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快報:疫情防控“先鋒榜”第二期,今天“他們”上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崇禮區廣大幹部群眾


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他們沒有豪言壯語
無懼病毒威脅
哪怕身心疲累,也沒有退縮
今天
我們推出疫情防控“先鋒榜”第二期
讓他們榜上有名~

張家口快報:疫情防控“先鋒榜”第二期,今天“他們”上榜!

李志軍:北新街社區通順小區防控組組長
派出單位:區財政局
李志軍身為小區防控組組長,他帶領防控小組工作人員對本小區住戶逐一進行摸排,真正做到了抗疫摸排工作的“全覆蓋、無盲區”,為了保證工作無誤,兩次發小區通行卡都是親自動手派發、登記,得到了居民的肯定和稱讚。他通過電話通知等方式告知本小區在外人員原地待命不能擅自返鄉,並且主動請纓擔起照顧小區留守孤寡老人的重擔,定時問候,定時採購,保障老人的正常生活。

張家口快報:疫情防控“先鋒榜”第二期,今天“他們”上榜!

他的妻子也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女兒正處於高考關鍵時期,吃飯只能湊合。疫情當前,顧不上照顧和輔導女兒,心存愧疚,但無怨無悔。
在他的示範帶動下,通順小區防疫小組工作人員始終堅守疫情防控第一線,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用行動引領群眾,匯聚起群防群治、同舟共濟的強大防控力量

張家口快報:疫情防控“先鋒榜”第二期,今天“他們”上榜!

譚麗麗:北新街社區新舊勞動局家屬樓小區防控組組長
派出單位:區人社局
疫情來勢洶洶,譚麗麗被派駐到單位自建的兩個小區進行防控工作。工作剛開始時,醫療資源嚴重短缺,特別是口罩、體溫槍、消毒用品等重要物資,小區防控組完全沒有。為此,譚麗麗拿出自己家裡不多的口罩、酒精,還有染頭髮用的一次性手套發給大家,在進行簡單的防護培訓後,便帶著大家對兩個小區裡的住戶進行逐一排查。

張家口快報:疫情防控“先鋒榜”第二期,今天“他們”上榜!

為了緩解防護用品短缺的狀況,譚麗麗主動擔負起全單位的後勤保障工作,她一方面通過網絡、熟人等多渠道打聽貨源,另一方面積極請示領導向區防控辦申領更多的物資,確保防疫期間整個人社系統一線工作人員的使用需求。為了物資儘快到貨,她先後墊支了兩萬多元購買防護品,在短時間內為全單位幹部職工儲備下了足夠兩個月消耗的物資。

張家口快報:疫情防控“先鋒榜”第二期,今天“他們”上榜!

在18個小時的小區值勤任務外,她還要執行單位24小時的值班制度,確保本職工作不能因疫情掉隊。在防控疫情和保證單位工作正常運轉的雙重壓力下,她堅持人社工作、小區防護和單位人員防護三管齊下,一個都不能少,她白天晚上緊密配合社區做好小區值守,深夜凌晨加班協助起草單位文件,組織人員填報數據,隨時還要做好全單位的後勤保障,加強單位消毒、門口發熱篩查,時時刻刻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不忘初心”的光榮使命。

張家口快報:疫情防控“先鋒榜”第二期,今天“他們”上榜!

海偉偉:北新街社區民政局家屬樓小區組員
派出單位:區民政局
開展入戶摸排,檢查住戶出入證,耐心登記外來人員和車輛,協助做好快遞歸類……在2月5日接到單位的防控通知後,海偉偉一直奮戰在民政局家屬樓小區疫情防控第一線。

張家口快報:疫情防控“先鋒榜”第二期,今天“他們”上榜!

海偉偉的母親因病臥床多年,語言功能已喪失,平時一直由父親照顧。而今年冬天,海偉偉遠在老家的爺爺突然病重,需要父親回去照顧,他只能把母親接到自己家中就近照料。卻趕上了疫情,必須值守在崗。海偉偉含著淚水將母親託付給身為人民教師的妻子,本想著白天區防疫,晚上能回來跟妻子換班,但由於防控期間單位人員不足,他除了參加社區防控外,其餘時間還需要到單位值班。疫情最緊急的時期,他連續20多天一直未回家。


對於海偉偉舍小家為大家的行為,他的妻子充分理解,每次海偉偉出門的時候,她都會說:“你就好好的去值守,我會替你照顧好咱媽!”
看著臥床的母親,和辛勤的妻子,海偉偉卻說:“我是個黨員,也曾是名軍人,退役不褪色,在全區防疫的大局下,必須拿出‘召必回,戰必勝’的本色!”
看似簡單話,包含海偉偉愛黨敬業的赤子之心,他的恪盡職守也換來了小區群眾的支持。在摸排走訪中,他聽到的最多的話總是“辛苦了,你們自己也要做好防護措施,千萬注意安全!”、“我們會自覺在家裡,請你們放心!”……群眾們一句句的暖心話,是對他的堅守的最大的肯定。
疫情來臨衝在前
危難時刻顯擔當
這就是“他們”
(來源:新崇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