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在眉睫的魯國內亂,竟是被《周易》中的一卦阻止的

自魯國季友立魯僖公為王以後,他的子孫掌握魯國政權長達近百年之久,

到公元前537年,季友的後代季平子傭兵自重,嗜權如命,大有獨攬朝政的勢頭,

這讓魯國君主魯昭公愈發不安,加之慶父和叔牙的後代孟孫、叔孫兩家也在不停壯大各自勢力,致使魯國政權徹底被這三家瓜分殆盡,

魯昭公形同虛設,他對這三家勢力恨之入骨,卻又無可奈何,

別說將這三家勢力一網打盡,僅僅是季平子自己,魯昭公也深知不是其對手。

但作為一國之君,魯昭公又不願坐以待斃,斟酌再三,便有了消滅季孫氏的想法。


迫在眉睫的魯國內亂,竟是被《周易》中的一卦阻止的

魯昭公影視形象

光有想法沒用啊,昭公沒有行動起來的資本和能力,

就當他逐漸要將此事拋之腦後的時候,南蒯的出現改變了整個事情的格局,

南蒯實際上只是費邑縣的一個小小縣令,但自持先父南遺曾是季氏家臣,立功無數,便不免自我膨脹起來,

可季平子是個不念舊情的人,對南蒯極其輕慢,讓南蒯感覺收到了侮辱,便懷恨在心,背叛季氏,投靠了魯昭公之子公子憖,並勸說公子憖取季孫氏而代之,

公子憖早就深知父王心思,大為所動,當即表示願意與南蒯合作。

光有公子憖的支持南蒯感覺並不保險,後又串通了朝臣叔仲子,倒季聯盟就此建立。

隨後,公子憖將此事如實上奏魯昭公,魯昭公十分高興,但為穩妥起見,於十月帶公子憖一同訪問晉國,希望霸主晉國可以就此事給予支持和援助,幫魯國消滅季孫氏。

與此同時,毫不知情的南蒯反覆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力量,頓感眾寡懸殊,勝利希望渺茫。

為了鼓勵他人,更為了說服自己,南蒯叩請神靈,懷著最大的誠心和急切的願望親自卜卦,經過一番仔細推演,得坤卦至,


迫在眉睫的魯國內亂,竟是被《周易》中的一卦阻止的

坤卦

六五為太陰,是變爻,整卦變為比卦,


迫在眉睫的魯國內亂,竟是被《周易》中的一卦阻止的

比卦

南蒯自己對於佔法卜術也有一定修為,認為此卦是吉卦,這次行動必然馬到成功,自然十分高興,

但為了保險起見,他還是去請教了當時魯國最有威望的占卜大師子服惠伯求教,惠伯問此卦用來求何事?

南蒯不敢實說是起兵反季氏之用,便答:“求來辦事卜個吉凶”,敷衍了事。

這惠伯何許人也,見南蒯這般慌張躲閃,心中便有了一定分寸,

回答說:“此卦並非無條件的吉祥,具體要看辦什麼事。如果辦忠義禮孝之事,則是很吉利的卦,事情一定非常順利。反之,必然失敗”。

一聽這話,南蒯心裡沒底了,一臉迷惑地望著惠伯,惠伯便以忠義為基礎,分別從卦辭、爻辭甚至《周易》全本的角度解釋了此卦,

總的思想就是告誡南蒯,即使是吉卦,但如果做背信棄義,忤德逆道的事則註定失敗,

聽完惠伯的解釋,南蒯面如死灰,慄如篩糠,怕是站都站不穩了,之前那喜悅的心情,成功的信心全部蕩然無存。

南蒯本就脆弱的內心幾近崩潰,可偏偏在這個政治鬥爭的關鍵時刻,自己的靠山公子憖又不在國內,

然而掃平季氏的消息早已放出去,如不行動只能坐以待斃,萬般無奈之下,南蒯只得一不做二不休,回到費邑縣舉兵叛亂,

由於害怕季平子前來征討,便以費邑縣做為見面禮投靠了齊國,成了個徹頭徹尾的叛國之徒。

逃到齊國後,南蒯的日子也並不好過,因為古時的叛徒是非常為人所不恥的,

所以他常常被齊景公及臣下嘲笑譏諷,但寄人籬下只好忍氣吞聲,


迫在眉睫的魯國內亂,竟是被《周易》中的一卦阻止的

南蒯投齊

至於南蒯的最終結局如何則無從考證,但他被一番政治言論擊敗的笑料則流傳了幾千年。

為什麼同樣的卦在南蒯和子服惠伯的推敲下呈現了完全不同的解釋,這要先從坤卦和比卦的卦辭來分析,

坤卦卦辭: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住。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迫在眉睫的魯國內亂,竟是被《周易》中的一卦阻止的

