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英雄歸來!第一批返程的浙江醫療隊平安抵達杭州

冬去春來,杭州逆行武漢的英雄們,凱旋而歸!春風十里,不如你平安歸來!


3月19日下午17時16分,浙江省援武漢第二批醫療隊151人圓滿完成抗疫任務,實現“打勝仗、零感染”的目標,乘坐包機順利回到杭州。省委書記車俊、省長袁家軍等省領導同醫療隊員家屬代表在杭州蕭山國際機場迎接白衣戰士們凱旋,並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向大家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


冬去春來,英雄歸來!第一批返程的浙江醫療隊平安抵達杭州

冬去春來,英雄歸來!第一批返程的浙江醫療隊平安抵達杭州


冬去春來,英雄歸來!第一批返程的浙江醫療隊平安抵達杭州


冬去春來,英雄歸來!第一批返程的浙江醫療隊平安抵達杭州

我省援武漢第二批醫療隊由來自全省各級醫院的151名隊員組成,涉及呼吸科、感染科、院感科、重症醫學科、檢驗科等多個專業。1月29日抵達武漢後,進駐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的重症病區,至今已經連續工作了50天。

在漢期間,醫療隊累計管理床位85張,收治患者192人,其中重症108人、危重症35人,開展實驗室檢查1.8萬例次,累計治癒出院135人,榮獲了“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冬去春來,英雄歸來!第一批返程的浙江醫療隊平安抵達杭州

醫療隊總隊長宋柏杉面向全體人員鄭重說道:“根據前方指揮部的命令,我隊結束了援助任務。全隊151人,全部平安帶回,向全省人民報到!感謝省委省政府和浙江人民的關心和支持!”

冬去春來,英雄歸來!第一批返程的浙江醫療隊平安抵達杭州

冬去春來,英雄歸來!第一批返程的浙江醫療隊平安抵達杭州

迎接英雄的車輛早早等候在機場

冬去春來,英雄歸來!第一批返程的浙江醫療隊平安抵達杭州

浙江滬杭甬高速公路機場路段,高速交警和收費管理所的工作人員對通過的車隊敬禮致敬。

冬去春來,英雄歸來!第一批返程的浙江醫療隊平安抵達杭州

冬去春來,英雄歸來!第一批返程的浙江醫療隊平安抵達杭州


春風十里,愛的人歸來

3月19日下午三時許,隊員們來到武漢天河機場集結出發,機場志願者列隊歡送。浙江省援武漢第二批醫療隊總領隊、浙江醫院副院長宋柏杉致臨別辭道:“武漢有熱乾麵,杭州有蔥油拌麵,這是‘面’對‘面’的愛。浙江與湖北兩省人民的愛,是這一層口罩不能阻擋的!”

圓滿完成馳援任務的隊員們,與隊長宋柏杉一一擊掌。

隨後隊員們開始登機。接他們返家的長龍航空公司,精心地作了準備。


冬去春來,英雄歸來!第一批返程的浙江醫療隊平安抵達杭州

隊長宋柏杉


四時許,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長龍航空GJ6001次航班準時起航,在藍天翱翔。一路上,放鬆心情的隊員們表演起了節目。

而在杭州蕭山機場,援漢隊員的家屬們,已經早早等候在此,熱切期盼著迎接最愛的人歸來。邵甜是省立同德醫院呼吸科王俊醫師的妻子,4點不到,就已經到機場去等候分別了50多天的丈夫。她說,丈夫回來後最希望和他一塊做的事,就是能和他在4月1號一起給寶寶過週歲生日。可惜那天正好在他的隔離期內,希望丈夫隔離結束後能給寶寶補過生日,給寶寶好好準備一份禮物。

這位媽媽也是浙江省人民醫院心內科的醫生,今天特地抱著孫兒來接兒子。她說,小朋友很想念爸爸燒的紅燒大排,紅燒大蝦。兒子在前方總是報喜不報憂,病人慢慢好起來了,還蠻高興的。“我自己也是醫務人員,很理解他。”

