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人世間難得的奢侈

作為文化傳承,每臨清明節人們都要到墓地憑弔親人,寄託哀思。親人在世的時候,無論是善待也好傷害也罷,到了這個時候都不能不到墓地為親人上一炷香,獻一束花,填一抔土,如果允許燒紙還要儘可能多燒些紙錢,這時候人們的心情大概有兩種判斷,一種是懷念,一種是懺悔。

生活當中,某個家庭的老人去世了,常會聽到兒女們當著親屬鄉親們的面嘮叨一些後悔的事情,彷彿感覺說如果能活過來一定好好彌補曾經的虧欠。其實人們往往忽略的恰恰是當下的存在,有多少遺憾都在主觀和客觀的輕怠中造成了那些個無法追回的悔恨,承受了太多的心靈之痛和負疚之感。

孝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立身之本。百善孝為先,孝乃是聖人之道,古人之訓,倘若不孝必當有辱家風,也就謬於聖人之名了。最樸素的啟蒙典籍《弟子規》從衣食住行方面為我們規定了對待父母的態度。《禮記》中“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專指孝敬父母的三個層次。孔子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才的流動,這種觀念已被現實打破,現在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空巢老人,兒女不在身邊,兩老人相依為命,互相照顧,有的鰥寡老人獨自安命,孤苦伶仃,安享幸福晚年成為奢侈的夢。不得不說快節奏生活讓更多的家庭忙於生計,對老人的關心和關注上缺乏時間和溫情,老人們都不願意給兒女找麻煩,能自己做的事情就不牽扯兒女,小病則忍,小痛吃藥。全球化和社會多元化,將家庭單元進一步分化,多數老人都與子女分開過,有的同居一城距離並不遠,他們渴望得到兒女的情感慰藉,也願意為兒女分擔家庭幫助。他們在情緒上又往往非常脆弱,兒女不經意的一句話很可能會傷到他們。在他們眼裡曾經的雛鳥彷彿變成了客人,這原本是一家人,可為什麼盼他們回家卻變得這麼困難?依靠兒女養老變得越來越不靠譜了。倘若兒女們回家看看,面對父母的嘮叨卻讓兒女們缺乏聆聽的耐心,一句不耐煩的話往往讓父母暗中流淚,傷心好多天。(我們何曾不是把微笑,關心,耐心留給了別人)其實父母的要求很簡單,不需要給他們買多麼貴的東西,你能常回家看看,別給他們臉子,別讓他們難過,耐心陪他們說說話,這是他們最大的開心。人年紀大了,面對機體的衰退,他們力不從心,面對疾病生死,他們往往想的很多,又缺少交流的人,容易陷入孤獨,兒女的陪伴就變成了他們情感的依靠。

好男兒志在四方,這是父母曾經對孩子的勉勵。物理上的距離造成了思念父母的鄉愁,確實讓孝敬父母的心願難以在第一時間得到實現,這讓遠在外面的遊子平添了揪心的牽掛和無比的歉疚,孝敬父母也成了他們一種難以滿足的奢侈。

如果說上面的情況只要你不去等待還有珍惜的機會,那麼子欲孝而親不在則是徹底無法付出這種人世間最奢侈的情感了。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不要等到這時才後悔當初應該如何如何。孝是等不起的,事事難料,人生無常,時間給我們的可控的瞬間就是當下。珍惜今生的父子緣分(母子,婦女,母女),拿出自己最奢侈的付出,讓父母享受最奢侈的快樂,真的不要把遺憾的眼淚帶到墓地去懺悔。厚養薄葬西方人比我們做的好。中國人好面子,面子都留給別人看,一些地方的喪葬花銷大的驚人,造成巨大的鋪張浪費。設問在生活當中,你有沒有親自為父母買過一雙襪子,買過一雙鞋並送至二老面前親手為二老試試合不合適?(相信你肯定買過的,但未必是親自買的,也未必親手試穿)孝是點點滴滴積累的,不是一下子你擲給父母多少錢。讓父母過上好日子一定是每個子女的心願,我們為了這個心願也應該去好好拼搏。這裡有個容易忽視的問題,我們只想通過努力只要父母的生活改善了,提高了,就算盡孝了,這只是一個方面。而另一個方面父母需要精神的愉快,就算每天過山珍海味的生活,但面對孤寂的遭際,不順心的情緒,缺失親人的關愛,顯然這不是他們想要的。他們寧願粗茶淡飯,也不願意面對精神真空。《禮記·祭義》中說:“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從某種意義上講精神的孝才更具有普遍價值。

孝,小的時候是好好讀書,平安成長,幫家裡做力所能及的活;長大了則是尊重理解父母,為家庭付出犧牲,扛起家庭責任。人的一生無論多麼輝煌,也無論多麼暗淡,當生命的夕陽照亮絢爛的晚霞時一切美麗的風景皆迴歸為親情的渴望。床前小兒女,人間第一情,多少幸福,多少悲辛,樸素的情感訴說了多少過去的故事,我們今天的生活都是建立在父輩們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蔭庇下,沒有他們擎起的天,哪有我們落地的芽?當他們傴僂於人生風雨的跋涉時,真的不要讓孝成為人世間難得的奢侈。

孝,人世間難得的奢侈



分享到:


相關文章: