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嚴把“三關”守護初三、高三師生健康平安

貴陽日報

這個春季如約而至。

3月16日,貴陽市近8萬名初三、高三春季學期學生正式開學。校園周邊食品安全是否監管到位,口罩、測溫儀等防疫醫療物資質量是否有所保障,是廣大師生、家長關心的問題。

這兩天,從師生用口罩質量監管到紅外體溫測量儀檢測,再到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監管,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執法人員的身影頻頻出現在校園周邊各經營戶、商家、攤點,以及各醫療防疫物資供應企業,督促疫情防控不鬆懈,強化食品安全、質量安全監管,推動政策落地落實,為廣大師生築起一道質量安全防“疫”牆。

強化監督措施 嚴把食品安全關

“恢復堂食了,但你店裡餐桌間隔和座位間隔要保持一米以上,顧客進門前要掃碼測體溫……”3月18日上午,觀山湖區市場監管局碧海分局的工作人員汪晨曦跟往常一樣,來到會展城第一中學周邊的會展東路和長嶺北路進行檢查,向數十家餐飲店店主強調疫情防控期間做好堂食消殺、工作人員佩戴口罩等要求。

“隨著全市初三、高三年級學生開學,學校周邊的經營戶也紛紛開門營業,為保障返校師生的食品安全,我們加強校園周邊堂食監管力度。另外,為避免打擾同學們正常上課,我們在執法過程中不直接進入學校。” 汪晨曦說。

連日來,全市市場監管部門組織若干小分隊,分赴貴陽市內省屬學校、市屬學校、各區(市、縣、開發區)轄區316所學校,積極開展校園周邊餐飲店、食品經營店整治。

疫情期間,學校不開放食堂。學生的午飯如何解決?食品安全監管又如何?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進行現場勘查,經過層層審核、層層篩選,從各區(市、縣)市場監管局推薦的20家配餐企業,挑選出貴州貴農正豐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貴州翼佰食品有限公司等12傢俱備合法集體配餐資質的餐飲企業,向全市學校提供配餐服務,每天將做好的新鮮食物用保溫飯盒裝送至各學校。

“除了對配餐企業購進的肉、菜等原材料、購買票據、生產流程等環節進行日常監管外,還要對整個配送過程進行抽檢,並對企業的配餐間以及餐具、送餐交通工具進行防疫檢查,為廣大師生生命健康負責。”市市場監管局餐飲服務食品監管處負責人說。

為切實保障返校師生舌尖上的安全,貴陽市市場監管局提前部署,於3月中旬出臺實施《貴陽市市場監管局疫情防控期間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

市市場監管局從食材購買及管理、操作流程、就餐方式等方面,提出學校食材供應及配送餐企業整治全覆蓋,校園周邊餐飲店、食品經營店整治全覆蓋,無證經營整治全覆蓋,加大對涉及學校及校園周邊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依法從重從嚴從快查處,著力在校園周邊及防控物品、食品進校的前端把控。

疫情期間,食品安全重於泰山。截至目前,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已對2455戶校園周邊經營主體進行現場監管,向校園周邊經營主體線上線下發放張貼告誡函2915份、簽訂承諾書2830份。

“接下來,市場監管部門將繼續做好校園周邊餐飲店、食品經營店整治,加強對學校及配餐企業的監管,把高標準嚴要求、強措施重落實貫穿於全過程,毫不放鬆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確保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處室負責人說。

夯實監管力度 嚴把口罩質量關

3月18日,在省醫療器械檢測中心檢測實驗室裡,3名檢測員正在對師生保供醫用口罩抽檢樣品進行檢測。這些檢測完畢的口罩將陸續送往貴陽市各學校師生的手中。

“按醫用外科口罩顆粒過濾效率≥30%和細菌過濾效率≥95%的標準檢測合格的口罩,是基本能夠滿足校園環境內使用的。”省醫療器械檢測中心負責檢測工作的張迅說。

“檢測前,我們特別針對口罩的來源、供應商、生產企業、產品資質及數量等信息進行嚴格檢查,這些指標逐一進行登記。”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處室負責人說,另外,我們還對供應清單裡的口罩品種進行重點監管,嚴格核查企業是否使用來源渠道正規、合格的原材料;是否按照標準、規範進行生產;是否執行質量放行制度;包裝、說明書、標籤是否符合規定。