這位帶著女兒來接機的媽媽是浙中醫大二院呼吸內科醫生董雷的愛人,她說丈夫遠赴武漢,擔心是肯定有的,但她本身也是省中醫院的醫護人員,覺得這種時候本應挺身而出,很支持他去武漢。乖巧的女兒已經五十多天沒有見到爸爸了,說非常想爸爸,希望爸爸平安回來。見到爸爸第一句話,是想爸爸帶她出去玩。

在和家人短暫見面後,151名隊員將赴湖州市安吉縣進行14天的集中醫學隔離觀察與休整。

醫護人員從機場到高速時,浙江省高速交警對於回杭的援漢醫護人員給予最高規格的禮儀:敬禮、摩托車開道、警車護送。


等他14天隔離回來,親手給他做馬蘭頭


3月19日中午,沈欣下班後匆忙趕回家,給丈夫收拾幾套春裝。沈欣的丈夫是浙江省援武漢第二批醫療隊總隊長、浙江醫院副院長宋柏杉,在去武漢支援50多天後,當天下午,宋柏杉帶領150名隊員返回杭州。

“他去的時候還是冬天,現在回來已經春天了,我給他收拾幾套衣服,帶過去,隔離期間可以穿。”

兩天前,接到老公可以回來的消息,沈欣既激動又高興,“他們去的時候,形勢很緊張,我們都覺得是個持久戰,沒想到控制這麼好,可以這麼早回來。”

今天上午,宋柏杉在出發前和沈欣通了視頻,沈欣告訴丈夫她會去接機,“雖然也許只能遠遠地看你。”

冬去春來,英雄歸來!第一批返程的浙江醫療隊平安抵達杭州

冬去春來,英雄歸來!第一批返程的浙江醫療隊平安抵達杭州

宋柏杉在武漢時,沈欣每天都很擔心,看到有醫護人員感染的新聞就緊張,每天關注疫情信息。

“我們打電話的時候,他什麼都不說,報喜不報憂。他去了10天后,我看新聞,看到他的畫面,才發現瘦了很多,也很憔悴。”

那個時候,宋柏杉才告訴妻子,那段時間,壓力特別大:要籌備物資、照顧隊員的生活,同時還擔負著巨大的工作量。

“好在現在都安全回家了。希望他們能好好休整下。”沈欣說,“之前家裡吃馬蘭頭、春筍這種時令菜,他說很久沒吃了,特別羨慕。但是今天來不及準備,等他14天后回家,一定親手做給他吃。”


浙江省中山醫院呼吸科醫生徐慧連的丈夫:

我給她帶了一副女兒的畫


3月19日中午,朱智瑞下班後,匆匆趕回家中,取一副女兒的畫。下午3點多,他要去機場見妻子徐慧連。52天了,她終於從武漢歸來。

徐慧連是浙江省援武漢第二批醫療隊成員、浙江省中山醫院呼吸科醫生。

接到妻子回來的消息時,朱智瑞非常高興,“終於安全回來了。”

1月28日,徐慧連去武漢後,他就一直有擔憂,“特別是前期,情況不是很明朗,形勢比較嚴峻。我看到有醫護人員感染,就會緊張。”

朱智瑞也是位醫生,為了支援妻子,也為了支援同行,他做了不少事情,他在杭州張羅著為妻子所在的醫療隊和支援醫院籌集了不少防護物資,包括防護衣、氧氣面罩、防護鞋套等。

這是相隔幾百公里,他能為她做的事。

“剛到的時候,她壓力也很大,特別是遇到病人病情惡化時,心情會很沉重。她有時候會給我打電話,說說病房的事,這也是她緩解壓力的辦法。”

這次,得知可以去機場接機,朱智瑞一直在想給她帶一份什麼樣的見面禮。

冬去春來,英雄歸來!第一批返程的浙江醫療隊平安抵達杭州

女兒的畫


“想來想去,我決定帶女兒給媽媽畫的一幅畫。一份萬壽菊。女兒說,媽媽和那些白衣戰士,如萬壽菊那樣可以適應各種環境,給患者帶去健康。”


