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觸發第5次熔斷!重啟“印鈔機”背後:美國經濟恐積重難返?

美東時間3月15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簡稱"美聯儲")緊急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100個基點,至0%~0.25%之間,這意味著美國正式實施零利率。同時,在接下來的數月將推出7000億美元的大規模量化寬鬆計劃,以保護美國經濟免受疫情影響。

不過,金融市場並不"買賬",美股連日來繼續通過暴跌的方式打破紀錄,而且這一趨勢至今沒有止住。當地時間3月18日,美股開盤再度大跌,盤中觸發史上第五次"暫停交易"的熔斷機制,這也是美股10天之內第四次觸發熔斷機制。截至當天收盤,道指下跌6.30%,報19898.92點,標普500下跌5.18%,報2398.10點,納斯達克指數下跌4.70%,報6989.84點。

事實上,為了應對市場對疫情的擔憂,早在3月3日,美聯儲已實施過一次大幅度降息,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50個基點,至1%~1.25%的水平。但大幅降息同樣未能提振股市,上週美股大跌,歷史性地兩度觸發的熔斷機制。3月12日,美股三大股指均跌入技術性熊市,結束了長達11年的牛市週期。

美股觸發第5次熔斷!重啟“印鈔機”背後:美國經濟恐積重難返?

受疫情擴散影響,美國已經宣佈進入緊急狀態。當地時間3月16日,美國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導致經濟衰退,最糟糕的情況是疫情可能在7月、8月或者更晚結束。如此看來,難道美股的恐慌情緒是由疫情引起的嗎?

1、時隔11年重啟"印鈔機",美國離衰退不遠?

上一次,美聯儲美國開出"零利率+量化寬鬆"的藥方,還要追溯到2008年金融危機來襲的時候。2007年春季,美國開始出現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危機,美國第二大次級房貸公司——新世紀金融公司宣佈破產,隨著後來多家投資銀行、房貸巨頭陸續鉅額虧損或倒閉,美國徹底爆發次貸危機,並不斷向世界蔓延。

為了挽救經濟,2008年9月,美聯儲緊急干預,大幅降息50個基點,至4.74%,正式開啟降息週期,後來連續降息9次,最終將利率壓低到0~0.25%區間的超低水平,也正式踏入了零利率時代。

美股觸發第5次熔斷!重啟“印鈔機”背後:美國經濟恐積重難返?

由於危機影響程度深遠,零利率的貨幣政策在應對嚴峻的危機中收效甚微,美聯儲又開啟了大規模購買美國國債、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量化寬鬆政策。也就是說,美聯儲通過"印鈔"手段購買市場上的債券,給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壓低市場長期利率,同時這也導致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規模迅速變大。

自2008年底至2014年10月,美聯儲先後出臺了三輪量化寬鬆政策,美聯儲的資產規模也從8000億美元膨脹到4.5萬億美元,總共購買資產約3.9萬億美元。其中,在金融體系最危急的時候,美國在2008年11月至2010年3月實施的第一輪量化寬鬆政策,即美聯儲直接購買房地產抵押債務和證券,被市場普遍認為是挽救美國金融體系、幫助美國經濟走出衰退的最重要舉措。

美股觸發第5次熔斷!重啟“印鈔機”背後:美國經濟恐積重難返?

隨著美國經濟走向復甦,美國又開始逐步退出超寬鬆貨幣時代,以給未來危機留足應對空間。2015年12月,美國啟動了加息週期,將聯邦基金利率上調25個基點到0.25%至0.5%之間,宣告結束了歷時7年的零利率政策。截至2018年12月底,在本輪加息週期中,美聯儲共加息9次,不容易得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至2.25%~2.5%的水平。

同時,在2017年10月,美聯儲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也就是說賣出債券,收回市場上的美元。

雖然現在美國不是面臨金融危機,而是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公共衛生危機,但美國重啟這一非常規貨幣政策工具組合,足以看出美國經濟形勢異常嚴峻,處於"危機模式",這足以讓資本市場非常擔憂。

2、內憂外患,美國經濟恐積重難返?

