩。瑞士聯邦經濟事務秘書處(SECO)指出,這不是一個單獨的案例,秘書處發言人Fabian Maienfisch稱:“我們得到的信息是,運輸還會進一步受到阻礙。”


瑞士聯邦經濟事務秘書處(SECO)是瑞士政府內處理所有有關經濟政策核心問題的管理中心。該機構表示,上述事件發生後,瑞士立即向德國的有關部門進行了抗議,敦促德國當局立即對被凍結的貨物放行。


德國“截胡”瑞士24萬口罩——疫情給國際合作提出新課題


//


事情的起因——德國禁令的發佈


面對疫情爆發,各國醫療物資都出現了緊缺的局面,各國都採取措施對口罩進行管制。

德國內政部3月4日宣佈,為確保國內在疫情暴發時能有足夠供應,即日起禁止對外出口醫用口罩及其它醫用防護裝備。3月3日,法國政府也下令徵用該國所有新生產的防護口罩及庫存,並將這些口罩分發給醫護人員和感染新冠病毒的法國公民。作為歐洲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意大利政府已表態,未經事先許可不允許出口防護設備。捷克衛生部長亞當·沃伊特希奇(AdamVojtěch)稱,該國已要求當地口罩生產商不要出口口罩。


從上述各國對口罩等醫用防護裝備的管制來看,無一例外貫徹的原則都是保證國內口罩的供應,禁止對外出口。這一措施不僅使歐盟國家關係緊張,在瑞士幾乎不生產任何醫療耗材的情況下,作為不是歐盟國家的瑞士無疑雪上加霜。


//


分析整個事件的起因和發展,我們暫且不說德國政府將採取何種回應,如果瑞士這一批口罩僅僅是瑞士向其他國家購買,而在德國過境的(過境貨物是指他國經本國領土運往另一國的貨物。包括無需裝卸而隨原運輸工具離境的貨物和由國外進口後卸載存放,但未經加工轉往國外的貨物),那麼在瑞士滿足了與德國簽署的相關過境貨物運輸協定的條件後,德國無權進行扣押。如果該批貨物實則屬於瑞士向德國進口,根據相關報道稱,該批貨物在德國發布該項出口禁令前已經預訂,歐盟針對防疫機制進行了統籌,但瑞士並非歐盟、聯合國成員,這樣的緊急協調機制對緩解瑞士的口罩危機無能為力,希望兩個國家能夠妥善的協商,如不能協商一致,可能問題不僅僅只在於口罩本身,而會演變成世界和平與安全問題。


在國際公共安全衛生問題下,德國與瑞士上演的這一出鬧劇,或許會讓我們重新審視國際合作重要性問題,面對新冠疫情,中國受到不少外國媒體、外國朋友的抨擊,認為此次疫情因中國而起,並且多個國家禁止出口醫療防護設備等物資給中國,先不說這些禁止出口或者提高關稅的行為是否違背世界貿易組織的非歧視原則。中國面對這些無理指責,作為抗擊新冠疫情的第一線,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以負責任的大國擔當精神,守護國際公共安全衛生。


作者 :眷誠法務 吳小娟

主編 :眷誠法務 李晶

圖片 :網絡

排版 :眷誠法務 楊雨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