浙江省人民醫院呼吸科醫生朱祈的媽媽:

我曾託人給他帶了一包薯片去武漢


3月19日下午,在凱旋的隊員中,浙江省人民醫院呼吸科醫生朱祈應該是最高興的,當天下午,他的媽媽、妻子,以及19個月的孩子都會去機場接機。

朱祈的媽媽吳立萱是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的醫生,“我下午要去接孩子,就是沒想好給他帶點什麼,你說,我應該給他帶些什麼吃的 好?”

吳立萱說,兒子給他提過,來的時候把筆記本電腦帶過去,“他走的時候著急,沒帶電腦,到隔離的地方,要處理科室的一些事情,離不開電腦。”

冬去春來,英雄歸來!第一批返程的浙江醫療隊平安抵達杭州

朱祈(左)和同事在去武漢機場的大巴上


朱祈當時去武漢時,吳立萱現場送行。雖然嘴上說著不擔心,但做媽媽的肯定是無比牽掛。

“她對我說,讓我多發朋友圈,這樣她就知道我怎麼樣了。還經常會給我微信留言,讓我一定多洗手。” 朱祈說,注意防護,是媽媽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工作上的事,他也不大說,我叮囑最多的就是生活上:吃飯怎麼樣,睡覺怎麼樣。他們房間裡不能用空調,怕他冷。” 吳立萱說,有一次,朱祈對他說,想吃薯片、想吃肯德基。“我後來就買了一包在辦公室,沒想到,幾天後,又有同事去武漢,我就讓人給他把這包薯片帶過去。他吃了後,就沒再說了。”

昨天,接到兒子可以返回杭州的確切消息後,吳立萱特別高興,“他圓滿完成了任務,又平安回來。你說我要不要再給他帶一包薯片過去。”

說完,吳立萱忍不住笑了。

朱祈的妻子章瑋說,19個月大的孩子雖然不知道接爸爸是什麼意思,但聽說可以出去玩,很開心。“他在武漢時,我們每天都聯繫,特別擔心他,有沒有吃好、休息好,防護措施做得如何,有沒有變瘦,現在回來了,一下子就放心了。”


掛了電話,我的眼淚就下來了


“我是上午10點多接到能去接機的通知,掛了電話眼淚水就下來了,50多天了,每天只能隔著手機屏幕見幾分鐘,現在終於能見到真人了。”湯文輝說著又落下淚來,她的愛人朱強是浙江省中醫院感染科醫生,此次丈夫馳援武漢,是他們一家人分開最久的時間,雖然每天都在擔心、思念中度過,卻彼此都在這個過程中收穫滿滿。

湯文輝是杭州高級中學的數學老師,還承擔班主任工作,疼愛妻子的朱強平時主動擔負起家裡的做飯任務,而這次“大廚”出征武漢後,湯老師就得自己忙活了,尤其是這段時間,一邊忙自己的網課、一邊管兒子的學習,一邊還得做一日三餐。“我是對著小紅書上學的,每天都把做的菜拍照發給他,他給了我兩個字評價‘漸長’。”湯文輝幸福地笑著說。

10歲的兒子朱看也跟媽媽一起到機場迎接,平常爸爸負責陪他玩,所以這次最捨不得朱強去武漢的人就是他。一開始,他總撒嬌說:“爸爸能不能不要去?”可通過各種報道瞭解在一線戰鬥的爸爸的情況後,他就堅定地認為:“爸爸是英雄,我以後也要當英雄。”所以,當爸爸不在家的時候,他說自己是家裡唯一的男子漢,要保護好媽媽。

冬去春來,英雄歸來!第一批返程的浙江醫療隊平安抵達杭州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吳朝香 何麗娜 張冰清 楊子宸 杜雪梅 通訊員 王婷 陳曉華 湯婕 鮑航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