不過,此次美股出現多輪大跌,疫情頂多只是一個導火索,主要原因是美國經濟本身隱藏3大風險,而風雲變化的國際環境將這些風險加速暴露。

(1)美國處在經濟週期的末端

長期以來,西方國家的主要經濟體,深受經濟週期理論影響,即大概十年左右的時間,經濟就會迎來一輪衰退。去年,全球的經濟表現已有這種衰退跡象。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2019年,世界經濟的增速為2.9%,相較於2018年的3.6%大幅放緩。另外,在主要經濟體中,德國、法國、日本和意大利等國家的經濟出現停滯、甚至萎縮現象。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這預示著美國的經濟也將不可避免走向衰退。

從2008年開始,美國經濟已實現了11年的增長。但去年,隨著經濟增速不斷放緩、以及下行壓力變大,市場對美國超長經濟擴張週期結束的擔憂開始出現。去年7月,美聯儲也一改之前的貨幣收緊政策,進行了10年來首度降息,使2019年成為美聯儲貨幣政策的"轉折之年"。可以說,美國對經濟走向衰退早有心理預期,否則不會調整政策方向。

而這次疫情的出現,無疑給美國經濟帶來衝擊,加劇美國經濟走向衰退。服務業在美國經濟的佔比高達8成,疫情帶來的人為阻隔,將給對依賴服務業的美國經濟帶來重創。據新華網報道,美國各大航空企業已經削減了國內外航班;美國取消了允許其他國家訪美旅遊的政策;許多城市關閉了大量實體服務場所,比如餐廳、影院和酒吧等。

不得不說,疫情敲醒了美國經濟衰退的警鐘,作為反映經濟基本面的關鍵指標,美股很難不出現大跌的情況。

(2)大量上市美企面臨債務違約風險

金融系統暗藏風險。在2014年後,美國非金融企業的利潤增長已經接近停滯,但美股仍然不斷走牛,創下了歷史最長的11年大牛市。根據統計顯示,從2009年初至2019年底,美股三大股指漲勢驚人,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累計上漲223%,標普500指數累計上漲290%,納斯達克指數累計上漲508%。在不斷地上漲中,美股的估值也逐漸超出正常水平,導致股市積累了不少泡沫,而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許多美國上市企業回購股票。

美股觸發第5次熔斷!重啟“印鈔機”背後:美國經濟恐積重難返?

前面提到,美國實施了長期的貨幣寬鬆政策,這助長了不少美國企業大膽發債借錢、回購自家公司股票的風氣。股價的上漲讓企業盈利增厚,從而又提高了分紅率,同時也讓投資者的資本利得擴大,形成財富效應,繼續參與其中。這種行為的不斷疊加,不僅無助於美國投資實業,還給美國股市積累了泡沫。根據統計,從2018年第四季度到2019年第三季度,在美股標普500成分股,股票回購金額達到創紀錄的7700億美元,相當於標準普爾營業收入的60.4%。

更重要的是,許多美企為此揹負了許多債務,而這次疫情一旦造成企業業績變壞、甚至現金流中斷,那麼將觸發美企大片債務違約的風險,從而給美國金融體系帶來崩塌的可能,這繼續加重了資本市場對美國經濟的擔心。

(3)油市"黑天鵝"或擾亂美國金融穩定

美國頁岩油企業的債務也是一個隱形的金融風險。3月7日,沙特對俄羅斯正式發起了全面石油價格戰。沙特先是調低了4月賣向海外市場的石油價格,整體降幅在每桶5~8元,折扣達到了20年來最大,後又宣佈在4月增產石油。原本市場擔心疫情可能會降低石油購買需求,導致石油價格疲軟,

而沙特的行為更是進一步打擊國際油價,導致油價一度暴跌30%,創下了1991年來最大跌幅。

美股觸發第5次熔斷!重啟“印鈔機”背後:美國經濟恐積重難返?

