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 re mi是怎么被发现的?


早在公元前500年,有一位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他的名字你有可能没听过,但毕达哥拉斯定理(也就是勾股定理)应该没有人会不知道,这位影响西方乃至世界的天才,对音乐也有极大的贡献.

do re mi是怎么被发现的?

传说:毕达哥拉斯经过铁匠铺的的时候,他注意到一个10斤锤子,跟一个5斤的锤子同时敲击的声音会产生完美的共鸣,以至于他们好像在敲击同一个音符,后来他又用绳子做了同样的实验,发现只要将原来的绳子剪去一半,他就能发出跟原来很相似但频率比原来高一倍的音,这样他就找到我们现在音乐中的do跟高八度的do,当然,作为是一个数学家,除了想到2倍,他还想到了1.5倍,于是又找来了一根1.5倍的绳子,结果找到一个新的音so,然后他不断用新的绳子乘以1.5倍,就这样找到了7个音,

do re mi是怎么被发现的?

do re mi是怎么被发现的?

在比 毕达哥拉斯 还早1个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管仲,在他的著作《管子》中就写到:

凡将起五音凡首,先主一而三之,四开以合九九,以是生黄钟小素之首,以成宫。三分而益之以一,为百有八,为徵。不无有三分而去其乘,适足,以是生商。有三分,而复于其所,以是成羽。有三分,去其乘,适足,以是成角。

do re mi是怎么被发现的?

简单来说就是:找一根一定长度绳子当做do,增加三分之一的长度得到so,把so减去三分之一的长度得到re,再把re加上三分之一的长度得到 la,最后把la减去三分之一得到mi,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中国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

直到公元1584年,朱载堉用算盘把do到高八度do的距离开12次方根,得频率公比数1.059463094,把一个八度里面的音分成12份,就是我们沿用至今的,do re mi fa so la si do

do re mi是怎么被发现的?

每相邻两个半音的比就是1.059463094,拿中央C举个例子

升do的频率:277.18263 Hz 除以 do的频率261.62557 Hz=1.059463094


do re mi是怎么被发现的?

因为mi到fa,si到do都是半音,所以他们的频率之比也会等于1.059463094

如果你想知道更关于音程的知识,你可以上维基百科搜索关键词:音域,或者在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