3月10日,市市場監管局下發《貴陽市市場監管局疫情防控期間學生用口罩質量監管保障工作方案》。針對省市物資保障組調撥、市級教育部門自行籌集的口罩,提前溝通、及時抽檢、建立臺賬,切實掌握調撥或籌集口罩的來源、供應商、生產企業、產品資質及數量等情況。

針對各區(市、縣)政府、教育部門對籌集的口罩提出需要抽檢,由各區(市、縣)市場監管局進行直接抽樣和封樣,嚴格核查學校是否建立口罩專庫,與其他物資進行隔離,確保口罩無交叉汙染。

針對省、市行政審批或臨時應急審批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直接調撥或購進的口罩,由各區(市、縣)市場監管局駐廠監督員負責進行抽檢。

針對保供名單的藥品連鎖企業、醫療器械批發企業,由各區(市、縣)市場監管局進行重點監管,嚴格核查企業供應口罩來源、供應商、生產企業、產品資質,嚴格核查是否對防疫物資建立管理制度,對不能提供相關資質、購進驗收記錄及票據資料的企業,要求暫停供應。

“疫情防控無小事,一個小小的口罩就是防疫的關鍵,保障口罩質量安全更是不能鬆懈,市場監管部門會對監管過程中發現的違法行為嚴肅查處,對涉嫌犯罪的及時交送公安機關,確保口罩質量監管保障萬無一失。接下來,將持續跟進各類口罩檢驗工作,保障全市高三、初三師生使用口罩質量安全。”市市場監管局醫療器械處負責人說。

精確計量校準 嚴把體溫檢測關

“開學前,我們再次對貴陽市內各學校值班室、教學樓大廳、宿舍樓、校園大門等地點安裝的紅外體溫測量儀進行全覆蓋篩檢,保證全部用於學校防控疫情的紅外線體溫測量儀識別度精準。” 貴州省計量測試院工作人員李倩說。

3月12日,4名工作人員坐在貴州省計量測試院熱工所儲物室堆疊的紙箱中,加班加點用專業的篩檢儀器校準市教育局統一配發的975臺紅外線體溫測量儀,檢測員校準一個就原位放回一個。

“因成年人與孩子的體表溫度存在差異,同時貴陽地區和測溫儀生產地存在溫差,需要用專業的校準儀器對測溫儀進行校準,確保每一個儀器都能夠精準測量出孩子體表溫度。”李倩說。

3月10日,整個檢測工作陷入瓶頸,由於紅外線體溫測量儀分屬10多個品牌,不能完全適用於《測量人體溫度的紅外溫度計校準規範》進行精確校準。李倩說,最初的檢測過程中,電腦系統識別不到檢測標準器,測溫儀與篩檢儀器標準相差較大,導致儀器不能精確檢測體溫。

為保證測溫儀能按期投入使用,技術人員對滿足校準規範要求的測溫儀進行校準,對不滿足的測溫儀採用核查的方式進行專業校準處理後,並對教育部門工作人員進行核查驗證方法的培訓,保證在測溫儀能夠正確使用,精準測溫。 疫情防控期間,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錯、一天也不能耽誤。市市場監管局聯合貴州省計量測試院,集中優勢力量,派出專業的技術員對測溫儀進行人工校準,同時並對貴陽市各學校內已經安裝的測溫儀進行了現場校準和核查等技術服務,牢牢嚴防計量檢測關,保證用於防控疫情的相關計量器具量值準確、有效,嚴守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卡,降低病毒傳播風險,保障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羅婧 劉慕軒 龍銀圓)

贵阳市严把“三关”守护初三、高三师生健康平安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