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林寺碑 欣賞


柳公權_福林寺碑 欣賞


柳公權_福林寺碑 欣賞


柳公權_福林寺碑 欣賞


柳公權_福林寺碑 欣賞


柳公權_福林寺碑 欣賞


柳公權_福林寺碑 欣賞


柳公權_福林寺碑 欣賞


柳公權_福林寺碑 欣賞


柳公權_福林寺碑 欣賞


柳公權_福林寺碑 欣賞


柳公權_福林寺碑 欣賞

柳公權(公元778年-公元865年),字誠懸,唐代書法家,楷書四大家之一。漢族,京兆華原(今陝西銅川市耀州區)人。官至太子少師,世稱“柳少師”。柳公權書法以楷書著稱,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他的書法初學王羲之,後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認為顏真卿,歐陽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顏,歐之長,在晉人勁媚和顏書雍容雄渾之間,形成了自己的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後世有 “顏筋柳骨”的美譽。

柳公權是唐代的大書法家。一次,他到京城辦公事,當時的皇帝唐穆宗說:"我曾經在佛廟裡看見過你的字,早就想見你了。" 為了嘉獎柳公權,皇帝升了他的官,然後又問柳公權用筆的方法,他回答說:"心裡正直筆才會拿得正,才可以叫做書法。" 唐穆宗馬上變了臉色,以為柳公權是用筆法來向他提意見。在古時,下屬一句話說不好是會容易被殺頭的,柳公權敢於這樣說,表現了他敢說真話的大無畏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