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如何做好家長和孩子的心理防護

師曉霞

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家校社共育專業委員會理事

北京師範大學應用心理學博士

北京大學蘭亭家庭文化與家長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

心理諮詢師

疫情期間,如何做好家長和孩子的心理防護 | 《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指導》

2020年春節是個不平靜的春節,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席捲中國。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作為社會基本單位的家庭,除了響應政府號召,做好自身的健康防護外,心理防護工作也是重中之重。


家長的心理防護

成年人是家庭中的頂樑柱,自身心理防護很重要。在網絡極其發達的今天,每天鋪天蓋地的信息轟炸,極易讓人產生焦慮、恐慌、憤怒等情緒。很多人都期望通過獲取更多的信息來減少自己的負面情緒,殊不知通過這種途徑,負面情緒不但不會減少,反而有可能增加。

在這些情緒的影響下,有些人會失眠、多夢、對照症狀懷疑自己是否身體不適,甚至出現強迫洗手(即明知不必要,但控制不住去洗)等行為。

因此,我們首先要明確一點,當疫情暴發時,面對未知,所有的焦慮、恐懼、憤怒等負面情緒都是正常的心理反應。所有人都一樣,所以我們要先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知道這個情緒是我們正常的反應,先穩定下來。通常負面情緒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事件的進展而逐漸得到緩解。

這個時候,減少對網絡信息的無差別接收就變得格外重要了。

首先,要減少使用手機,從官方渠道獲取有關疫情的信息,學習掌握科學的防控知識,相信我們一定能戰勝新冠肺炎這個“魔鬼”。這是讓我們的情緒變得穩定而堅定的重要一環。

此外,針對以上提到的幾類因負面情緒引發的行為表現,提出以下建議。


1.失眠、多夢等睡眠問題

如果平時沒有睡眠困擾,而在此期間出現睡眠問題,絕大多數人是受焦慮等情緒的影響,也有些人是因為假期作息時間紊亂、白天睡眠過多導致的。因此,在居家防護期間,應儘量保持有規律的作息。

睡前不要看手機,做好睡眠準備,不要讓信息衝擊頭腦。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放空自己,不去想白天發生的一切,也不去想明天做什麼事、吃什麼、疫情有什麼進展等。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讓呼吸變得平緩,慢慢進入睡眠狀態。也可以選一些幫助自己放鬆的樂曲,舒緩地、輕柔地播放,讓自己平靜下來,進入睡眠。

焦慮也會引發多夢,夢境常常會反映出我們的焦慮。事實上,研究表明,每個人都會做夢,只是有人醒來後能記起夢境,有人完全不記得而已。多夢並不會影響睡眠質量,影響人們的是夢境傳遞出來的不舒服的感受。當我們瞭解這個機制後,就不會過度誇大多夢對自己的影響。

總之要放鬆心態,相信一切都會歸於正常。


2.懷疑自己身體不適

疫情期間,有些人會對照症狀,過度關注自己的身體,越看越覺得自己有相應症狀,從而惶惶不安,擔心自己被感染。

這類人群常易進行負性自我暗示。不過,在這個特殊時期,大多數人出現這種狀況是和過度關注自己的身體有關。大家都在關注被感染者的症狀特徵,對自己身體的關注自然變得多了起來,會容易放大身體的反應,變得草木皆兵。

過度關注,加上恐慌等負面情緒,會影響人們的判斷。

因此,我們要科學地進行防護。感覺不舒服時,要先調整情緒狀態,讓自己放鬆下來,再去量體溫或者再去判斷其他表現。必要時,請家人幫助進行確認。


3.強迫洗手行為

疫情期間,有些人的強迫洗手行為是一種應激反應,基本不會達到需要去專科醫院就診的程度。這種行為的出現也和焦慮、恐慌等情緒有關,總怕手洗不乾淨被感染,因此就反覆去洗手。

出現這種情況時,一方面,我們要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提示自己:“我已經嚴格按照科學的方法洗乾淨手了,我們不是生活在無菌環境中,我們的自身是有免疫力的,不可能也不需要做到不去觸摸其他東西。”另一方面,當自己獨自一人不好控制時,可以給自己限定一個次數,如洗兩次,也可以請家人幫忙進行確認。當我們不把注意力全部放在這件事情上時,洗手的次數自然會正常。

應對以上問題的有效方法,就是減少對問題的過度關注,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轉移注意力”。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常態活動中去,是非常有效的。


在家不出門的時候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其實,如果不那麼焦慮,用積極的心態面對在家的這段時間,你會發現可以做很多平時想做又沒時間做的事情,可以把生活填充得滿滿當當。


孩子的心理防護

相比於成年人,孩子的心理也一樣應受到很好的保護。幼小的孩子可能不太明白髮生了什麼,為什麼不能出去玩,要天天待在家裡,為什麼生活好像和平時不太一樣。而被延長了假期的孩子們,已經明白我們正在經歷什麼,他們也會像大人一樣恐慌。不同的是,年齡越大,他們可能越不願主動表達。

因此,當此之時,家長對孩子的心理守護至關重要。


1.家長應給予孩子情緒支持

對於年幼的孩子,可以將疫情比喻為“魔鬼”,來形象地講給他們,這會讓孩子透過他們的思維來明白當下到底發生了什麼,讓孩子明白我們現在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打敗那個魔鬼。以這樣的形式解釋,小孩子也會非常樂意加入其中。待在家裡就是他們對打敗魔鬼所做的貢獻。

對於兒童和青少年來說,家長可以參照成人心理自護的做法去幫助自己的孩子,傾聽孩子的想法,和孩子一起接納情緒,引導孩子平靜地看待疫情,安排好特殊的假期生活。

重要的一點是,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家長的情緒越平穩,孩子的情緒就會越平穩。


2.設計豐富多彩的家庭活動

除去情緒支持外,家長還可以開動腦筋,和孩子一起共同度過這段特別的時光。

在保證孩子作息規律、安排好學習活動之外,家庭可以開展提升家庭和諧氣氛的活動,這些都可以幫助孩子平穩地度過這段時間。這段特別時光,可以是一個陪伴孩子、瞭解孩子、加強親子溝通的機會,可以在家裡開室內運動會,教孩子製作美食,全家一起看電影、一起討論、一起寫作,等等。

家長要發動孩子為豐富多彩的家庭活動獻計獻策,積極參與到家庭活動中來,這樣也可以有效減少他們使用手機的時間,避免過多的信息干擾,間接地維持了孩子的情緒狀態。提到手機,假期裡對於孩子使用手機也要有一定規則,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訂規則,並請他自覺遵守。


抗擊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作為普通民眾,我們努力照顧好自己,守護好家人,就是為這場戰爭作出的最大貢獻。


-END-


選自:《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指導》

疫情期間,如何做好家長和孩子的心理防護 | 《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指導》

掃描二維碼 免費閱讀


疫情期間,如何做好家長和孩子的心理防護 | 《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指導》

培養優秀老師 塑造智慧父母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