坤卦卦辭

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為乾卦,而坤卦則是六十四中的第二卦,在《周易》中,乾屬純陽,坤屬純陰,但古人認為陰陽不可絕離,所謂“孤陽不生,獨陽不長”,

為了解決乾坤二卦純陰純陽的矛盾,便將此二卦放在六十四卦中的前兩位,有使之相結合之意,於是才有了我們後來所說的“乾坤”一說。

坤卦中“元吉”同樣代表亨通吉祥,但與坤卦卦辭的寓意略有不同,坤卦是指無條件的順利吉祥,

而坤卦中的吉祥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指的就是後面的牝馬,

利牝馬之貞意思是要具備母馬一樣的美德才是吉利的,母馬的美德體現在兩方面,

一是性格溫和,少生禍端;二是吃苦耐勞,甘於奉獻,以此暗示求卦之人吉祥和美德是息息相關的。

“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指的是君子在事業起步階段,往往會十分迷茫,看不清楚自己的奮鬥目標,但度過積累和沉澱的階段後,便找到一個可以跟隨的伯樂,自此發跡。

而卦辭的最後一句話,直到現在解釋都較為混亂,大部分人都願意將“朋”解釋為朋友,但也有人將“朋”理解為商朝貨幣,“一朋”貨幣可以理解為今天的“一串”,

但不論代表的是什麼,記住西南方向有利,東北方向不利就可以了。

而最後的“安於貞”意思是隻有安於正道才是順利吉祥的,又一次強調了坤卦所寓意的好是有條件限制的。

在這裡多說一些乾坤二卦的關係,剛才說過乾坤二卦是不能絕離的,如果把乾卦比作君主,那麼坤卦代表的就是臣子,

整個坤卦的卦辭也是在闡述為臣之道,首先要找到一個賞識自己的君主,跟著對的人幹才有前途,“良禽擇木而棲”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再者臣子要順服君主,要懂得敬上愛下做好中間階層,處事工作要具備母馬的美德,

最後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無論做了多大的官,取得多大的成就,獲得多大的權利和地位,臣子就是臣子,在君主面前永遠要表現的謙遜低調。

比卦在以後的故事裡會詳細介紹,這裡不做過多解釋,意指所求之事如是長久的,重要的事則一定是吉利的,也是吉卦。


迫在眉睫的魯國內亂,竟是被《周易》中的一卦阻止的

比卦卦辭

我們再看變爻六五,其卦辭為:黃裳,元吉。

古人將上身穿的稱作衣,下身穿的才叫裳,黃色在古代代表帝王,是大統之色,

但別忘了,顏色再正也是下身穿的,上面還有衣服,要擺正自己的地位,謹記自己是臣子,行臣子之道,結果才是吉利的。

實際上我們客觀的評價此卦,無論是坤卦還是比卦,的確都是吉卦,

南蒯雖是起兵謀反,但他反的不是君主,而是同樣身為臣子的季平子,

再者他是行臣子之道,希望可以替魯昭公奪回權政權,

最後卦中變爻為六五爻,是坤卦中最高品位,寓意官居高位,前途無量,

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是符合坤卦中寓意吉祥的條件的,和子服惠伯口中的忤德逆道沾不上邊。

但子服惠伯實際上有自己的立場,他明知南蒯要反,反的是誰,但自己是季平子的忠實支持者,於是面對吉卦,刻意將南蒯往忠信這一關鍵詞上引導,

所以緘口不談魯昭公和季平子的君臣關係,反而暗示南蒯曾是季孫氏家臣,南蒯作為家臣反主的行為則是不忠不義,

對南蒯的人品進行了抨擊,並以忠信和坤卦的聯繫恐嚇南蒯,可憐南蒯心理素質不過硬,被子服惠伯一番政治傾向明顯的言論搞到崩潰,落了個賣主叛國的罵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