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能否變身“六有”社區

老舊小區能否變身“六有”社區

小區加裝電梯後,居民上下 樓方便多了。 蘇巧將 林婷瑋 攝.

老舊小區能否變身“六有”社區

老舊小區改造提升牽動人心。據悉,4月15日前,我市計劃率先啟動龍灣區狀元街道龍躍社區華塑大樓、文成縣大嶨鎮縣前社區縣前街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並確保既有住宅加裝電梯35臺。

同時,根據近日發佈的《溫州市住建局“三強兩促”專項活動、“六重”清單實施工作方案》,今年我市計劃實施老舊小區改造32個,其中完成12個,開工20個。據瞭解,鹿城區今年計劃列入的是清風社區的4個小區,目前已經在做改造前的現場踏勘、方案等前期工作。

而去年底市住建局也表示,2020年,全市將對鹿城區南匯街道清風社區的4個小區、龍灣區狀元街道龍躍社區的華塑大樓、甌海區景山街道西山社區的景甌小區等,共計12個老舊小區、5299戶、50.6萬平方米實施整治提升類的改造,對鹿城區隔岸垟片區、龍灣區龍澤安置區塊、甌海區澤霞住宅區等地塊實施推進拆改類項目試點。

經前期調查,溫州市區2000年之前已建成的老舊小區有257個,涉及住戶8.62萬戶、房屋建築面積844萬平方米。其中鹿城區最多,有老舊小區205個,涉及住戶6.2萬戶、建築面積630萬平方米,樓棟1600棟。

這些老舊小區大多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由於年代久遠,存在的問題也不少。如小區規劃不合理導致便民服務場所、文化體育設施、公共綠地、停車泊位等設施缺失,房屋老舊、建築立面脫落開裂,沒有電梯上下樓不方便,消防通道被停用或他用,小區物業管理滯後等問題突出。特別是位於主城區的水心、蒲鞋市、上陡門等擁有大片老舊住宅區,房屋滲漏、管線老化等“病痛”長期困擾著小區居民。

2013年以來,我市對市區多個重點片區啟動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作,並取得了一定成效,去年更是加大力度進行城鄉危舊房治理改造、生活小區“雨汙分流”等工作。去年上半年,我市開始謀劃推進新一輪老舊小區改造,分年度分類推進實施。據瞭解,老舊小區改造內容主要包括建築改造、道路交通、管網系統、景觀綠化、適老化改造、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等6大方面,主要分為基礎類、提升類和完善類3種改造類型。

根據計劃,今後幾年,我市將按照2020年全面啟動、2021任務攻堅、2022年整體收尾的時序安排,統籌開展整治提升和拆除重建兩類改造,積極推動老舊小區功能完善、空間挖潛、服務提升,並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引入未來社區建設理念,努力打造有完善設施、有整潔環境、有配套服務、有長效管理、有特色文化、有和諧關係等“六有”宜居社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