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個比較偏的問題,全國防疫期間,流浪漢,乞丐是如何生活的?

遙望


全網最權威解釋。

由於涉嫌歧視,乞丐一般稱為流浪乞討人員。全國救助管理機構,分為市縣兩級,是一個執行機構。救助原則:自願求助,無償救助,屬地管理。

防控新冠疫情期間,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工作是一個重要課題。一方面要保證防疫和安全,另一方面還要繼續完成應盡的救助、巡查工作。對於基層救助管理機構來說,由於資源、設備、專業技術、遂行能力限制,不能第一時間和專業性作出救助對象的體溫、病情的分析和判斷。只能依據本地區疫情來主觀的、經驗的判定風險水平。再依風險水平的層次採取相應措施。

民政部有關部門也非常重視疫情下的救助管理工作,並下發了《民政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機構及對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對做好疫情期間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提出要求。

具體操作中,疫情期間的救助管理工作可以分為五種情況。

1、站內原有滯留、已安置人員的救助管理。採取封閉管理方式,禁止外出和探視,斷絕與外界來往交流。並對居住環境衛生進行妥善消殺處理。

2、新來的救助對象。按照地方政府防疫指揮部的要求,按防控流程辦理。在安全前提下實施救助。

3、做好重點地段、線路、單位的巡查。

4、對那些不接受救助、拒絕政府安置的乞討人員,發給防護用品、食品、防寒物品,設立專門的警示警戒標識,嚴禁個人擅自接近和救助,保護乞討人員和近距離流動人群雙方面的安全。

5、必要特情時,採取果斷措施,收納到站,或按照指揮部及相關政策要求強行救助到戶,不留疏漏之處和防疫隱患。

疫情期間,救助管理工作既不能關閉,也不能像以前一樣開放辦公。因此,只能根據當地疫情形勢的大局來研判,選擇具體辦法予以救助,因地制宜,因情制宜。

流浪乞討人員具有流動性強、自我防護弱、防控工作難特點,關心救助他們做好疫情防控,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一環。

如果,發現流浪乞討人員,可以撥打110 報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