隨著俄羅斯宣佈應戰、多箇中東產油國加入到這場風暴中,國際油價仍然繼續下跌。截至本週二收盤,布倫特原油和美國WTI原油的價格均跌破"30美元"的重要關口。這對開採成本較高的美國頁岩油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壞消息。

根據HIS Markit的數據,美國的頁岩油平均收支平衡價格在40美元/桶以上,油價大跌不僅會打擊美國的頁岩油產量,讓油氣企業面臨生存難題,還可能會導致油氣企業債務違約的風險激增。要知道,2014年,國際油價暴跌,為了生存下來,美國頁岩油企業大量舉債,維持開採業務,而這些債務都將在這幾年集中到期。

根據穆迪公司的數據顯示,2020年,北美油氣公司將有超過400億美元的債務要還。未來4年,還將有超過2000億美元的債務到期。如今國際油價暴跌,很可能引發一大批美國頁岩油企業爆發破產潮。

美股觸發第5次熔斷!重啟“印鈔機”背後:美國經濟恐積重難返?

這與美國金融風險有何關係?美國著名投行高盛指出,在美國高收益債券市場,美國油氣商佔據重要組成部分,比重約為10%。這意味著一旦美國油氣商破產,將不可避免對美股乃至整個美國金融系統穩定性造成打擊。這也是為什麼在沙特啟動石油價格戰後的第一個交易日,美股出現大幅暴跌,並觸發了自1987年來的首次股市熔斷,同時多隻石油股跌幅超過40%的重要原因。

對於油氣商陷入價格戰帶來的後果,美國也非常擔憂,並立馬出臺了救援辦法。據美媒報道,3月13日,美國宣佈,已指示能源部購買大量原油用於戰略儲備。美國稱這將給美國石油工業帶來幫助,推進美國能源獨立。然而,這隻能解燃眉之急,如果石油價格戰持續下去,那麼美國油氣商恐怕很難撐下去。

3、美股陷入瘋狂,如何轉危為安?

不難看到,疫情的持續正在推動美國經濟走向衰退,而美國股市和債市本身存在著隱患,一旦股市和債市因為市場動盪發生資產大幅暴跌的情況,那麼很可能會觸發美國金融體系出現流動性危機,導致投資者財富大量"蒸發"、以及美國企業陷入債務危機,最終波及到美國的實體經濟,就如2008年金融危機的場景,數百萬的美國民眾失去了工作崗位。

美股觸發第5次熔斷!重啟“印鈔機”背後:美國經濟恐積重難返?

為了避免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危機,美聯儲在上週末緊急救市,動用了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的終極"武器",然而這一出手,反倒讓投資者認為經濟形勢很嚴重,更加劇了恐慌。同時,這也意味著後續美聯儲可能無計可施。"美聯儲試圖先發制人,讓市場平靜下來,但是讓我擔心的是,它們把子彈打光了,沒有子彈了。"新英格蘭投資與退休集團總裁Nick Giacoumakis表示。美股無視救市行動,繼續暴跌也就理所當然了。

事實上,對於美國而言,要想延緩、甚至避免新一輪經濟衰退,當務之急還是控制住疫情,在最初疫情來勢洶洶之際,美國的許多舉措不僅讓世界大跌眼鏡,同時也讓廣大投資者對經濟前景倍感憂慮。疫情的爆發對美國經濟信心打擊很大,也是導致此輪美股不斷大跌的導火索。

瑞銀集團財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資官馬克·黑費爾指出,在應對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時,寬泛的財政支出和降息"放水"不是有效的調解工具,投資者更願意看到控制疫情傳播和緩解經濟壓力的針對性方法。換句話說,如果美國不能真正地控制住疫情,那麼美股暴跌恐怕不會停止、美國經濟走向衰退也很難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